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踢2場比賽!U23小將賺走千萬年薪+2千萬簽字費,限薪令來得太晚

2019-11-23     超超級替補

踢球與其他的「打工」不同,現階段的高薪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大程度還會讓本土球員走向沒落,因為他們拿到的高薪並不是真正實力的體現,僅僅是市場「惡性競爭」的產物,近些年中超泡沫跡象實在太嚴重了,不少球員被打上了「高薪低能」的標籤,但是各俱樂部仍默默接受,因為優秀的本土球員太難找。

這種環境下,部分投機的經紀人更為瘋狂,暗箱操作「出口轉內銷」進一步加劇了國內俱樂部的經濟負擔,直到2018年底,足協才開始逐漸根治這些現象,從而出台了「四大帽子」政策,對俱樂部投入支出進行限制,對本土球員的年薪進行限制。

如今2019年底,限薪令還將繼續升級,可惜來得還是太晚了,恆大出現了一例非常典型的「高薪低能」球員,他在恆大僅僅踢了2場比賽,而且都是候補角色,就賺走了不菲的薪酬和簽字費,他就是曾連續給恆大「挖坑」的U23小將胡睿寶。

來自國內知名媒體「西北望看台」的最新報道,恆大相關人士已透露小將胡睿寶在恆大拿到了稅後800萬元的年薪,稅前一千多萬,外加2千萬的簽字費。2018年2月,胡睿寶在歐洲混跡一圈之後海歸重回廣州 恆大,在經紀人金暢的運作下,胡睿寶與恆大簽了一份5年的合約,年薪為稅後800萬左右,稅前超過1000萬,簽字費2000萬元。

很快,胡睿寶在恆大就暴露了「水貨」的潛質,他在恆大一個賽季僅僅獲得1場替補出戰的機會,而且拿出了災難性表現,讓卡帥不敢再用他;本賽季依然僅僅出戰一次,也是替補登場,比賽時長僅45分鐘。今夏,23歲的胡睿寶租借加盟了河南建業,在河南建業他才得到了較多的出場比賽機會,夏窗至今代表建業出戰9次,表現平平,場均比賽評分僅僅6.4,與千萬高薪嚴重不匹配。

據悉恆大與胡睿寶的「天價」合同恐要一直執行到底,因為限薪令只針對新簽的合同,不影響胡睿寶繼續享受高薪,外租河南建業,恆大也可能依然繼續支付這胡睿寶的大部分年薪,非常被動。如此可見,中超應該早一點切斷「出口轉內銷」+高薪的現象,這樣本土球員的危機感或許就會更強了,國足也不至於持續士氣低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vOql24BMH2_cNUgR1H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