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被公司裁員,提前弄明白這三點,不用再吃啞巴虧

2020-03-24   我的職場攻略

自從年後網上就爆出很多公司不是裁員,就是宣布破產倒閉,而那些宣布降薪的公司還算好的,至少能夠讓員工有一份工作。有些企業年後著急復工,竟然去員工居住地用私家車接回返程,然而更多的公司面對疫情卻是裁員處理,各公司的老闆們優先想到的事情就是節省成本;相信大家都明白,在公司宣布裁員的那一刻從來都不會手軟,可能善良一點的公司會與員工好聚好散,而那些惡劣一點的還會反咬員工一口;因此,大家要提前掌握一些維護自身權益的技巧。

小學同學孫娟,一直從事餐飲方面的相關工作;由於年後受疫情餐飲界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但是對於某些以外賣為主的餐飲店卻不是如此,隨著各個企業復工,加上各種餐飲店堂食沒有開放,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上訂外賣了,孫娟工作的餐飲店同樣是如此,外賣的訂單異常火爆,讓老闆的生意好了起來;然而孫娟卻沒有接到復工通知,又沒有接到被辭退的消息,老闆只是讓她每天去店裡值班半天;老闆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利用不復工的原因,避免給員工正常發足月工資而已。


不上班意味著沒有工資,孫娟與老闆協商多次,得到的消息都是等通知;如果大家遇到與孫娟同樣的問題,只有按照相關勞動法規定的去做才能維護自身的權益;我們國家的勞動法對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係有明顯的約定,當員工遭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時,可以根據相關規定維護自身的權益,當然在企業隨便裁人時也不要慌亂,這種情況也受勞動法的保護;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遇到公司裁員時需要提前明白的三點,有需要的朋友們,趕緊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以不正當理由裁員是違規的

相關勞動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任何用人單位都不能隨便辭退員工,即便是公開裁員也要正當符合規定的理由,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除公司倒閉外,不能為了節省成本裁員;公司有了想要裁員的想法時,首先可以與員工商量,進行相關補償解除簽訂的勞動合同;如果是員工嚴重違反了公司的規定,到了不符合的用人標準的地步,公司可以單方面進行解約,而員工由於失誤造成的損失,也可以與公司進行協商,除此之外用人單位不可以進行隨便裁員。


二、裁員要按照規定進行補償

我們國家的相關勞動法已經比較成熟了,其中關於企業進行裁員時有明確的規定,要按照員工的工齡進行經濟補償;工作每滿一年就要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大於六個月不足一年也是補償一個月工資;如果有公司對裁員特別的隨意,不僅不給員工補償,還要以社保不轉移為藉口要挾,這種行為是違法的;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向勞動局申請仲裁,畢竟國家勞動法是向弱勢一方傾斜的。


三、企業裁員要按照正規流程

在我們國家並不是不可以裁員,裁員時需要有法可依,並且按照相關規定的流程辦事;勞動法已經明確規定,企業裁員時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給員工留出找新工作的時間,或者多給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只有補償到位後方可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員工正好處在醫療期,不能對員工進行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