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區北10公里處的符離鎮,有著「中國燒雞之鄉」的美譽。該鎮褚莊村的徐寧,也藉此專注養雞。
褚莊村,距離符離鎮12公里。大年初二,村莊封路,貨物運輸近乎癱瘓,雞販子和飼料車無法進入村莊,給養雞戶帶來極大不便。
徐寧家一年養雞4到5茬,兩個多月一茬,一茬養1萬多隻。雞不能供應到鎮上,價格直降。「我們家上一茬麻雞,掙了13萬,7塊6一斤。疫情剛開始,降價至5塊左右,現在已經降到1塊2一斤,賣不掉。不管多少錢一斤,都沒雞販子來收。」
除了供銷不出去,更令徐寧發愁的是,沒有提前準備應對疫情的飼料。徐寧家一萬多隻雞,每日吃二十袋飼料。平時,他每隔四至五天從河南永城進貨飼料,每次100袋,封路後,飼料無法運進村裡。
徐寧家僅剩5袋飼料,大年初三,就全部吃完了。
為了保證一萬隻雞不餓死,徐寧從村裡買來玉米、豆瓣、料精,自己加工飼料。
徐寧家沒有打料機,每天早上,他帶上原料,到朋友家藉機器打料,一天打20多袋。他嘆了口氣,「平時完全不用這樣,我們直接把飼料成品飼料倒到料車裡面,20分鐘就能好了。現在光打飼料一天就要3個小時。」
1月31日,徐寧在朋友圈發出,「因疫情封路,飼料運不進來,現出售麻雞純公雞,優惠處理,10元1隻。」
村民看見了,紛紛來到徐寧家買雞,雞棚頓時熱鬧了起來。
村民的到來,驅散了這幾日徐寧心中的焦慮,他又恢復了活力,在雞棚里吆喝著,「10元1隻,一隻雞三斤多,來買嘍!」
隔壁村的小學同學來到雞棚,用車拉了50隻,打算帶回家養,他打趣著說,「現在一顆大白菜都要賣二三十元,兩三隻雞才能買到一顆菜。」
徐寧在雞棚賣雞,用麻袋裝裹,許多村民說,十多年都沒吃過這麼便宜的雞,像買口袋送雞。
現在,徐寧已經向村民出售兩天,賣了3000隻左右,還剩7000多隻。徐寧說,「平日都是賣給雞販,一兩車就拉完。像我們這種農村的散戶,大部分買10到30隻,自己吃。雖然賣出的數量不多,但他們買雞,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