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老高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邊擔心自己的身體情況,邊後悔不已。
老高感慨道:"哎,都怪自己!吃東西應該好好忌口的"。
好好的,為什麼會腎衰竭?醫生惋惜:都怪妻子常做這1事
原來,連續幾天,老高的尿量越來越少。每天早上腳踝都是腫的,這讓老高有些害怕。
老伴兒也嚇的不輕,趕緊攙扶他去醫院查了查。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結果顯示尿酸高達920!腎臟已經嚴重受損,處於雙腎衰竭的階段!
醫生深情凝重地說道:後半生可能要
靠透析維持生命了
。
經過了解,老高已經有好幾年的
痛風史了
。但因為一開始並沒有頻繁發作,他並不在乎,照樣和工友們吃肉喝酒。
後來
痛風發作越來越頻繁
,手上也長滿了疙瘩,腰部也總感到隱隱作痛。每次一發作,他便著急忙慌地趕緊吃止痛藥,並喝大量的水來緩解。
病情緩解後,心疼丈夫的妻子,總會熬一鍋羊肉菌湯來給高先生補身體,還貼心地將所有肉都撈走。心想,不吃肉總會沒什麼事。
可沒曾想,這次老高剛喝下沒多久,就感覺不太對勁。四肢腫的嚴重,腰痛也令他直不起身。
醫生聽到這,不禁直搖頭。
他責怪道:嘌呤是水溶性的,在烹煮肉湯的過程中,大量嘌呤會融入湯中,丟掉肉渣根本起不了作用!
聽到這,妻子頓時傻了眼,陷入了深深自責。
日常有4種表現,尿酸太高!當心腎被"毀掉"
表現一:腰疼
持續的高尿酸可能會引起腰疼,而腎臟這一重要器官也會受到影響而發生變化,也容易引起腰部疼痛。
如果沒有腰部損傷,但經常出現腰背疼痛,則可能是尿酸鹽濃度過高所致。這種情況不容忽視,我們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加以改善。
表現二:睡前排尿異常
尿酸鹽會形成結晶,積聚在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尿液形態、顏色和頻率會發生變化。
尤其是睡前小便時,尿液的顏色會出現像洗肉水、濃茶水或泡沫尿。
表現三:身體水腫
晚上是尿酸結晶最容易沉澱的時間。
如果高尿酸導致腎小球阻塞甚至壞死,體內的水就不能正常過濾和排泄。然後擴散到全身,引起眼瞼、面部、腿部和足部水腫。
表現四:關節痛
當尿酸濃度升高時,關節會有特殊表現。一旦出現關節痛,可能是持續性影響。
因為
尿酸水平升高首先刺激關節
,局部尿酸鹽過度堆積,會刺激關節腔,很多人的關節會疼痛。特別是大腳趾。
如果我們不及時採取措施,我們可能會患上痛風、關節畸形,這將威脅我們的健康。
降尿酸防痛風,日常生活務必做好這一事
人體內約90%的尿酸是通過尿液排泄的。
想要降低尿酸、預防痛風,多喝水是最有效的方式。
要知道,水是最經濟的"尿酸溶劑",為了降低體內尿酸水平,建議大家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水。
儘管白開水解渴,還且富含礦物質有益健康,適合普通飲用。但只喝白開水對已經有高尿酸的人來說影響不大,我們不妨適當添加一些
草本成分
,增加口感的同時,增強篇拍尿酸功效。
老中醫推薦一個小金方:
菊苣梔子茶。取菊苣、梔子、葛根、桑葉、百合,洗凈加水煎服,每日兩次,飯後服用。
菊苣中富含
菊苣多糖
,具有利尿的功效,可加速尿酸排出,還能幫助調節高甘油三酯。梔子所含的梔子苷以及它的水解產物,可以
消腫止痛
。
這兩者:
一個加快尿酸排泄,一個消腫止痛。再加上桑葉、葛根等臣藥輔佐,科學配比,可促進尿酸排泄,疏散風熱,緩解痛風。
尿酸的控制目標
痛風患者,想要防止腎臟衰竭,務必要將尿酸降低至360umol/L以下,如果已經出現了腎結石,應該儘可能降低到300umol/L以下,從而減少痛風發作頻率,避免腎臟沉積。
為此,我們要積極配合醫生吃降酸藥、排酸藥,還需要視情況服用小蘇打,防止腎結石。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儘可能清淡,勤加運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QxLonQBd8y1i3sJjrf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