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9日,明天很多人將會返崗工作了。
而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只增不減的確診數字,無不提醒著大家:疫情防護工作不可掉以輕心!
尤其是對於即將返程復工的人來說,無論在返程途中、還是通勤路上、亦或在公司辦公,時刻都要做好個人防護,萬萬不可鬆懈。
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感染!來看兩個前不久發生的新聞:
一家5口患病,小伙與其同乘大巴隔一排座位被感染
最近,住在珠海一26歲的年輕小伙兒,於上周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疾控中心隨即展開調查,順藤摸瓜,發現他在發病一周前與病例孫某同乘一輛大巴車,大巴車是從廣州南站到珠海,車程2小時,兩人中間隔有一排座位。
6天後,小伙子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
杭州一企業30人開會,11人傳染
1月30日,杭州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次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據杭州市副市長陳衛強介紹,有一家企業開會,30個人裡面有11個人感染上了。
坐個車、開個會都會感染,可見這病毒傳染性之強。
對於返程上班的人來說,乘車、坐地鐵、上班、開會都是日常,那麼,該怎樣做,才能避免被病毒感染呢?
返程前,備好3樣物品
體溫計:隨時監測體溫變化,一旦有異常,及時通知乘務員。
口罩:不管是坐飛機、火車還是自駕,返程途中都應全程佩戴口罩。
消毒濕巾/免洗洗手液:隨時做手消,並對扶手、座椅、小桌板等身體能夠接觸到的地方進行清潔消毒。
儘量選擇靠窗的座位
靠近走廊座位跟陌生人接觸的機會更多,離開座位起來走動的頻率也更高,所以可儘量選擇靠窗座位。
另外,最好不要在火車或飛機內來回走動。
中途最好別摘口罩吃東西
如果行程太長,一定要吃,務必先清洗雙手,避免手直接接觸食物,吃的時候要速戰速決。
摘口罩時,不要觸碰口罩的外表面,應通過掛繩摘除口罩。
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旅途過程中,非必要情況儘量別用手觸碰口鼻;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回到住所後,及時給行李消毒
回到住所後,要及時洗手,並對隨身的行李、手機、鑰匙等物品進行消毒,以及清洗旅途中的穿戴衣物。
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
公司到家距離不遠的話,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騎行、自駕。
乘坐地鐵、公交時不要亂摸亂碰
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不要隨意觸碰車上物品。
若要拉扶手或坐座椅,應先用隨身攜帶的消毒濕巾擦拭後再接觸。
另外,也可以備一雙手套一直到達目的地再摘下來。摘下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候車時/車廂內儘量遠離他人1~2米
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近距離的飛沫傳播,所以,候車活在車廂內時應儘量和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搭乘電梯或扶梯時,手不要直接觸碰按鈕和扶手
接觸按鈕和扶手時,可用紙巾或消毒紙巾等隔開,避免手直接觸碰。
如果手直接觸碰了按鈕,出電梯後要第一時間用手消毒劑來洗雙手,做好手部衛生。
另外,低樓層的人建議走樓梯,爬樓時不要觸摸扶手。
到公司後,第一時間洗手
尤其是準備吃早餐的時候,一定要先洗手後吃飯。不過,建議最好是在家吃了再來上班。
圖源/央視新聞
辦公室內應全程佩戴口罩
不管什麼時候、去哪裡、做什麼,非必要情況下都不要摘口罩。
給鍵盤、滑鼠消消毒
到達辦公室後,可用75%的酒精噴洒在鍵盤、滑鼠上消毒,待其自然晾乾,或用消毒濕巾擦拭進行消毒。
保持室內通風換氣
辦公室每日至少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以防受涼生病。
同事溝通,最好線上交流
工作事宜,最好在線上溝通交流,減少面對面交流,以降低感染風險。
當面溝通講話時,兩者之間儘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長
開會容易導致人群集聚,造成交叉感染,所以,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最好少開會。
可選擇視頻會議,實在要開,應控制好時間,不要太長,保持會議室通風。
儘量不要開中央空調
中央空調的風系統是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如果沒能做消毒處理,對室內的環境會造成嚴重的污染。
對此,浙江疾控中心傳防副所長凌峰表示,如果辦公室有呼吸道症狀的員工,建議儘量不要開中央空調。
餐廳就餐時,要做好3件事
Q:吃飯時拿下口罩,吃飯後可以再戴回去嗎?
A:台灣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網絡上分享,如拿下口罩吃飯後,把握「不要碰到污染面」的原則可以再戴回去。
做法:
先鋪上一張衛生紙,再把脫下的口罩放在上面;
不要讓口罩直接接觸到桌面,這樣便可避免口罩污染;
再次戴上該口罩時,用另一張衛生紙把金屬條壓好;
丟掉兩張衛生紙後,也要注意潔凈雙手。
註:若在戴口罩時曾接觸到有呼吸道症狀的人或本身有咳嗽情況,則建議妥善丟棄,不要重戴。
文字太多,不好記?
別擔心!
一張超全返程復工防護路線圖送你!
圖源/央視新聞
新冠肺炎因食野味而起,
血的教訓告誡我們:
絕不能再食野味!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