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20歲年輕人的20本入門經典好書

2019-08-30     中信書院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想先聽哪個?

先來說好消息吧,小編要離職了,哦,不,意淫過頭了,學生們開學了!對一個要休假得靠離職,一離職餓死風險高達五顆星的新媒體小編而言,別人開學對我當然是好事,更別說那些被熊孩子折磨到懷疑人生的父母了。(至於學生本人的意見,哈哈哈哈對不起不想問)

再說壞消息,壞消息就是又有很多人要開啟一段浪費自己生命的旅程了。沒有什麼比年輕的生命更珍貴,也沒有什麼比年輕的生命更容易浪費,尤其是大學四年。(最後一句來自剛畢業的同事)確實,荒廢生命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容易完成了。哈佛大學總結過「一個人正在荒廢人生的9個跡象」,你可以點擊測試。

為了不讓更多的大學新生和20歲左右的年輕人浪費生命,本期,小編就給大家推薦20本入門經典好書。

哲學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


高處並不可怕,斜坡才令人畏懼!在斜坡上,眼睛向下張望,而手卻向上攀援。這個時候,雙重意志使心暈頭轉向。」

這本書只看兩句,會覺得是有道理的雞湯,看完一章,會產生一種「這個人怕不是瘋子吧,到底說了個啥」的迷茫。但是在看完之後的某一天,面對某個難解的事情,你可能會突然想到,沒錯尼采說的是對的。

這便是哲學的魅力,這本書也非常適合入門。



《人生的智慧》

叔本華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4月



小編又來推薦叔本華了,感覺華仔最近出鏡率蠻高的。(但這絕對不是買的熱搜,雖然小編也想收錢,但是沒人給)

這本《人生的智慧》是哲學界難得比較好懂的東西,也特別適合為年輕人的人生進行答疑解惑(沒錢、痛苦、愛情和身體健康都可以答疑),看完也會對思想之類的東西產生恰當但不過分的仰慕。

心理




《社會心理學》

戴維·邁爾斯 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4年10月


這本書非常入門,因為它是大學教材。但是因為它提供了很多個門,所以閱讀起來比較有難度,你需要認真思考,仔細閱讀

如果你不是真心喜歡,也不是年輕有精力,真的很難看下去這本書。比如小編的這本書,正在某個朋友家墊魚缸。讀這本書的好處是,一旦思維得到擴展,思想就再也不會回到原本那個狹小的領域了。


《人性的弱點》

戴爾·卡耐基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2年12月


如果你想問為什麼要在這裡放一本卡內基的書,那請先回答:你為什麼會討厭黃曉明式溝通?

還不是因為我們生活處處都是黃曉明。老闆每天都在「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同事每天都在「這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愛人每天都在說「我不管你解決它」……就連你自己,其實也是一樣的人。

溝通改變生活。黃曉明式溝通讓生活變壞,真正暢通的聊天方式大家都不太會。那些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問題,還讓人如沐春風的人,他們確實掌握了溝通的核心科技。這本書里,就有這樣的科技,越早掌握,人生越幸福。



《我們內心的衝突》

卡倫·霍尼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12月


心理學家就是這樣,一上來會告訴你,你有病。如果你不服,等看完人家的描述之後,你會得出結論:我就是有病。但是卡倫告訴你,沒關係,大家都有病,可以治好的,不要怕!

這本書作為入門,也是有點難的。但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問題,越早解決越好。比如,要正視自己內心的衝突,要拋棄幻想和誇張,要對自己的存在負責。

文學





《中國文學史》

錢穆 著

天地出版社

2016年3月

在這裡不推薦具體的文學作品,是因為很多人看了那麼多的小說,依然不知道為什麼《百年孤獨》要比45°仰望星空好。

所以,在開始閱讀文學作品之前,應該先了解文學為何物。正如錢穆先生在緒論中所說:吾人如要講文學之變化,須先明白文學的本質。我們想要好好的通過文學來滋養自己的生命,這個本質需要抓好。



《文學講稿》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年6月


本來是想要推薦《文學回憶錄》的,但是個人覺得《文學講稿》要更簡單一點。小編看《文學回憶錄》,看完覺得講的很好,唯一的問題是,好多書沒看過,完全get不到作者的點。

所以,在積攢了大量的閱讀之前,小編覺得《文學講稿》是更簡單的選擇,因為它也就分析了幾本名著。其中《尤利西斯》這種書比較難懂,但是《變形記》和《包法利夫人》卻是我們很多人能輕易接觸的。

藝術





《藝術的故事》

E.H.貢布里希 著

廣西美術出版社

2015年7月


當一本書被奉為經典的時候,它為什麼經典?

是深入淺出,脈絡清晰,還是分析到位,字字點睛?其實不全是。有讀者就說了,這本書能讓人感覺到作者的謙卑,那種謙卑仿佛是連接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道橋樑,讓人能感受到在作者的安排之下,藝術的生命跟自己突然有了關聯。



朱光潛系列

朱光潛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4月


朱光潛曾起誓,要把閱讀美的能力帶給中國人。

《談美》這本書各處的介紹都是「振聾發聵,美得不行」,但你仔細讀朱光潛的文章,會發現,他對什麼是美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他只是教我們如何通過感知去做一個有心人進而成為一個藝術家。

文化




《人間詞話》

王國維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1月


這次就不推《中信國學大典》了(畢竟也賣空了),小編挑了《人間詞話》來推薦。

很多人都知道王國維的人間三境界,我們做人的時候也不由自主地去對比,往三重境界上去靠。靠了半天發現:我X,我的人生怎麼只有西風凋碧樹。但這三境界其實並不是本書的主打內容,本書實際上是王國維對中國文化進行的國際化評價。



《千面英雄》

約瑟夫·坎貝爾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年2月


這本書被很多作家當成「套路寶典」,但人家研究的其實是躲在神話背後的一般規律。

作者概括出了神話背後的籠統概念,解釋出了天下故事為一家的本質。本書涉及的學科非常多,比如人類學、考古學、心理學等。都說講故事的人,才是這個世界的控制者,那麼故事背後的真理你可以一定不要錯過。

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 著

中國海關出版社

2009年4月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中國歷史書,經典無數。唯一的問題是,看不懂。

所以《明朝那些事兒》的出現,確實讓人興奮了一把。通俗易懂,又很有情懷,讓人看著熱血沸騰,完全停不下來。小編還記得自己當年是什麼也沒幹地看了半個月,最後看完的那個傍晚,眼睛像瞎了一樣,內心甚至有點空蕩蕩。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約翰·赫斯特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年11月


你當然會喜歡這種歐洲史,因為它實在是太簡了。

別看歐洲,人家沒有上,但是下也有2000多年,怎麼著一本短短200多頁的書就寫完了呢?因為它提供了非常好的看待歷史的思路——從大局出手,把整個脈絡梳理清楚。至於哪個英雄又感動了誰的故事,那都是細枝末節。

社會學


費孝通四部曲

費孝通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1月


費孝通先生通過這四本書,把中國人的許多問題給講了個透徹。

在這一系列書中,費老講述了中國社會的特點。書中所講的鄉土中國,當然不是具體的社會素描,而是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體系的一個概括。

徹底理解了這本書,也就理解了一個鄉土概念之上的中國。




《自殺論》

埃米爾·塗爾干 著

台海出版社

2016年11月


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是小編看的第一本社會學書。

小編上學的時候,有社會學的課程,老師讓我們每個人從圖書管理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社會學著作研讀。大家都挑《烏合之眾》,或者李銀河的《同性戀亞文化》,小編一眼就看透了想「死」是幾年後我的人生日常,所以果斷選擇了這本《自殺論》。

看完這本書之後,小編對社會學欲罷不能,這絕對是最迷人的學科之一。

理財




《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銀行螺絲釘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11月


一個不太懂理財的人,應該做點什麼才能讓自己的錢更值錢呢?(至少得跑贏通脹吧)

巴菲特的答案是: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那麼問題來了,指數基金應該怎麼投資?很多人都在問比較基礎的理財書籍,這本書就是了。



《偉大的博弈》

約翰·S·戈登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2月


《偉大的博弈》不是一本理財的書,但是華爾街崛起的故事太值得讓想理財的人來看一看了。

我們都知道,理財有風險,但是這個風險到底從何而來呢?看完這本書你就知道,有錢的地方就有騙子。當你在膽戰心驚地尋求讓資產升值的方法時,騙子正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等著你的錢呢。

這本書非常精彩,在你開始理財之前,你可以透過投資的歷史看到你的錢正在市場上經歷著什麼樣的「錢生」。

科普




《皮膚的秘密》

耶爾•阿德勒 著

東方出版社

2019年2月


這本書講了很多關於皮膚的常識,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之後,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把褪黑素抹頭上可以生髮,也不知道是在為誰的禿頭擔憂。

原理上來說,這本書可以為很多人省錢,因為最好的保護皮膚的方式是保證睡眠,清水可以洗掉絕大多數的問題,各種細菌在皮膚上的作用重大,所以沒事兒就讓它們好好待著吧,少一點風吹日曬比啥保健品都強(不信對比你的臉和屁股)。

但是在護膚這件事情上,絕大多數人還更願意相信他相信的東西。所以,該花的錢還得花,該作的死還得作。



《眾病之王:癌症傳》

悉達多·穆克吉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3年2月


癌症,一個表面上離我們很遠,實際上離我們很近的東西。據說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癌細胞,但在沒有誘因的情況下,它們不會自己作亂。

但是這個誘因卻很多,比如你活太久,生活方式太糟糕,上班生了太多氣,都有可能成為讓癌細胞活動起來的原因。看完本書,可以讓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注意點兒,命是自己的

人物傳記




《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 著

譯林出版社

2009年7月


富蘭克林自傳是改變過一大波人的命運的,這其中就包括查理·芒格,那本《窮查理寶典》也是在富蘭克林的感召下寫出來的。

了解名人的傳記,看他們的日常,你會發現,他們相信我們所不能相信的。比如我們相信的是努力能改變命運,而他們相信努力會讓人快樂。富蘭克林也是普通出身,但是後來他擁有了非凡的成就,靠的就是他在書里提到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鴻章傳》

梁啟超 著


為什麼要給年輕人推薦傳記呢?因為人到中年之後,帶著毛病和壓力前行,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審視自己的問題。但是對年輕人來說,一切都還有精力去完成。

這本《李鴻章傳》,作者是梁啟超,其經典程度可想而知。但小編就是看不下去,因為一開篇,就是XX者,XX也,生怕下面一句就是「請說出中心思想」。後來小編髮現了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先聽有聲書,然後再去自己閱讀,一下子文言文變成了白話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z1582wBJleJMoPMmj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