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的人民住得「最高」?這一城是北京的近18倍|幸福圓桌會

2020-09-25     幸福里APP

原標題:哪裡的人民住得「最高」?這一城是北京的近18倍|幸福圓桌會

近年來,城市建築的「高度」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長大」,越來越多的超高層住宅建築出現了,它們與高聳的辦公樓一起,構成了城市天際別樣的風景。

在主要城市中,哪裡的人民住得「最高」?

南部更多,北部更少

對19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近一萬五千個超高層住宅社區的分析發現,城市摩天住宅小區的分布趨勢是「南部更多,北部更少」。重慶,武漢,成都和西安等城市的超高層住宅小區數量居前列。

在19個城市中,重慶的超高層住宅建築數量最多,擁有2200多個超高層住宅小區,名列第一,可以說是「生活在空中」的城市。一線城市中,北京超過30層的摩天住宅小區數量僅有125個,在19個城市中排名靠後。

分析發現,重慶的超高層住宅小區數量是北京的17.8倍。數據差距懸殊的原因是,重慶市區多山,建設用地資源的稀缺決定了只有向上垂直發展,才可以滿足城市生活的需求,且居住區的日照間距對建築的高度限制較低;北京作為首都,對超高層建築的規劃有嚴格的標準。

同樣,考慮到每個地區的地形,日照,產業結構和發展水平,城市摩天住宅小區的數量分布顯示出南北之間的差異。南方城市(例如重慶,成都,深圳和廣州)以及中部城市(例如武漢和西安)擁有數量相對較多的摩天住宅小區。北京,青島,天津和瀋陽等北方城市,在建造超高層住宅建築方面並不突出。

一般而言,城市摩天居住小區的分布呈現出「南部較多而北部較少」的特徵。

摩天住宅優勢:更高的質量和更好的位置

儘管就電梯和消防安全而言,超高層住宅一直存在爭議,但它們視野開闊,通風和採光更好,有著普通的多層住宅無法提供的生活體驗。

根據統計數據,超高層住宅通常具有中高端物業屬性。與整體市場相比,大多數城市超高層住宅具有突出的優勢: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好的地理位置。

就總價和面積而言,大多數城市的超高層住宅的平均總價和面積都高於城市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一線城市。

其中,上海摩天住宅平均總價比全市平均價高出588萬,套均面積高出36平方米。北京超高層住宅的平均總價格比全市平均價格高出115萬,套均面積高出29平方米。

在物業服務方面,超高層住宅物業的整體質量較高。 19個城市中的18個城市的超高層住宅小區的平均物業服務費高於城市平均水平,尤其是在深圳和上海,摩天住宅小區的平均物業服務費超過3元/平米/月。

城市超高層住宅平均價格高於城市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與小區的地理位置有關。

分析發現,摩天住宅具有地理優勢,大部分位於城市資源和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市或周圍城市的核心商業區。得益於區位優勢,摩天住宅的整體房價略高。

以上海為例,67%的超高層住宅區位於內環路內,主要集中在徐家匯,臨平路,陸家嘴,南京西路等商業區。在內環之外,它們分布在世博濱江,南橋,嘉定新城等區域核心商務區。

當然,「山城」重慶是一個例外。超高層住宅平均價格為103萬元,低於全市平均價格9萬元。平均單位面積為84平方米,比全市平均單位面積低3平方米。

獨特的地形環境使得重慶「盛產」摩天住宅。按超高層住宅區數量劃分的TOP5商業區包括合川,解放碑,南平,璧山和觀音橋。其中,合川和璧山是非主城區。

誰在雲端生活?90後青年占比近半數

與老一輩人對高樓的「恐高」不同,當代年輕人對超高層住宅這一新生物的接受度趨增。

統計顯示,「90後」一代已成為購買城市摩天居住小區的主力軍。2019年以來的超高層住宅交易中,「90後」一代占了47.4%,明顯高於市場平均水平近15個百分點。

就不同城市而言,合肥,蘇州和成都這三個城市中的「 90後」客戶占比超過一半,而合肥以55%排名第一。

資金承壓之下,90後青年人群購買超高層住宅的面積普遍較小,總價較低。

2019年以來,重點城市90後購買超高層住宅的套均面積為85平,套均總價148萬元,分別較80後群體低8平方米,43萬元。

具體分城市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雖然超高層住宅客群中90後占比不足3成,但購房套均面積均超百平,分別為109和101平米,顯著高於其餘城市。

你會選擇住宅摩天住宅中嗎?

歡迎在評論區跟阿福交流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hQSxnQBd8y1i3sJsU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