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唯一一名獨龍族全國人大代表,來自怒江州貢山縣的馬正山在代表通道上向全國人民宣布了獨龍族整族脫貧的消息。一年多來,實現脫貧摘帽的獨龍族鄉親們的生活都過得怎麼樣?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馬正山這一年又做了哪些工作?
「獨龍族這幾年發展很快,主要是大家的觀念轉變很大,想發展、期盼發展……」
走出大山,不只帶來了產業的發展,「觀念」和「思想」,是馬正山在談到獨龍江鄉和獨龍族群眾時,用得最多的詞語。
「一個是主動抓產業的意識增強,過去積極性不高。第二個我們獨龍江鄉提升自己生產生活技能的主動性增強,包括學駕駛、旅遊、酒店管理等方面培訓的人也越來越多,家庭婦女也參與到酒店管理,既要抓產業,又要在當地就能務工。」
馬正山說,獨龍族群眾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如今的獨龍江鄉,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各項工作呈現出新的活力和面貌,獨龍族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得到激發。
「
「脫貧攻堅以後,觀念轉變了,想要有盼頭。總書記的囑託『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在獨龍江這個願望很急切。現在與外面對接的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基礎設施也逐步完善,所以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路子也越來越寬。」
」
一年多來,馬正山的主要精力依然投入到了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又和全縣幹部群眾一道堅守在防控一線,做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推進,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
「我掛了普拉底鄉,還掛了一個村、兩個聯繫戶,還有片訪戶,我們每個處級幹部每個月下沉不少於10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在農戶家裡面,有什麼問題及時反饋。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每天要下去到檢查點,然後到各個村、到農戶,我們結合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一起抓一起推進。」
前不久,馬正山所在的貢山縣成為了怒江州第一個脫貧摘帽的縣。鞏固脫貧成果,做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這是馬正山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的建議。
「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向鄉村振興邁步、向小康邁步,繼續爭取國家各方面,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當中政策、資金的支持,使群眾的增收致富產業能穩固下來。」
來源:雲廣記者李浩然 張磊
編輯:曹譯文 曹禹夢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