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密集型企業搬遷、農民村莊大面積拆遷、一棟棟商務樓宇拔地而起……這幾年,上海嘉定南門工業區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面對這樣的大轉型、大變革、大發展,作為該區域8.5平方公里捍衛者,葉城派出所積極開展大調研大走訪,精心組織學習「楓橋經驗」,堅持黨建引領,發揚傳統,秉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原則,依託智慧公安建設,探索出一套切合轄區實際的「葉城經驗」,為社會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工業區轉型發展畫上「平安底色」。
一顆紅心:帶著情懷化解矛盾
「丁警官,我這兒又停電了!」牌樓村社區民警丁健康最近又接到李阿婆的電話。
四周的小區在建設過程中,難免因施工挖斷原先農村的電線水管或堆放建材影響出行。李阿婆那時遇事就撥110報警,丁健康在處置過程中,心裡裝著群眾。他召集村委負責人和施工方,明確立即修復,必須保障李阿婆的正當權益。李阿婆從此記住了這名戴眼鏡的丁警官,由於區劃調整,李阿婆所在的地段好多年前就劃出了葉城轄區,但李阿婆有什麼事還是習慣打丁警官電話。丁健康對村委工作人員說,那塊地雖然已經劃出去了,但李阿婆還是牌樓村的人,就不能不管!於是,李阿婆的房子成了丁健康社區的「飛地」,丁健康也堅信李阿婆的事總有一天會得到圓滿解決。
葉城派出所黨支部未雨綢繆,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要求民警跨前一步開展工作,將矛盾隱患化解排除在萌芽狀態。2016年,牌樓村動遷工作剛啟動時,彭某等人對動遷方案不滿,糾集幾戶親戚在簽約會場起鬨,擾亂正常秩序。民警迅速上前制止,將彭某帶所進行法制教育,避免了矛盾激化。此後,隨著矛盾的逐個化解,該村村民家家迎來喬遷之喜。農村拆遷工作啟動以來,葉城派出所配合工業區相關部門,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轄區近2800戶動遷居民已順利搬入新居。葉城派出所在民警進企業開展工作過程中,及時掌握企業搬遷動向,會同勞動部門指導企業先期解決好可能產生的矛盾。前幾年,一家金屬製品企業要搬遷到江蘇,一些員工不肯去,民警獲悉後立即進企業進行法制宣傳,了解工友訴求後,架起企業與員工溝通的橋樑,有效避免不安定因素的產生。
該派出所與工商、勞動、城管職能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會商機制,及時互通有無。通過提前預警,引入司法所與律師等專業力量,從苗頭解決問題。此外,用好各級群眾自治組織和知名人士,建立完善的調處機制。如居村委中的治保調解,居委書記會同人民調解員、企業工會主席、模範先進代表等,一同參與矛盾糾紛化解。2003年嘉定工業區北區成立後,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陸續搬離,葉城派出所在的工業區南區加快轉型發展,因為廣泛運用深入企業開展矛盾前端處置的工作法,沒有發生一起有影響的事件。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1992年10月,嘉定在主城南門區域成立市級工業區,葉城派出所也於當年開始籌建。時代在變、轄區在變、人員在變,一代又一代葉城民警心中裝著群眾,帶著情懷化解矛盾的傳統不曾變!2004年以來,葉城派出所連續15年獲評公安部一級派出所,並保持建所以來隊伍連續27年零違紀。
一張黃牌:案件再小也管到底
「這個月連續發生電瓶車被盜案件,我身上的不足在於前期沒有引起重視……」這是一次普通的派出所所務會,所長喬貝針對案情向大家作自我檢討,大家針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民警稱,這種所務會針對具體問題的自我剖析,相當於所里的「黃牌」警告。很快,相應巡邏防控加強,發案數迅速下降,3名盜竊嫌疑人也隨著偵查措施的到位落入法網。
諸如小區車輛亂停放引發糾紛、公共防盜門敞開、動遷房群租等問題,葉城派出所就亮起「黃牌」,大家坐在一起「紅紅臉、出出汗」,哪怕問題再小,也要尋找解決的對策。翻閱葉城派出所近年來的案件接報記錄,該地區治安相對保持平穩狀態,去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居全區第一。這樣的成績從何而來?近期的一起小案或許可以看出端倪。三街坊社區十幾輛電瓶車、自行車被人放了氣,影響群眾正常出行。民警接報後,立即開展耐心調查,鎖定一名70多歲的老漢李某。原來,李某平時騎一輛電動三輪車,由於車子占地方被物業要求停到車庫裡。李某為了泄憤,就對停放在此的電瓶車輪胎動起了歪腦筋。案件雖小,甚至夠不上立案標準,但民警絲毫不放鬆,案件再小也要管到底是葉城派出所一貫的工作作風。民警當即對李某進行了法制教育,並成功主持社區調解,進一步規範車輛停放,消除了後續隱患。隨著智能安防小區建設的推進,葉城在全區率先建成兩個14項全配套的樣板智慧小區,讓群眾收穫更多安全。今年5月,轄區 22個小區智能安防設備全部建成投用後,逐月實現入民宅盜竊「零發案」,今年以來該地區報警類110同比下降29.6%。
時代在變,社區在變,居民在變,葉城派出所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認真對待每一起警情的態度沒有變、努力實現「葉城無賊」的追求沒有變。隨著一個個商品房、動遷房的交付使用,居民裝修房屋的需求非常大,葉城地區的裝飾、燈飾兩大市場經常顧客盈門。但是,隨之而來的對於市場內將近600家的小公司、小門面、小商鋪的安全管理也牽動著派出所所領導和專管民警的心。消防隱患、群租現象、電信詐騙等均成為民警心頭的「黃牌」,派出所始終秉持防患於未然原則,緊扣每一個細節,堅持持續滾動檢查,並開展上門入戶面對面宣傳,做到一竿子管到底。針對市場木材加工區的消防隱患問題,派出所聯合消防、環保等部門進行綜合整治,拆除違章建築,並對16名保安和工作人員組成的義務消防隊加強培訓。今年1月,陶瓷倉庫因為電路老化發生災情,倉庫剛開始冒煙就被義務消防隊先期處置成功撲滅。
一片藍天:「助翔」架起座警民橋
「感謝派出所叔叔阿姨們的愛護,希望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今年3月,小朵再一次來到葉城派出所,向大家彙報自己的近況,並將自己工作後的第一個月實習工資800元捐獻給所里的「助翔」愛心基金。
早在2003年,葉城派出所黨支部得知當時剛上小學的小朵家庭經濟困難,就決定資助這個孩子完成學業。後來,派出所將各類集體獎勵和民警個人捐款成立的這個愛心基金起名為「助翔」。15年來,派出所領導和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小朵從小學、中學再到大學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得到派出所關懷呵護。正如所里老同志朱衛東所言,是看著這個孩子一點點長大的!如今,「助翔」基金已開始資助第三名像小朵一樣的轄區困難學生。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葉城派出所愛民護民、服務群眾的初心不會變。針對葉城地區商務樓宇逐年增多、各類企業入駐,企業經營主、商務人士、青年「海歸」人才等也隨之增加,運用手機網際網路開展警務工作勢在必行。「葉城微警務」作為全市首家派出所微信公眾號,經過將近6年堅持不懈的運維,已經成為了葉城派出所服務群眾的重要平台。前不久,受「利奇馬」颱風影響,「葉城微警務」連續發布安全提醒,並推送「派出所長抗台工作手記」,得到廣大轄區網民點贊。不論是見面還是不見面,群眾都能通過公眾號,看到一片默默守護平安的「警察藍」。「謝謝警察同志,讓我們做好預防工作!」網友「四海無涯」的留言道出了轄區群眾對派出所工作肯定的心聲。
「請您掃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8月13日下午,社區民警錢清來到香溢都會沿街商戶開展入戶宣傳,在與老百姓面對面傳授防電信詐騙技巧的同時,錢清還把「葉城微警務」一一介紹給轄區居民。工作中「推銷」公眾號也成了每一名民警的習慣,居民群眾關注公眾號後,一條條身邊的「警情通報」、「政策解讀」、「便民諮詢」……會定期推送到手機上,一項項近距離服務也讓居民享受便捷、高效。如今,「葉城微警務」已有1.5萬名轄區活躍粉絲,已成了警民之間的「連心橋」。
2018年年底,有網民反映有個腿患殘疾的秦某收養的小女孩沒有戶口。小孩子終有一天要長大,這條信息牽動著戶籍民警的心。民警通過十餘次走訪調查,並遠赴河南出差辦理證明材料,最終幫助小女孩辦理戶口手續。當民警展開行動不便的秦某快遞來的錦旗時,心裡都熱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