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拉姆斯與密斯·凡德羅(Less,but better&Less is more)

2019-07-29   銦果

從風靡百年的「包浩斯」到如今的「工業 4.0」,不論是狹義的工業設計概念,還是廣義的產業理論,似乎整個工業設計發展都少不了德國的參與。

德國人的設計沒有法國的浪漫,也沒有北歐的清新,但德國設計堅守著它的實用,理性而內斂的特點,讓德國的產品成為了品質的代名詞。

德國產品設計的一大特點是其中蘊藏著明顯的建築設計的思維與痕跡,這是因為德國現代主義運動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大師基本都是建築師出身,工業設計與建築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兩位德國的設計大師:迪特·拉姆斯與密斯·凡德羅他們無疑在德國甚至世界設計史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迪特·拉姆斯的「Less,but better」(少,卻更好)與密斯·凡·德·羅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組成了德國設計的靈魂所在。

▉迪特·拉姆斯「Less,but better」

迪特·拉姆斯應該是大家頗為熟悉德國設計大師,提到他,就不能不提到那句最著名的「Less,but better」少,卻更好)除了這句名言,拉姆斯最為著名的理論應該就是十條關於優秀設計的準則,Good Design,被稱為「設計十誡」

1.好的設計是創新的 (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2.好的設計是實用的 (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

3.好的設計是唯美的 (Good design is aesthetic)

4.好的設計讓產品說話 (Good design helps a product to be understood)

5.好的設計是隱諱的 (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

6.好的設計是誠實的 (Good design is honest)

7.好的設計堅固耐用 (Good design is durable)

8.好的設計是細緻的 (Good design is thorough to the last detail)

9.好的設計是環保的 (Good design is concerned with the environment)

10.好的設計是極簡的 (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他曾受聘於德國著名企業博朗,並成為其設計的靈魂人物,後來還受到喬布斯的極力推崇,他的諸多設計都被世界多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他與他的設計團隊為百靈設計出許多經典產品,包括著名的留聲機SK-4

留聲機SK-4

和高品質的D系列投影機D45、D46。

他也為家具製造商vitsoe設計606萬用置物櫃系統(1960年)而聞名。

606萬用置物櫃系統(1960年)

博朗 SK2

這款誕生於 1959 年的收音機是工業設計史上絕對的經典,這款五管收音機的外形設計簡約,完全符合包浩斯風格,在後來的收音機設計中,基本都採用這種款式,這款設計也奠定了博朗在電器行業的地位,直到今天,博朗的收音機產品都是世界上的頂級產品。

▉密斯·凡·德·羅「Less is more」

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 密斯·凡德羅

密斯·凡德羅是二十世紀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現代建築大師之一,與賴特,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齊名。他一直堅持「Less is more」的建築設計哲學,密斯·凡德羅是一生工業設計作品雖然不多,但無一不成為經典,這把「巴塞隆納椅」便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

巴塞隆納椅

MR椅


「少就是多」,這句話的含義你可以很輕易的從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美學和哲學意境中品味出來。國畫大師最有意境的東西往往不是那瀟洒的筆墨,而是在於那一片留白之中。

而當「Less is more」從密斯·凡德羅口中說出來時,這並不是東方人悠閒與怡然,而是德國人的嚴謹與理性。「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簡,「多」不是擁擠而是完美。凡德羅的建築藝術依賴於結構,但不受結構限制,它從結構中產生,反過來又要求精心製作結構。

Less is more是在凡德羅就任包浩斯學院校長時,他正式提出了這一主張:

在密斯·凡德羅的建築中包括從室內裝飾到家具,都要精簡到不能再改動的地步。

玻璃幕牆,IBM大廈

巴塞隆納德國館

巴塞隆納德國館

在巴塞隆納德國館你絕對見不到任何一件附加於建築之上的多餘的東西,沒有雜亂的裝飾,沒有無中生有的變化,沒有奇形怪狀的擺設品,有的只是輕靈通透的建築本身和它里外連續流通的空間。

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深入廣泛地影響著後世的設計。去除不必要的裝飾,保留核心元素並將其提煉升華。


分享自:意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