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⑯吉林:「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2019-10-13     一帶一路報道

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重要的邊境省份,同時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和人文科教大省。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第一列鐵路客車、第一袋化肥,一汽、吉化、長客等「國」字號大型企業,大家都耳熟能詳。

吉林霧凇島

進入新時代,吉林工業煥發出勃勃生機,一汽年銷售整車達到341萬輛,「吉林一號」星座在軌衛星達到13顆,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上線運營,萬米鑽機「地殼一號」創造亞洲新紀錄。

這裡是金色的糧倉,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和肥沃的黑土地,造就了吉林現代農業排頭兵的底氣,每年都有數百億斤的「吉糧」源源不斷銷往祖國大江南北。這裡堪稱人類少有的自然生態天堂,東部林海莽莽、碧濤萬頃;中部沃野千里、林田相間;西部水草豐美、廣袤無垠,形成了「西有白鶴、東有虎豹」的生態地標。這裡還與俄羅斯和朝鮮接壤,地處東北亞地理幾何中心,加之長吉圖開發開放國家戰略的強力支撐,造就了走向世界的廣闊舞台,成為「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吉林專場新聞發布會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吉林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吉林省委書記、吉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表示這次發布會的主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走出振興發展新路」,這個主題,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吉林人民的期許,體現了吉林2700萬人民的奮進方向,也昭示著吉林更加美好的未來。

吉林大地發生新的巨大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進入發展質量效益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獲益最多的時期。近年來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吉林大地發生了新的巨大變化。

長白山主峰腳下的長白鎮

發展理念上的巨大變化。吉林深入實施發揮「五大優勢」、推進「五大舉措」、加快「五大發展」的「三個五」發展戰略,圍繞結構、質量、效益、後勁苦練內功,聚焦體制機制創新增強振興活力,突出新舊動能轉換增強發展支撐,強化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求突破的思路舉措,推動經濟的發展方式和人們的發展理念發生質的飛躍。

高質量發展成效上的巨大變化。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以數字吉林建設為引領,「加減乘除」一起做,「有中生新、無中生有」一起抓,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全面推進,老工業基地脫胎換骨、華麗轉身。裝備製造、精密製造、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航天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迅速成長,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電商交易額、農村電商、跨境電商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增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5%,科技促進經濟發展指數居全國第14位。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增長69.8%、161.1%。

一汽生產的紅旗轎車

體制機制創新上的巨大變化。深化市場化改革,推動「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放管服」「只跑一次」改革深入推進,取消、放權比例達30%,為市場主體提供「陽光雨露」式的服務。重點國企有64%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入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1%。

人民幸福感獲得感上的巨大變化。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增財力的75%以上用於改善民生,每年承諾辦好一批民生實事,解決了37.6萬戶「無籍房」等一批熱點難點問題。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比全國高5.7、5.1、16.7個百分點。就業質量全面提升,健康事業全面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全面推進,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和精神食糧。吉林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貧困人口從70萬減少到7.8萬,貧困發生率由4.9%下降到0.5%。今天的吉林,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大局穩定,各族群眾日子過得更加殷實。

長春人民大街

政治生態和精神面貌上的巨大變化。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重塑山清水秀政治生態。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倡導嚴實深細,強化擔當作為。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做好「數字吉林」大文章 加快老工業基地「數字蝶變」

「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對吉林老工業基地新舊動能轉換至關重要。吉林推進數字吉林建設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點,就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就是促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吉林的製造業深度融合。

4月28日,「吉林・選擇不凡 華為雲城市峰會2019」在長春舉行

以汽車智能製造為引領,推動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全省之力推動汽車產業,特別是推動一汽的創新,一汽的脫胎換骨,甚至一定意義上是浴火重生。一汽近年改革創新,集中力量提升紅旗轎車質量,培育民族品牌,紅旗轎車的智能化和數字化科技含量提高得非常快。2018年紅旗乘用車銷量增長640%,今年上半年增長255%,全年有望突破10萬輛。此外還全力支持華為、科大訊飛等網際網路企業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與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加快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2018年,啟動建設了紅旗智能綠色小鎮,從創意到研發、生產、售後服務等加快信息化建設,與汽車文化融為一體。

中國一汽

加快推進軌道客車產業智能化提升。高鐵是吉林智能製造的典型代表,也是吉林的一張亮麗的名片。現在時速400公里的客車設計方案已經通過國家評審,將要投放到北京到張家口奧運智能高鐵,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首次採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智能行車、智能服務、智能運維,年底以前即可具備批量生產。同時,研發新一代地鐵。材料使用全新的碳纖維,採用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的無人運行系統,包括清晨叫醒、自檢、出車、發車、行駛、停靠、折返、回庫、洗車和休眠,都自動完成。還採用了觸屏車窗技術,車窗就是一個顯示器,可以無線觸控、收看電視、發送圖文信息。

長春市新火車站

以「吉林一號」衛星為支撐,加快發展航天信息產業。「吉林一號」是目前首個由省組織研發、以省名命名,也是我國第一個商用民用衛星。目前,為10餘個國家20多個行業提供遙感信息服務。今年6月,首次在海上發射的「吉林一號」第13顆衛星,僅有40公斤,成本下降到了800萬元。解析度、清晰化、快速反應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到2022年,「吉林一號」可以實現140顆衛星在軌運行。「吉林一號」衛星的發射,帶動了吉林省光學製造、精密加工、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吉林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節點地區,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琿春通關服務中心

突出了三個戰略方向。向東,力求推動「通江達海」,利用俄羅斯的海港資源「借港出海」。目前,琿春經俄羅斯扎魯比諾港至韓國釜山港的鐵海聯運航線逐步常態化運營;大力推進琿春市海洋經濟發展,積極申請打造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和海洋經濟合作示範區。向南,以通化國際內陸港、天津長春無水港和海鐵聯運為平台,對接丹東、大連、營口、天津港,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環渤海經濟圈。向北,參與建設中俄「濱海2號」線,打通面向歐洲的最短海上航線。

做好三篇文章。搭建平台,吉林利用長春高新區、中新食品區等12個國家級開發區平台,同時發揮好東北亞博覽會等重要載體,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聚集到老工業基地。打通通道,圍繞「絲路吉林」建設,構建海、陸、空通道。海上是「借港出海」;陸路是打通長春-滿洲里-歐洲班列(簡稱「長滿歐」);空中是開通10條面向東北亞的國際航線。打造環境,吉林分利用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先行先試政策,抓住實施外商投資法的機遇,及時出台100多條外商擴大開放政策措施,促進外商投資增長。

目前,吉林省各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縮短了54.2%,出口整體通關時間也縮短了69.2%。

來源:國新網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雷露

審核:李卉嬪

主編:鄧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H0_w20BMH2_cNUgeY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