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焦慮、苦惱、失眠?試試這6種方法,或許能擺脫產後抑鬱

2019-10-20   兜媽愛叨叨

湘潭岳塘區納帕溪谷小區,一位31歲患產後抑鬱的母親攜兩個年幼的孩子從13樓跳下,3人全部死亡,且留下了長達15頁的遺書。

在遺書中,這位媽媽表達了自己壓抑已久的情緒。


分娩後,自己拖著疲憊的身體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家人不僅沒有幫助自己照顧孩子,甚至長期被全家人忽視和挑剔。丈夫對自己要求苛刻卻在哺乳期出軌、家暴。

產後的女性本應該被照顧和呵護的時候,這位母親卻被丈夫和家人如此對待,終於將她的耐心全部消耗殆盡,忍耐度達到了極限後,選擇和孩子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對她來說,死亡是一種解脫,由於對孩子的未來也不抱任何希望,於是選擇將自己毀滅的同時把兩個孩子一併帶走。


也許會有人說這個媽媽太想不開了,不開心離婚就行了,甚至有人說這個女人就是作。

這麼說就是完全不了解什麼是產後抑鬱,產後憂鬱症患者是無法這樣正常思考問題的。如果她能想開就不會自殺了。她不是不願意離婚重新開始,是她「不能」。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是需要治療的,不是想得開想不開那麼簡單的。她肯定也不想是這樣的結局。

然而這並不是特例。

四川米易縣,一位27歲的年輕母親帶著自己一名4歲、兩名2歲的3個孩子跳河自殺,且留下遺書說:「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娃娃是我帶來的,現在我帶走他們」。



近幾年,像這類因產後抑鬱而導致自殺的新聞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

「女子產後抑鬱症突發抱著僅5個月大的女兒跳樓」、

「媽媽先將年僅1歲的雙胞胎弟弟掐死,後綁著雙胞胎哥哥一起投河自盡」、

「濟南一女子患上產後抑鬱症喝藥自殺,嬰兒也被喂藥死亡」。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件讓人不得不重視產後抑鬱。

什麼是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症是指發生在產褥期的抑鬱,是介於產後憂鬱和產後精神病之間的一種精神疾患。症狀表現為抑鬱、恐懼、易疲勞、創造性思維受損、主動性降低等.

嚴重的產後抑鬱症會影響嬰兒的發育,以上例子當中,產婦自殺甚至是攜兒女自殺是屬於非常嚴重的產後抑鬱行為。


產後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研究表明50%-80%的女性會在分娩後的7天內出現食慾下降、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易發怒、失眠、頭痛、苦惱等產後抑鬱的情緒,10%-15%的女性會得產後抑鬱症。

如何預防產後抑鬱?

1.了解妊娠知識

孕媽媽應該充分了解和學習妊娠知識,了解懷孕的早期症狀、妊娠期母體會產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等孕期知識,全面了解懷孕全過程、分娩的全過程以及產後會出現的一般情況的應對措施,認識到妊娠和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消除對懷孕恐懼和緊張的情緒。

2. 做到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心理疏導和治療

一旦發現自己有孕期抑鬱情緒、不良個性特徵情況的出現,一定要及時找醫生溝通,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排除不良抑鬱情緒和心理障礙,儘量在出現早期就做心理疏導和治療,不能一直硬拖著,時間越長抑鬱症狀會越來越嚴重。


3. 加強孕期健康檢查

孕期要經常做孕期健康檢查,時刻了解自己和胎兒的健康狀況,如果身體狀況不好或出現妊娠合併症和併發症等情況,要積極接受治療,儘快消除不良刺激。

4.認識產後抑鬱症

孕媽媽在自己掌握產後抑鬱症相關知識的同時,應該也要求丈夫和家人也對產後抑鬱症有所認識,只有充分了解產後抑鬱相關知識之後,家人才會更加理解和體貼自己,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對產後抑鬱的預防和恢復會有很大幫助。


5.多做有氧運動

不管是在孕期還是產後,孕媽媽都應該做些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出去曬曬太陽、出去散散步等,不僅對身體康復有好處,還能排解不良情緒。

6.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

孕媽媽應該及時掌握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學會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技巧等育兒知識,讓自己保持一個愉悅輕鬆的心情和良好的身心適應狀態,儘快地適應寶寶的到來,適應自己角色的轉變,安全度過分娩和產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