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常容在翻《史記.秦本紀》,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秦與殷商同源的可能性有多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祖傳說相近
《史記.殷本紀》記載這麼一段話:
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記.殷本紀》
《史記.秦本紀》中發現這麼一段話:
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史記.秦本紀》
如果不是太史公司馬遷偷懶的話,這樣也太巧合了。玄鳥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也有一種說法玄鳥就是燕子,契是殷商的祖先,大業是秦的祖先。他們的母親碰到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遇到一隻玄鳥蛋,然後做出同樣的行為,把這蛋吃了,接下的事情也都一樣,生了孩子。
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因為吃了玄鳥蛋而生孩子的,那只能說明在母系氏族情況下,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玄鳥很有可能就是當時他們部落的圖騰,因為
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史記.秦本紀》
大業的兒子是大費。這是他們的特長,應該類似於部落技能吧。
玄鳥還影響了秦始皇對顏色的選擇,北方屬玄,秦國尚黑,玄就是黑色的一種表達。不過太史公在《史記.殷本紀》用了孔子的話:
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
殷商推崇的是白色,這與秦推崇的黑色還是有些區別,但這是孔子的言論,按道理比較可靠,因為孔子是宋國人,宋國就是最正宗的殷商遺民,所以顏色上似乎有區別。
秦先祖忠於殷商
秦的先祖是忠於殷商的,為殷商而戰,而且是死忠。秦的先祖費昌最早背叛夏朝,支持成湯討伐夏桀,他乾的活就是駕車。駕車這一項技能成了秦部落的一項專用技能,造父也有這項技能,造父是費昌的後代,他被周穆王封在趙城,所以他是趙姓的始祖,趙國的國君的先祖。
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趙。趙衰其後也——《史記.秦本紀》
秦國和趙國是共同的祖先是沒有任何問題。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秦主動與西戎相融合,這個也似乎是一種巧合,不過後來秦攻打趙國打的也是最狠的,長平一戰,殺神白起一口氣坑殺四十萬趙軍,當然這個數據現在還有爭議。
能夠最早背叛夏朝,起碼說明秦的先祖與殷商的關係是十分親近的,否則也不會做出如此選擇,當然這個還遠遠不夠。
在《殷本紀》中還出現一個反面角色,這個人叫惡來,一聽這個名字就感覺不像是什麼好人。
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史記.殷本紀》
他是標準的反面角色,周武王伐商時,天下諸侯都背叛殷商,但是他依舊死忠於商。他的父親是蜚廉,幫著商紂王鎮壓北方,帶兵駐紮在外面。
為什麼死忠於商呢?那麼是不是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秦就是商的一個分支,才會如此呢?
技能相近
這個在談第二點的時候也談到過了,秦的先祖擁有一項技能,那就是駕車的水平很高。除了第二點提到的造父,還有孟戲等人。在古代每一個部落都會擁有自己的一項技能,反覆提出秦部落的人很會駕車,那麼我們的確有理由可以推測這應該是部落的一項技能。
孔子說殷路車為善,這說明這一項技能殷商也是具備的。殷商是手工業者的代表,手工業者肯定需要交易,駕車成為他們必備的技能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殷商路車為善很正常。
但是秦部落為什麼駕車也是部落的特長呢?這不是很奇怪嗎?他們用這個特長來幹什麼呢?同時他們還有一項本領,那就是畜養動物,他們的先祖大費就幫調馴鳥獸,這也是他們的技能,這項技能得到很好的延續。
有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史記.秦本紀》
手工商業者最重要的是技能的分類,秦部落擁有的技能顯然是殷商不可或缺的交易的必備能力。因為交通運輸對從商者來說很重要。
那會不會存在一種可能,這是殷商部落在長期分化中慢慢形成有一分支特別善長這項技能。因為互補性實在太強了。
結語
秦的先祖是顓頊的後代,商的先祖簡狄是帝嚳次妃。假設他們有血緣關係的話,那麼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黃帝。因為顓頊帝與帝嚳都是皇帝的後代。
周對秦並不友好,給秦的地盤其實就是一個虛名,秦的土地是秦一步一步打下來的。如果真的證明秦只是商的一個遺支,那麼似乎周結束商的運勢,秦又結束周的運勢,那就真的進入某種循環而已。
宋襄公這個一直被當作笑話來看的人,其實他心中並沒有忘記自己是殷商後代,他一直在謀求強大,所以楚伐宋以救鄭時,子魚勸說,說出一句很怪的話。
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史記.宋微子世家》
天棄商久也,殷商當時被分成了三塊,一塊到了箕子朝鮮,還有一塊成了衛國,最正宗的自然是宋國,因為宋國一直以來都是殷商人自己管理。此時離商滅掉已經好幾百年,宋襄公居然還有這樣的想法,還想成為天下共主。
那麼秦是否也是在這樣的想法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uowkm4BMH2_cNUgA3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