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心靈去度假,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我國的高鐵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到2019年年底營業總里程已經達到3.5萬千米,穩居世界第一。放眼全國,各地還在加快高鐵線路建設,未來中國高鐵還將繼續擴建。
我國高鐵的基本時速要至少達到250公里/小時,第一條達到這個速度的是2003年竣工的秦沈客運專線。但是這個速度在如今看來只是入門級的高鐵,我國的第一條時速達350公里/小時的高鐵是在2008年8月1日開通運營的京津城際鐵路,從此開啟了我國高鐵的嶄新時代。
這是一條連接北京到天津的高速鐵路,全長約166千米,共設7個車站,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條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每小時的高鐵。2005年7月開工建設,共花了三年的時間建成。
最初開通的時候,有一個日本的財經作家搭乘京津城際高鐵,在列車的衛生間裡看到一個印有「Made in Japan」的臉盆,他回到日本後寫了一篇文章,意思就是中國的高鐵還要依賴日本,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都是靠各國生產的零件組裝而成的。
不過,這個現象在高鐵技術成熟的中國已經不復存在了,我們不但掌握了高鐵的核心技術,而且還將高鐵技術向世界各地輸出,幫助很多國家建造高鐵,高鐵儼然成為了中國的一張行走的名片,還被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京津城際鐵路採用的是全自動的電子控制駕駛系統,即使在天氣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列車也是可以正常運行的。這條高鐵開通後,天津到北京只要半個多小時,非常方便快捷,乘坐率也相當高。平均最高每日發車126對,運營十年累計運送旅客2.5億人次。
如今京津城際鐵路還在跑,已經走過12年的歷程。期間,在2009年,京津城際鐵路工程榮獲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2013年,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2015年9月的時候開通了一條延伸線,也就是津濱城際鐵路,對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和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高鐵起步晚,但是發展迅速,自京津城際鐵路之後,中國高鐵在全國遍地開花,形成了八橫八縱的高鐵網絡。絕大多數的城市都開通了高鐵,帶動了經濟和旅遊的發展,在不少地方,高鐵的出現還代替了飛機。雖然我國高鐵的建設已經到了一定高度,但是速度並沒有放慢,陸續有省份傳來市市通高鐵的好消息,有不少省份已經在以實現縣縣通高鐵為目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鐵將成為最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之一。
極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你所在的城市在哪一年開通了高鐵呢?未來還將開通哪些路線呢?對中國高鐵發展如何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