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期待的完美公司並不存在

2019-10-22   沐丞的自由生活

文/沐丞


每一個求職者都想找一個完美的公司,待遇福利一流、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上司同事友好、平台大、產品強;每一個公司都想找一個完美的員工,能力高、吃苦耐勞、好學上進、主動積極、情商高、謙虛忠誠、責任心強、工資還不高。可是,有這樣的好事嗎?

作為一個求職者在找工作的時候首先就要擺正心態,並沒有一個完美的公司在那裡等著你入職。真實的情況是待遇好有前景的公司,工作壓力也會大;而輕鬆悠閒簡單的崗位,工資也不會高到哪裡去。至於辦公環境、組織氛圍、上司,都是可遇不可求。

沒有完美的公司,但是肯定有更好的公司,如果你想加入更好的公司,首先就要保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與之匹配。更多的求職者是在當前公司當前崗位上還沒有做好,能力相比之前也沒有顯著提升,這個時候又想找更好的工作,肯定不是很容易。

最近公司因為融到資,也開始了比較大規模的擴招,每天能收到很多簡歷,時常能看到一些工作經驗超過8年的求職者,他們有一些相似的特徵。首先是跳槽頻繁,8年工作經驗已經就職過至少6家公司,幾乎每家公司都不到兩年,有的甚至只有幾個月。其次是崗位職級波動大,有時候可能第三份工作是個主管,但是到第四份工作又變成了員工,有的甚至是上一份工作的崗位是總監,卻來投一個中級的崗位。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一類人在職業規劃和工作選擇上幾乎沒有什麼計劃。最終的結果就是讓自己變成了空有工作年限的新人。

作為一個管理者在招聘的時候也應該意識到不會剛好有一個完美的員工等著你面試錄用。真實的情況是特別優秀的員工可能看不上貴公司;給你投簡歷的應聘者,大部分都不符合招聘要求。就像上面提到的工作年限長的新人一樣,這個時代用人招聘已經不能全看工作經驗長短,很多年輕人可能更適合招聘崗位。

在公司中期會議上,我們的總經理就說他們年輕的時候對公司很「忠誠」,因為不知道怎麼去換工作,跟現如今的就業市場完全不一樣。所以作為管理者,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在員工的心裡外面總是有更好的公司、更好的崗位在等著自己,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沒有人會對一家公司忠誠到底,經常性的換工作是一個常態,因此招聘工作也是一個常態。

前不久,在上一家公司有個工作了十二年的老同事離職了,這還讓我挺驚訝,因為在我看來她是會在那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的那種員工。後來經過了解,因為她所在的部門組織架構變動,新來的上司對她有諸多不滿,所以她索性就辭職了,而且是裸辭。應該說,在那家公司工作了十二年,其實各方面待遇會很不錯,何況她已經快40歲,這樣一個中年女性再找到一個好公司好崗位肯定不容易,可是即便是看在錢的份上她也沒有繼續留在原公司。這也說明了,不一定就是年輕人會不斷跳槽、忠誠度低,其實一些年齡大的工作者也不一定會留念以前的成績就委屈自己。當前的公司一旦不能再滿足員工需求,曾經看似穩定的員工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

我自己的團隊中也有過這樣的情況,本來一些重點培養的對象也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選擇離開,短時間內的確會帶來影響。但是員工畢竟有自己的打算,而且都已經做好了決定,這個時候與其挽留不如儘快招聘到更適合的人來補足人力。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準備換工作的時候不要衝動,要保證自己的下一份工作至少在公司前景、崗位級別、工資待遇上有明顯的提升,平級跳來跳去是對自己不負責,對以後再找工作也不利。作為團隊管理者,當有因為離職造成的人力空缺時也可以嘗試招聘比離職員工職級更高的一點的人來補缺,比如一個初級崗位的離職,就補一個中級崗位的人,這樣可以降低離職帶來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借著機會優化組織能力結構,減少自己對有人離職而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