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中場李可接受了英國《泰晤士報》的專訪,他談到了自己在新環境的適應情況,並表示自己愛著在中國的每一分鐘。
《泰晤士報》披露了李可剛剛加盟國安時的一件趣事。當時國安花費了500萬英鎊左右的轉會費引進李可,他前往葡萄牙準備與球隊會合。然而抵達機場後,他卻找不到接他去訓練營的車。大約過了45分鐘,他打電話給俱樂部的人,這時國安這邊才發現,接機的司機舉的牌子上寫的是他的「新名字」——入籍之後,延納里斯的名字變成了李可。
「他覺得我瘋了(因為認不出自己的名字)。」李可說道。「他和我打招呼,『嘿,你在這啊』。我說『不,這不是我的名字。』他回答『李可,這就是你的中文名。』」
「起中國名一般來源於姓氏,不過當地的一位官員認為李可和『Nico(他的英文名)』讀起來很像,所以現在我是李可,我喜歡這個名字。」
「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跟我合影,中國球迷很喜歡和球員近距離接觸,我騎摩托去球場的時候,還沒熄火可能就有10到50個球迷圍過來讓我在紙、旗子、圍巾和T恤上簽名。這讓我有點震驚,我不是很適應,但是這很不可思議,這體現了球迷們對你的支持。」
李可和他的好朋友們住在工體附近,周圍也居住著許多球員。「這個地方對我來說很棒。剛開始我們出去的時候有幾次差點被車撞了,如果交通太擁擠,摩托會開上人行道。」
國安隊友雷騰龍幫助李可逐步適應在中國的生活,飲食是他要面對的一大挑戰。「他經常和我說這是雞肉做的,但是很明顯這不是雞肉。最後我發現吃進肚子裡的是牛百葉,這不太符合我的胃口,還有牛舌、海蜇、雞爪……」
李可每周要上四個小時的漢語課,如果遇到了不會的詞語,他就會用翻譯軟體幫忙。「這玩意太贊了。」李可說。
李可還學習了如何唱國歌,他會在耳機里不停循環來加深印象。「他們告訴我,(為國家隊出場時)會有一百萬個鏡頭對準我,如果不知道怎麼唱國歌,那就太缺乏尊重了。」
李可過去常常對沒有完成自己任務的球員大吼,不過現在他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當你的隊友沖你大喊,中國球員的反應和在英國是不一樣的,我需要調整我激勵他們的方式。」
李可還透露,國安球員們有一個微信群,如果有人進球或者有什麼別的出色表現,就要往群里發紅包。「中國人認為這能帶來好運。我第一次為國足出場還有進球的時候在群里發過紅包。」
談到中超,李可表示:「有些比賽讓我感到有英冠的水準,一些鏟球對抗性很強,有英乙的感覺。」
李可去過了長城和故宮,他希望未來能回老家看看。「我愛著在這裡的每一分鐘。」李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