大雪:深冬已始,雪至此而盛

2019-12-09     賀蘭廣播電視台

「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己亥豬年十一月十二日,北京時間18時18分將迎來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

——大雪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大雪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這裡是指農曆),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候,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更大,故名大雪。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多。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下雨或下雪。

大雪

三候

一候鶡鴠不鳴。鶡鴠(音:hé dàn)為鳥類。這個季節,天氣寒冷,飛禽無蹤,走獸無影,連寒號鳥也停止了呼叫。

二候虎始交。古人認為,此時為陰氣最盛時期,盛極而衰,陽氣已經有所萌動,於是老虎開始求偶。

三候荔挺出。仲冬雪季,萬物沉寂,一種叫荔挺的蘭草,也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在此時長出地面。

天氣

特點

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下雨或下雪。據統計,我國強冷空氣最多的月份是在農曆11月,強冷空氣過後,北方大部分地區12月的平均溫度約在-20℃至-5℃之間,南方也會出現降雨或霜凍,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陰雨或雪天。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

節氣

民俗

•腌肉

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制腌肉。將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使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

半月後取出,將腌出的滷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滷,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然後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喝紅薯粥

喝紅薯粥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本草綱目》有:「紅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

•觀賞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大雪進補

時至大雪,是「進補」的大好時節。老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特別提醒

大雪到來

注意防寒保暖哦~

編輯:小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WDB624BMH2_cNUgbe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