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成年人的社交累,而是社交背後的套路太深

2020-01-08     獵頭老王

有益的聊天使用權人高尚充實奮發,庸俗的言談使用權人低下空虛,消沉。

——來自網絡

昨天晚上老王為一位職場人做完職業諮詢時,他對老王說了一句話:「為什麼成年人的社交這麼累?」

這個問題引起老王的思考。老王認為,不是成年人的社交累,而是社交背後的套路太深。比如你幫助了一個人,這個人會對你說:「下次請你吃。」

你會怎麼想呢?根據成年人的社交潛台詞來看,「下次」其實就是「沒有」。

如果一個人真的想請你吃飯,他會說:「感謝你對我的幫助,我想在X月X日晚上6:00請你吃飯」或者馬上說「感謝你的幫助,今天晚上6:00有空嗎?我請客」。

這樣的社交,才是最真誠的社交。現在很多職場人都把社交變為了套路。我們繼續往下看:

當你去問一個人問題,當而這個不想回答你的時候,他會很認真的對你說:「我想想」呵呵,「我想想」其實就是「我拒絕你、我沒有時間理你,別煩我」。

還有就是,當你急著問一個人結果時,對方會說「還行吧」。其實,「還行吧」就是「不好,意思是請不要問了,我很煩」……

成年人的社交真的太累、套路太深本來好好的聊天,他卻把聊天變成了閱讀理解,社交變成了學術考試,搞的雙方心都累

老王在為職場人做職業諮詢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很多職場都反映說,每次和同事或領導交流時,對方都不喜歡把話說明白,喜歡讓自己去猜,搞的心很累

就像一位職場人對老王說,她的直接領導每次給他交流時,總喜歡把話說一半,當你去向他問個明白時,她的領導卻說,「你沒有長腦子嗎?不會思考、不會想嗎……」

遇到這樣的傻叉領導,老王建議,趕快離開,在這樣公司工作,只會不斷透支你的能力和個人職業品牌的價值,很可能讓你以後跳槽就不值錢了。

根據老王對職場的觀察,老王認為,成年人的社交是雙方的博弈,考驗對方心理素質,誰的心理素質強,誰在社交中就處於上風

老王和一位職場人聊天,他的社交套路就是:你待我誠,我也誠,你忽悠我,我也忽悠忽悠你

這個邏輯沒有問題,非常正確,但雙方都很累,最後可能雙方的關係都成為了路人或仇人。

還有一種就是「無法融入感」。比如有人喊你去喝酒,你拒絕一次可以,但給你拒絕第三次後,對方就把你排除到他的圈子外面了,或者以後永遠不和你來往了。

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認為你無法融入到他的圈子。但他們就沒有想,你壓根看不上他們才拒絕融入他們的圈子。

這就是很多職場人在思考問題,都是站在對自己有利或有用的位置思考問題,最後還用所謂道德綁架你

就像在公司一樣。比如你正在忙,你的同事喊你「走呀,抽根煙」。

你是拒絕還是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和他一起抽煙呢?

如果你放下手中的工作,你的靈感可能就沒有了,或者你的工作只有加班才能完成;如果你拒絕對方,對方就會在其他同事面試說你裝逼,喊你抽煙你還裝的像大尾巴狼一樣……

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會換位思考,只會站在對自己有利或有價值或有用的角度思考問題,導致你無法融入到他所謂的圈子。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問老王,職場社交套路這麼深,我該怎麼辦呢?老王認為:

1、實力決定社交模式。職場上,實力決定一切。當你有實力時,你才有話語權,才是規則的制定者;反之,你只能被動接受別人的規則,失去話語權

老王一直對職場人建議,人在職場,你必須把工作做好,只有工作做的優秀,你才有價值,有了價值,你才會有話語權,有了話語權你才會有個人職業品牌,有了個人職業品牌,你才是規則的制定者。

2、無聊無效社交,不如獨處。職場上,很多社交屬於無效社交。對於無效社交,請拒絕參加。當你參加無效社交的次數越多,你的個人職業品牌透支就越厲害,你就越不值錢。

老王遇見一位職場高手,他對老王說,凡是超過3個人以上的飯局基本上都拒絕了(商務和親人就餐除外),因為超過3個以上的飯局大部分都是亂吹牛。

雖然有點絕對,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老王現在也是,基本上都會拒絕無效社交,有那種閒聊吹牛的時間,還不如去看看書、寫寫文章。

3、人在職場,要敢於說不。職場上你,當你不敢說不或不會說不,別人就誤認為你是軟柿子,都會捏你一下,最後吃虧的一定是你。職場上,真正的優秀人,都會說不或敢於說不。

寫在最後

職場上,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職場上,還是真誠為好,遠離套路或被套路,但也不要因為你的真誠被人利用,還是要擦亮眼睛、看清人心,遠離讓你不舒服的人。

​【獵頭老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HkrhW8BMH2_cNUgu_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