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病例——從普通「感冒」到確診肺癌晚期,全程只用了11天。
60齣頭的李阿姨十分關注健康,女兒為她購買了高價體檢套餐,每年的體檢結果除血壓偏高外,都十分正常。
2018年1月底,李阿姨開始咳嗽不止,到民營診所檢查顯示為感冒。按感冒的方法治,咳嗽卻一直不見好轉。2月,連續咳了11天後,女兒勸李阿姨去做一個肺部CT,然而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李阿姨被確診為肺癌,且是晚期。
首先,我們要知道體檢的目的。
體檢是為了幫助大家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進行自身健康管理的檢查!
「體檢的目的是減少重大慢性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 · 四川省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劉玉萍教授介紹,體檢是為了篩查機體的各系統疾病或疾病風險,如果你的身體出現各種明顯症狀和不適時,進行體檢已經不能解決問題,這時應該做的是去看醫生。
說起體檢,很多人頭疼,套餐那麼多該怎麼選?價格越貴、檢得越全面的就越好嗎?非也!
體檢內容不是單純項目的累加,也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
圖片來源:soogif.com
你有制定個性化體檢項目嗎?
「
體檢的最佳狀態是——花最少的錢發現最大的問題。
體檢首先需要考慮個人家族史、生活史、疾病史、工作環境、文化背景、經濟狀況等定製個性化的、急需的體檢項目。
在健康體檢前,大多數人會先填寫一份包含上述問題的健康問卷表,以幫助醫生確定危險因素,制定體檢項目,你需要回答好以下這些問題:
- 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有既往病史和家族遺傳疾病;
- 溝通已有的健康問題,如身體哪裡不舒服等;
- 溝通自己平時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甚至工作狀態等,如抽煙喝酒、工作加班嚴重應酬多……讓醫生儘可能多地了解可能潛藏的健康威脅。
劉玉萍教授強調,為對體檢結果負責,體檢前的健康問卷最好認真負責地如實填寫,最後再根據醫生評估和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
圖片來源:芒果TV截圖
你了解「1+X」篩查嗎?
什麼是「1+X」篩查呢?
在篩查1(必選/常規體檢項目)的基礎上,根據體檢對象的個人狀況,有針對性的分別對X(按人體各系統設計的專項體檢項目)進行個性化體檢套餐設計,舉例來說——
今年做呼吸系統專項篩查,明年做心腦血管系統,後年做內分泌系統……這樣,以2-3年為一個周期,每年選擇2-3個系統進行體檢,為受檢者建立一套全身的、系統的、完善的健康檔案。
圖片來源:芒果TV截圖
選擇X套餐,建議在個性化體檢基礎上,有相關疾病風險因素的人群,應當有針對性地做重點篩查。
就像文章開頭的李阿姨,現在很多疾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顯示,但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如果體檢時不注重重點項目篩查,這些疾病很可能就被漏掉了。
劉玉萍教授指出,肺癌、大腸癌、胃癌、乳腺癌等這些都是隱匿較深的大病,很可能查出來就是晚期了,而平常的體檢手段又很難發現,以下人群最好通過這些專項體檢進行篩查:
- 肺癌:40歲以上所有人群或有家族遺傳史或長期吸煙史、高危職業接觸史的人都屬於肺癌的高風險人群,應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因為低劑量CT是早期篩查肺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 大腸癌:每年一次的肛指檢查可以發現一半以上的直腸癌,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從50歲開始每年進行1次大便潛血檢查+1次腸鏡檢查;高危人群(30至40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者、有大腸癌病史者、結腸息肉、肥胖人群)應一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 乳腺癌:40歲以下的女性腺體比較豐富,首先推薦彩超;4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可選擇做鉬靶檢查。
- 胃癌:40歲以上的人每兩年查一次胃鏡,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發區居住的人應一年一次胃鏡檢查。
圖片來源:soogif.com
漏掉「低機率、低風險」專項癌症篩查
尤其不應該漏掉那些對某部分人而言,看似風險相對較低的癌症篩查項目,比如女性的肺癌篩查。
近年發現不少女性患者在體檢中篩查出肺癌的情況,據了解,這些女性患者看似並沒有肺癌的風險致病因素(不抽煙,也不處於二手煙環境),一般並不會特意去做肺癌方面針對性篩查,卻在體檢時查到肺癌……
因此,建議大家最好不要根據自我經驗判斷錯過任何一項檢查。
放棄「讓人難堪」的體檢項目
此外,一些體檢項目需要暴露隱私部位或有疼痛等不適,如肛門指檢、胃鏡、婦科檢查等,很多人會自動放棄,這很可能貽誤大病,真的非常不建議大家這樣做!
劉玉萍教授舉例,肛門指檢這項檢查能檢出50%~70%的直腸癌機率,是非常有意義且作用巨大的檢查,但在體檢過程中卻很多人選擇了放棄,非常可惜!
某些部位年年檢
在人體中,有些部位是不適宜連年接受體檢的。對很多IT行業從業者來說,頸椎病的X線檢查是他們並不陌生的一個項目,但這個項目卻不是每年都能做的。
頸椎病檢查所接受的X光,其輻射對甲狀腺的影響非常明顯,會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如若一定要做頸椎項目的檢查,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沒有傷害的項目替代,比如核磁共振。
關於「腫瘤標誌物篩查」
在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體檢項目,當體檢結果顯示出「腫瘤標誌物升高」結果時,很多人便疑心自己會得癌症……
「腫瘤標誌物」主要作用有兩點:
- 幫助高危人群早發現;
- 幫助癌症患者監測腫瘤治療效果。
首先腫瘤標誌物不會為零,平時的生活方式如飲酒、進補、炎症對其皆有影響;「腫瘤標誌物」短時間內的波動升高≠得了腫瘤,但動態的、持續的升高必須要引起警惕。
在工作中見過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在體檢結束後,將體檢報告「束之高閣」,更有甚者諱疾忌醫,也不採取一些可控、可及的措施去改善,實在很可惜!
前面就已說過,「體檢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進行主動的自我健康管理」,尤其在一些可以通過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等進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疾病方面,更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控制。
健康體檢後最好這麼做:
- 及時諮詢相關專家;
- 主動健康管理:生活方式、膳食管理、運動管理、心理管理等;
- 如若需要進一步治療者,最好及時就醫。
來源:深圳衛健委轉載自成都商報四川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