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方日報》國慶特刊刊登專題報道《汕頭濠江 特區全面「融灣」 濠江顯擔當 》,報道我區全面加快建設現代化臨港新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成績。馬上來看看這篇報道!
濠江區是汕頭南部中心城區,自古以來就是繁華的商貿集散地和海防要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節點,在粵東沿海對外經貿中占據重要地位。
濠江區廣澳港區。
近年來,濠江區圍繞省「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新格局,立足臨港區位優勢,以優質的營商環境、高效的行政服務和務實的工作作風,不斷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走出了一條具有濠江特色的產業升級路。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區實現本部GDP同比增長8.9%,增速全市第一。
在近日舉辦的區委四屆十四次全會上,濠江提出將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全面加快建設現代化臨港新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汕頭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中增強「濠江擔當」,為汕頭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貢獻「濠江力量」。
強基建
與灣區互聯互通
近日,省、市重點建設項目汕頭港廣澳港區防波堤工程即將完工,在歷經近7年建設之後,將開啟為廣澳港區生產建設提供防護屏障的使命。汕頭海灣隧道工程也傳來好消息,經過建設單位攻堅克難,目前海灣隧道東線掘進超2000米。
區域要發展,交通是關鍵。近三年來,濠江區以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為重點,「建成一批,啟動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持續發力推動對接港口、高鐵、高速等交通項目建設,加快構建完善的內聯外通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廣澳港區、海灣隧道工程的建設,正是濠江區加快完善交通運輸網絡、打造「通達濠江」的縮影。
濠江建設如火如荼。
今年,濠江區堅持交通先行,打造「大港口、大通道、大路網、大樞紐」交通格局。加快推進銜接大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互聯互通;全力配合汕汕高鐵、疏港鐵路、汕湛高速、廣東濱海旅遊公路、牛田洋快速通道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推進總投入超過90億元、總長近100公里的「十八路四橋」的建設,加快虎頭山隧道、濠江一橋、濠江大橋二橋、河中路中段以及河浦大道升級改造等項目。
濠江區在汕頭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中增強「濠江擔當」。
此外,濠江還提出要強化汕頭國際海纜登陸站、廣東移動粵東數據中心通信樞紐功能,積極參與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網際網路等規劃建設,助力打造「數據特區」。
築平台
承接灣區優勢產業
依託臨港優勢吸引而來的上海電氣海上風電智能製造項目基本建成,中海信(汕頭)創新產業城一期項目基本建成,比亞迪3D玻璃項目順利投產,為濠江區構建起逐漸清晰的產業體系。
為加快發展現代臨港產業,濠江區提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構建產業合作平台,積極承接引進大灣區先進裝備製造、智慧能源、冷鏈物流、濱海旅遊等產業項目,提升濠江產業整體量級。疊加汕頭保稅區等平台資源,依託中海信、上海電氣等產業鏈招商平台,突出「補鏈—強鏈—全產業鏈」招商模式,集聚引進系列關聯性產業項目,推動形成規模壯大、體系豐富、協同聯動、效益倍增的產業集群。
汕頭海上風電產業聯盟成立儀式。胡少華 攝
如目前濠江區正充分發揮上海電氣風電項目輻射帶動作用,攜手汕頭海上風電產業聯盟各成員企業,積極引進海上風電上下游配套產業在汕落戶,全力打造全產業鏈海上風電產業園,構建一個投資機制完善、先進技術支撐、後勤保障充分的臨港創新創業基地,力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集群。
此外,濠江區提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建築業,規劃建設「中國建築之鄉·濠江建築產業城」。加快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農產品價值鏈,延伸整合產業鏈。加快完善園區設施配套,用好促進低效產業用地再利用政策,及時清理占地多、污染高、產能低的產業用地,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園區提質增效。
中海度假村。丁義武 攝
走出去
深化合作交流機制
濠江歷史底蘊豐厚、人文豐蔚,早在明清時期,就有許多濠江人出外謀生,在海外形成了另一個「濠江」。香港是濠江華僑集聚之地,有近8萬名濠江籍鄉親。今年7月,汕頭直達香港西九龍高鐵動車開通,標誌著汕港進入高鐵互聯互通時代,有助於促進香港和濠江兩地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交流互動。
一個月前,香港汕頭濠江同鄉總會出資100萬元倡辦的五年助學計劃啟動,這是該會成立以來首次以團體形式在家鄉開展助學活動,也是濠港兩地攜手構建濠江「教育夢」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旅外鄉親不忘初心、情系桑梓、回報家鄉的赤子情懷。
濠港兩地的淵源,牽引出萬水千山都無法阻隔的濃濃鄉情,更為汕頭融入大灣區奠定人文基礎。在此基礎上,濠江區提出在東湖新城高起點規劃建設教育園區,著力打造粵東職教高地,為融入大灣區培養優質人才;深化與珠三角、港澳地區合作交流機制,搭建聯誼合作平台,定期舉辦工作會議和官方、民間交流互訪活動,共建濠江與大灣區城市友好合作新機制。
璀璨濠江。吳奕生 攝
同時,要推動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等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多走出去,學習借鑑大灣區先進理念和做法,引導促進本地企業與大灣區企業開展投資合作,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密切與各地潮商社團組織聯繫交流,鼓勵引導廣大潮商回鄉投資興業。
數讀
工業保持較快增長。1—8月完成本部規上工業總產值83.06億元,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三;規上工業增加值19.52億元,增長11.2%,增速全市第三
民營企業產值保持較高增長,全區67家民營規上工業企業累計總產值增長8.4%。高技術產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2.18億元,增長9.7%
建築行業穩中有進。上半年全區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5.5億元,增長10.6%;
見證觀察
企業獲得感滿滿
群眾幸福感提升
魚丸是濠江區傳統美食。在眾多魚丸品牌中,「李老二」的名頭尤為響亮。從1989年在達濠市場擺攤,到2005年正式成立汕頭市達濠李老二食品有限公司,再到2012年開始走向全國市場,這家企業步履穩健。今年6月,在創立30年之際,集肉製品、魚糜製品等速凍食品加工研製、冷鏈物流等於一體的李老二產業園正式開業。
回顧李老二30年發展歷程,董事長李耀宏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濠江人,深有感觸。「李老二是濠江的本土企業,生於濠江,也必將反哺濠江。」他感慨道,這幾年濠江區政府不斷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十分注重扶持企業,讓企業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政府的支持就是我們發展的動力。」李耀宏表示,作為潮汕人,有義務讓擁有百年歷史的潮汕美食發揚光大,走出汕頭、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傳統美食文化。
與李耀宏有類似想法的濠江人還有許多。近年來,濠江的發展可以用「迅速崛起」一詞來形容,區委、區政府把準時代發展脈搏,主動融入,結合實際,精準定位,一系列的大動作推動GDP連年增長,城市競爭力隨之提高,交通更加便利,治安環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變好,入駐濠江的企業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鄉村變美,綠化覆蓋率提高,公共休閒場所變多、變大、變豐富,有些甚至成為網紅打卡點。教育更是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醫療服務體系逐步構建。
「總之,我們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希望未來濠江區能夠有更大的發展。」濠江區馬滘社區村民李大哥如是說。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