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 最美醫學影像人

2020-02-06   保山新聞網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所有醫護人員奮戰一線,但您知道影像科在這次疫情戰中,他們的艱辛和付出嗎?CT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必須檢查的項目,也是一個重要環節,而影像科是一個直接與發熱病人接觸的科室,今天就讓我們把鏡頭對準影像科這個鮮為人知的群體。

楊兌明是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也是一名共產黨,春節期間他70歲的母親跌傷,導致多處骨折住院治療,可在抗擊疫情這個非常時期,楊兌明根本無法照顧老人。楊兌明的妻子也是醫務工作者,在保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從備戰疫情到抗戰疫情這段時間,妻子也主動請纓投入戰鬥,老人住院治療全由親戚照顧。

疫情面前,夫妻倆選擇了沉默,儘管對老人心懷愧疚,但楊兌明說,像這樣的事在醫院並不少見。「我們呼吸科主任,婆婆生病做手術,疫情發生,也是由73歲的公公照顧69歲的婆婆。還有我們科的一名醫生,哥哥肝癌做手術,他也沒有辦法去照顧。」

1月24日,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開闢了影像科專用通道,做到專用一台CT、一台DR檢查發熱門診患者,從那時起,楊兌明就常駐科室工作。與科室其他人員一樣,楊兌明除開展正常工作外,還要24小時輪守值班,讓發熱患者來醫院隨到隨檢。剛開始他們一天要接診200多個發熱病人,工作量急劇增加,但影像科29名醫務工作者聞令而動,沒有一人退縮。

楊兌明說:「這次新冠肺炎,CT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每個發熱的患者,或者是疑似的患者,都要來做CT檢查,做CT檢查涉及到很多環節,而每個環節都需要一個人,所以科室很多人都是自發來加班。」

由於工作忙,楊兌明很少回家,有時好不容易下個早班,也要夜晚11點以後才能回家,回家後還睡不踏實,因為他是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成員,24小時得保持通訊暢通,凌晨後接到緊急電話,他必須第一時間趕回醫院,參與疑似病例會診。十多天以來,他與妻子只見過兩次面,儘管很牽掛,但楊兌明只有在空閒的時間給妻子發信息,給她報平安。

「在這一次疫情防控中,醫院的共產黨員發揮的先鋒模範作用,對整個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楊繼承說道。

(隆陽區融媒體中心 吳秀華 趙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