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線上線下網格齊「飄揚」,新華黨員構建全方位疫情防控網

2020-02-03     滄州晚報



本報訊(記者李倩 通訊員王藝霖)連日來,新華區千童北大道社區的黨員於彥文的微信步數居高不下。作為一名基層網格員,他每天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檢查居民體溫,用自己不倦的雙腳,編織著疫情防控戰的第一道防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以來,新華區高度重視防疫工作,在綜合考慮人員分布、地理條件、衛生狀況等因素的基礎上,在全區劃定410個基礎防疫網格,並依託區、街道(鄉)、社區(村)構建起三級網格管理平台。同時,充分發揮社區老黨員、樓道長、志願者隊伍合力,組建骨幹擔任網格員,全天候、無死角、全覆蓋地肩負起摸排走訪、宣傳動員、動態掌控、應急備勤等職責,嚴格落實包片、包戶、包人的「三包」體系,對轄區居民實行網格化精細服務管理,成為百姓身邊名副其實的「防疫近衛軍」。

「我和老伴都是共產黨員,黨組織需要,我必須要站出來。」道東中化小區網格志願者宋文志說。宋文志的妻子張秀珍是個「資深」公益志願者,從事社區服務多年,可近期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再堅守在一線,宋文志便毫不猶豫地從妻子手中接過接力棒,一個裝著溫度計、消毒液、便民卡、防疫明白紙和一包口罩的手提袋,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行頭」。「一個網格員大概負責30餘戶,我們會及時告知居民疫情的最新動態,宣傳防疫知識,為困難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品,勸阻人員流動,最大限度阻斷病毒傳播渠道。」

像這樣的例子並非少數,他們面對疫情防控挺身而出,與基層工作人員一道阻擊疫情。網格員配合社區(鄉)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村口設置外來人員、車輛疫病防控登記監測點,嚴查外來車輛和租戶、務工返鄉人員等流動人口,逐一測量體溫、排查登記,並對外來人員過往活動軌跡進行詳細摸排記錄,確保萬無一失。同時,利用農村大喇叭、社區小廣播、宣傳車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內容涉及防控科普、溫馨提示、防疫通告等諸多內容,不間斷地把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的消息推送到屋裡屋外、田間地頭。

在華油社區,有幾個居民管理著老鄉群,疫情發生後,他們主動扛起責任,變群主為網格員,創立了多個「線上網格」。「對疫情多發區的老鄉通過共享位置查看人員軌跡、體溫計拍照上傳監測身體狀況、語音聊天安撫大家情緒,發布群公告宣傳防疫知識,面對面能做的事我們一樣不少,足不出戶也能做得很好。」這幾個居民表示。好經驗迅速鋪開,如今很多社區、樓棟、單元的線上網格紛紛建立起來。目前,新華區共組建線上網格200餘個,基本實現了全員覆蓋、全員參與。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網格,正在生髮出銅牆鐵壁一般的能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LJCCnABgx9BqZZIU4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