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到429萬,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也就是說,全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
這個數據讓很多人驚出一身冷汗。確實近年來癌症的患病率是非常高的。有數據顯示,如果說一個人的壽命為85歲的話,那麼他的患癌風險將達到36%。大數人在40歲之後癌症的發病率會快速提升,80歲會達到高峰;肺癌作為近年來發病率、死亡率又率第一;甲狀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在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統癌症。
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我們平時很注重健康,幾乎每年都有做檢查,難道我們的做的檢查都是假的嗎?一些癌症檢查後就是晚期了,根本就不給我們「修正」的機會!
對於這個問題,總結下來主要有2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技術限制的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
我們就拿死亡率排在首位的肺癌來講,現實在,我國的很多地區在檢查時都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查出早期肺癌的機率只有0-15%,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字。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這是因為,43%的肺癌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都是重疊的,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去治療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單位都會安排檢查,卻依然發現不了癌症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對於癌症的篩查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已經達到了廣泛的共識,也有相應的篩查指南或專家共識。這裡有8類癌症篩查,一查一個準,讓癌症早發現早治療。
1、肺癌篩查
常規的使用X光片檢測肺癌,由於期解析度低,且一旦查出肺癌,一般都是晚期了。準確的肺癌篩查要利用CT檢查。
專家建議:現在利用高清CT檢測肺癌,由於其解析度高,肺癌腫瘤在1cm,甚至是0.8cm時都可以被查出。強烈建議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在個人檢查中把X光片檢查換成CT檢查。另外,推薦大家使用低劑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幾個生物標記,肺癌早期檢出率可以達到90%以上。
2、乳腺癌篩查
其實對於乳腺癌的篩查,很多人也會使用CT檢查,其實並非如此,CT檢查並非萬能的。當CT用於乳腺癌檢測時,存在靈敏度不高,對乳腺的特異性也不強的劣勢。
所以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的效果要明顯會更好。
3、宮頸癌篩查
對於宮頸癌的篩查,真正有效的檢查是TCT檢查。TCT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測,與傳統的宮頸刮片巴氏塗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桔梗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的檢出率,目前已普遍應用於臨床。
4、前列腺癌篩查
常規的前列腺檢查都是通過腹部彩超來進行的,殊不知,腹部彩超卻根本查不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的作用都沒有。篩查前列腺癌,需要通過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5、食管癌篩查
食管癌的篩查需要通過內鏡檢查,並進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鏡等精查,如果內鏡下沒有發現可疑病灶,則定期隨訪;如果內鏡下發現可疑病灶,則進行活檢病理,根據不同的病理結果採取相應的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
6、胃癌篩查
胃癌篩的主要手段是胃鏡檢查,其它方法的檢出率都是非常低的。陽關隨著生活環境和飲食的影響,胃癌的發病率也是非常高的。專家建議胃癌高危人發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
7、結直腸癌篩查
結直腸癌篩查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但是在很多的檢查中,很多人都不願意做腸鏡檢查,所以往往會被忽略。
8、肝癌篩查
很多人在檢查時都會選擇做腹部B起,其實這樣是檢查不出肝部問題的,且容易漏診。專家建議肝癌篩查進行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如果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是不是發現平時做檢查的時候,就沒有做這些檢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癌症早期即使你年年都做檢查,發現的時候卻是晚期。如果您有這些癌症的某些症狀出現,下次檢查的時候就一定要做相應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