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經常罵我叫我去死」「爸爸說我遲早進監獄」,好爸媽不打罵

2019-07-18     村口大花

真正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打罵孩子!

三月份的時候,樓上搬來了一對鄰居,帶著大小兩個孩子,大的十一二歲的樣子,是個男孩,小的六七歲,是個可愛的小姑娘。

自從他們搬進來後,樓上便時常傳來打罵孩子的聲響,有時候大中午,有時候大半夜的,從來不會注意影響,被鄰居在群里投訴了好幾次,也絲毫不見收斂。

後來住戶沒辦法,直接聯繫了房東,幾家人合力控訴,樓上一家四口最終搬離了我們小區。

他們搬家的那天下著雨,兩個孩子懂事地幫大人搬東西,鄰居們看著不忍心,有上下樓的便順手幫一把,兩個孩子瘦瘦小小的,表現得都特別內向怯懦,連聲響亮的謝謝都不敢說。

大家後來議論起這事兒來,都有點兒不是滋味,言下之意,不是容不下孩子,只是容不下他們這樣打罵孩子吵囂鄰居。

然而,作為鄰居,他們可以合力清除障礙,可是作為那兩個可憐的小朋友,他們卻無法掙脫這壓抑的生活環境,還要繼續跟著他們的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忍受經年累月的打罵折磨。

我在一個好友群里和大家說起這事兒,其中有一個大姐說:其實肯打罵孩子的父母還算得上是負責任的,真正不負責任的父母是那種孩子殺了人她也能低頭刷手機的人。

大姐說得不無道理,肯管教孩子的父母尚算是負責任的父母,但不是每個負責任的父母就一定是合格的,管教孩子的形式有很多種,並不局限於隨時隨地就爆發的非打即罵。

我以前有個同事,女人,離異,三十幾歲,帶著個六歲的兒子,那會她剛離婚,一個人要工作還要帶孩子,生活壓力可想而知,但她從來不會打罵孩子,即便自己心情糟糕到整個人都要崩潰了,面對孩子的時候,也總是一副雲淡風清的樣子。

今年孩子小升初,因為是借讀生,讀的很普通的小學,結果考了我們全區第一,而令人羨慕的是,孩子不僅成績不錯,其它各方面表現也都非常好。

其實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們不難相信這樣一個事實:只有無能的父母才會以打罵這種暴力管教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真正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打罵孩子,孩子也會成長得非常優秀!

無能的暴力管教只能讓孩子越來越糟糕!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因少年犯罪案例逐年增加的原因,出品過一個心理科普類的視頻節目,節目採訪記錄了瀋陽看守所的六名少年犯,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成長曆程。

幾位青少年在節目中都坦誠自己童年時期曾遭受父母家人的打罵及侮辱。其中一位少年回憶小時候媽媽經常罵他,經常讓他去死。後來他輟學後在一家髮廊工作,有一次因為工作失誤,被老闆罵了一句你怎麼不去死,少年內心壓抑多年的憤怒被點燃,後來毒殺了髮廊老闆。

而今年年初被大家在網上吵得紛紛揚揚的少年縱火犯,也是因為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罵,被父親詛罵『你遲早進監獄』,於是他怒火難平,在大過年的時候分別在附近五六所小區縱火8起,目的只是為了進一下監獄給父親看看!

這些看起來很兇很嚴厲的家長,他們也可以說是對孩子負責任,希望孩子越來越好,但是他們管教的方式卻讓事情的結果與他們的想像背道而馳,最終毀了孩子的一生,自己也落了一生的心痛!

類似的暴力管教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僅是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還有其它很多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1,損傷大腦。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示,常常辱罵孩子會讓他們大腦「受損」。這裡說的受損,並非器質病變,而是某些區域發生障礙。例如孩子經常遭受負面的情緒刺激,他們就需要大腦的一些區域來處理過濾這些情緒壓力,久而久之會形成條件反射,出現言行過激的行為。

2,發育受損。美國耶魯兒童健康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經常被父母及老師訓斥、辱罵甚至歧視、威嚇、體罰的不快樂孩子,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導致患上矮小症。這是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情緒息息相關,如果孩子長期被責罵甚至挨打,孩子的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兒童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孩子身高的發育。這種現象在醫學界被稱為「精神剝奪性矮小」。

3,自卑軟弱。經常被父母打罵否定的孩子,他們的自信心會嚴重受挫,從而產生自卑的情緒,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己一無是處,從而長期陷入一種自卑、怯懦的狀態里。

4,變得不誠信。孩子挨打受罵,往往是因為乾了錯事或是壞事兒,父母在知道孩子犯錯的時候,如果沒有加以良性的引導,只局限於打罵的話,這樣很容易讓孩子陷入一種撒謊成性的境地,因為撒謊可以令他們免受懲罰。

5,出現暴力傾向。長期被暴力對待的孩子很容易在日後成長過程中出現暴力傾向,因為父母沒有很好地以身作則教會他們用理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所以他們在遭遇問題的時候,也會盲目的激動,做不好適當的情緒管理,而習慣於像父母一樣用暴力去解決問題。

父母如何避免打罵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一點,對於他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大多父母習慣性地選擇以打罵的方式來令孩子『長記性』。

可是這樣的方式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原因是孩子犯了錯,他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總結經驗,彌補錯誤。而這時候被父母暴力對待,他的注意力需要有所轉移不說,也會錯過了孩子成長的好時機。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一定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這就需要我們在觀念上有很多轉變,明晰以下幾點:

1, 每個人都會犯錯,大人也不例外,何況缺少生活經驗的孩子!

2, 試錯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件好事兒!

3, 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學會的,不是打罵會的!

4, 製造負面情緒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耽誤學習時間!

5, 孩子犯錯的時候,讓他自己承擔後果,這比打罵說教的效用要強很多!

6, 你都不善待不寬容自己的孩子,誰去善待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iqD2wBmyVoG_1Z6A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