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懂了,為什麼說不出來?

2019-08-22   英語軟實力

經常看到一些英語學習發燒友,走哪都帶著耳機,要麼是在聽英文歌,要麼是在聽一些聽英文資料。

有一次,在一個培訓中心,我問一個帶耳機的高二的學生張燦,在聽什麼呢?這麼專注!

張燦:聽英語呢,必修一的課文錄音。

我:能聽得懂嗎?搖頭又晃腦的。

張燦:基本上都能聽懂,有的地方太快,跟不上。

張燦性格比較外向,聊了幾句之後,就開始和我飈英語了,雖然語法錯誤百出,英語裡面還夾雜著漢語,想不起來意思時,就問我英語怎麼表達,但我還是欽佩他的勇氣,敢於在公共場所開口說英語。

在聊天中,我得知,對於大多數閱讀文章,他都能看懂,高中的英語課文,基本上也能聽懂。那麼問題來了,既能聽懂,也能看懂,為什麼說不出來了呢?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不僅僅是在中學,在大學裡也不例外。那麼,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在閱讀和聽力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呢?

下面四個建議,是比較實用的解決方案。

01

大聲朗讀

大聲朗讀,同時刺激眼、口、耳三個語言學習的重要器官,為口語的提高打下基礎。

讀過或聽過的內容,如英語課文,鍛鍊口腔肌肉靈活度。由於中英文兩種語言的書寫和發音方式的差異,大量的朗讀練習非常有助於訓練發音部位,讓我們發音器官的肌肉逐漸適應英語的發音差異。

朗讀第一步,跟著錄音朗讀,模仿外國人的語音和語調。第二步,關閉錄音材料,只看文字朗讀,同時大腦中回憶錄音。第三步,再打開錄音,找出差距,糾正發音。所以,朗讀的選材,一定要選有配套音頻資料的。

堅持晨讀,對矯正口音,記單詞也有顯著的幫助,同時還可以鍛鍊肺活量。

02

熟讀背誦

除了朗讀之外,平時收集一些日常生活口語句,300句左右,最好有音頻的那種。

可以將這些句子抄在小紙條上,每天有空就拿出來讀幾遍。手機也是很好的學習英語口語的工具,但是長時間刷屏,對視力影響很大,所以,還是小紙條方便。另外,抄上一遍,也是鞏固記憶。

《特別狠心特別愛》的作者沙拉在介紹孩子學習外語時,也提到了小紙條的方法,將各種口語句子紙條貼在床頭,裝在口袋裡,隨時隨地學習。

此外,瘋狂英語李陽也推薦過這種方法,簡單易學。

平時養成收集句子的習慣,網上有些「日常英語口語」比較過時,建議多看一些最新的英美電影或美劇英劇,從中收集鮮活的英語口語,並模仿學習。

還有就是收集一些英語對話,畢竟我們是要練習英語口語,對話更具有實用性,接近真實場景。

其實,大多數英語口語句都是很容易看懂的,但是因為不使用,所以就想不起來怎麼表達。熟讀和背誦是解決口語熟練度的有效方法。

要給自己訂立目標,比如說,每天10個短句,反覆讀熟之後,就自然而然能夠背誦了。這些句子,只有在熟讀背誦之後,才能在用的時候,形成條件反射,脫口而出。

03

反覆跟讀

這其實就是我以前介紹過的「影子訓練法」(shadowing), 即邊聽邊說的跟讀訓練,就是用同一種語言幾乎同步地跟讀原語說話者的聲音,耳朵、嘴巴和大腦都要保持高度注意力,它是口譯訓練的基本功,也是英語口語訓練的有力武器。

首先,根據自身水平,選擇相應難度的視頻音頻,最好是生活美劇,如《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等。如果有難度,就嘗試簡單一點的動畫片,語言清晰,語速較慢,適合跟讀。

其次,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明星主演的電影或電視劇,模仿他們的發音,邊聽邊跟讀。實在跟不上,即可以使用播放器上的語速調節功能,將語速調節成0.7倍或0.8倍,等到熟練之後,在加快語速。

最後,為了提高自己的發音水平,可以用手機登工具,將自己的跟讀錄音,然後再跟原聲對比,找到差距,不斷改進。

這樣長篇不間斷跟讀的最大好處,是使自己的英語口語更有連貫性,而不是一句一句蹦出來,或者是說一句,半天才想出下一句。

還有一種提高自己口語連貫性的方法是,同步跟讀一些經典的英文演講,或者是一些簡短的關於不同話題的觀點,通過反覆跟讀,達到背誦水平。以後遇到類似的話題,就有話可說。

04

創造機會

大部分成年人說不好一樣的重要原因是愛面子,害怕說錯丟臉,所以首先要突破害羞緊張,然後,創造說英語的機會,進行實戰訓練。

比如,在學校跟外教說英語,這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外教一般都比較耐心,哪怕你說得再爛,他也願意繼續交流。

現在來中國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這也是鍛鍊口語的好機會。當年馬雲就是通過給外國遊客當導遊,來鍛鍊英語口語的。

隨著出國旅遊的火熱,中國人和外國人打交道越來越頻繁,練習英語口語的機會增加了許多,善於利用機會,張口說英語,可以大大提高旅遊效率。

還有,利用身邊的機會,跟關係好的同學交流,和爸爸媽媽說英語,可以避免尷尬,提高自信心。

實在不行,自言自語,也是練習英語口語的不錯的方法。在大腦中用英語思維,隨時隨地說英語,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