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上映之後,口碑兩極分化,從追憶情懷到忽略情節的炫技,然而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7天突破5億票房,《獅子王》確實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經典故事。
對影迷而言,「獅子王」是一個永恆的傳奇,一個永不過時的經典故事。對於製作人員來說,《獅子王》運用的「虛擬現實」技術為電影的視覺語言表達提供了更多探索方向,而對編劇來說,這個故事本身從結構上來說就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獅子王》與《哈姆雷特》
很多人都知道,《獅子王》是根據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哈姆雷特》改編的,除了《獅子王》,還有許多根據這部經典戲劇改編的電影。《獅子王》是迪士尼歷史上最經典的動畫電影之一,1994年上映的時候,票房高達9.68億美元,是那一年的全球票房冠軍。
有些人認為,《獅子王》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並且讓人百看不厭,真正的秘訣也正是它使用了經典的「哈姆雷特模式」。
什麼是「哈姆雷特模式」?
《哈姆雷特》也叫《王子復仇記》,它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哈姆雷特原本是個丹麥王子,有一天,他的父親突然被他的叔叔殺害了,叔叔不僅奪了王位,還娶了哈姆雷特的母親,哈姆雷特也被流放了。後來,哈姆雷特臥薪嘗膽,殺了一個回馬槍,除掉了叔叔,但自己也死掉了。
有無數的的文學、戲劇、電影都用過「哈姆雷特模式」,或者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編。甚至將「哈姆雷特模式」當做一種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
而對應在《獅子王》裡邊,故事的核心是復仇與成長,圍繞這個核心,辛巴整個旅程,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啟程,歷練,回歸。
啟程階段,是這趟復仇之旅的起點,就是父親被殺帶來了重要的變故,辛巴從王子的位置上一落千丈,被迫開始了另外一種人生。
之後,辛巴出走開始歷練,刀疤奪了王位。辛巴認為,是自己害死了父親,所以他懷著愧疚之心自我放逐,在逃避中長大成人。
但當他認清了真相,明確了自己的責任以後,就當機立斷,跟刀疤來了一場大戰。最後,辛巴贏了,王者歸來,整個故事也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它講的就是一個人怎麼尋找自我和承擔責任,這實際上是個成長的主題,整個故事也經歷了從悲到喜。
不過對於這個模式,還有一個更加清晰的常用模板,就是約瑟夫·坎貝爾的「英雄之旅」
《獅子王》與「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最初是由約瑟夫·坎貝爾在他的著作《千面英雄》(1949)一書中提出的。在坎貝爾的英雄之旅中,英雄踏上了一段由17個階段組成的循環旅程,這本書確定了神話作品的一般敘事模式。後來,好菜塢導演克里斯多福·沃格勒將「英雄之旅」改為12個階段。
1、正常世界
英雄在他們的平凡世界中長大,「平凡世界」與英雄接受任務後進入的「特殊世界」形成鮮明對比。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主角無憂無慮的成長,並樂於待在自己的舒適圈中,不想走出去。
在《獅子王》中,辛巴是「榮耀之地」的王位繼承人,他幸福而且快樂,似乎可以一直這樣的快樂的生活下去。
2、冒險的召喚
一般來說,英雄並不單方面的去尋求刺激而去往另一個世界冒險,而是建立在一種外界的召喚上。故事的導火索發生了,英雄被動的接受任務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當刀疤殺死了木法沙,並要求辛巴離開榮耀之地,辛巴不得不離開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離開了舒適圈,開始了未知的冒險第一步。
3、拒絕召喚
假如他遵循使命的召喚,啟程出發,那麼他將得到超自然力量的援助,但是英雄一般都是拒絕走出舒適圈的,所以英雄猶豫著是否要接受「冒險之旅」的召喚,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追求冒險,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想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於是,辛巴又害怕又孤單,自己一個小獅子躲到了沙漠裡。
4、遇見導師
通常,當英雄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時候,會出現一些跨越的象徵物。坎貝爾最喜歡的例子是,把英雄吞下肚子帶到深海的鯨魚之腹。很多時候,這個存在也被認為是導師。在《獅子王》中,辛巴遇到了丁滿和彭彭,他們比辛巴更聰明,幫助辛巴適應新世界的生活。
5、越過第一個門檻
在命運化身的引導和協助下,英雄在歷險中前進,直到在力量增強的區域的人口處遇到「門檻守衛」為止。這些守護人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還有上下,劃定世界的範圍,它們代表英雄現有領域或生命視野的範圍,在它們之外是黑暗、未知和危險。
辛巴適應了新生活後,與丁滿和彭彭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融入了這個特殊的世界,從這一點上看,辛巴似乎已經不必再回到過去。
6、考驗、盟友、敵人
然而,新的朋友並不意味著完全與舊的朋友分離。在探索新世界的過程中,辛巴與娜娜重逢,並開始墜入愛河。然而娜娜的到來也意味著,辛巴必然要面對他試圖拒絕的過去。
7、接近最深處的洞穴
英雄越來越接近故事的核心,而在這個「最深處的洞穴」是藏有任務目標或長生不老藥的地方。
於是,辛巴遇到了歷練過程中最大的考研,娜娜要求辛巴回到榮耀之地,從刀疤手中奪回王位,在這個過程中,故事的核心開始凸顯與最根本的矛盾開始顯現。
8、嚴峻的考驗
英雄被推到了死亡的邊緣,面臨著迄今為止最大的挑戰。通過這場鬥爭,主人公經歷了一個死亡與重生的過程。在《獅子王》中,辛巴的磨難是他必須面對他對父親的死亡所產生的內疚,並奪回被刀疤搶走的權利。辛巴不得不決定是繼續安穩的生活,還是拯救他的王國。
9、回報
對一般的英雄而言英雄從死亡中倖存,在歷練之後獲得了強大的力量,並找回了他們原本追逐的目標。辛巴在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之後,也得到了回報,他遇到了父親的靈魂的指點。木法沙的靈魂告訴辛巴他必須回到榮耀之地,辛巴也知道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而且必須去做的。
10、回歸之路
英雄開始回到自己最初熟悉的世界,或是繼續前進到最終的目的地,但他們的考驗還沒有結束,他們經常被黑暗勢力追擊。辛巴回到榮耀之地,開始正面對抗刀疤。
11、浴火重生
主人公從這個經歷了千難萬險的特殊世界中走出來。在《獅子王》中,辛巴了解到是刀疤一手策劃了木法沙的死亡,為了復仇並且奪回國王的地位,他把刀疤從懸崖上扔了下去。
12、滿載而歸
英雄們帶來了他們所追逐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改善了這個平凡的世界——無論是通過知識、治療還是某種形式的保護。正如辛巴登上榮耀之石,成為新的王,為榮耀之地帶來新的秩序。
70年前,約瑟夫·坎貝爾閱遍神話宗教故事,發現了他們彼此之間的一個共通之處,隨後這個奧秘呈現在《千面英雄》里,歷久彌新,這本書在美國暢銷65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自創刊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0本英文好書之一。
在大多數好萊塢大片中,無論是《哈利·波特》、《黑客帝國》、《阿拉丁神燈》、還是《鋼鐵俠》、《美國隊長》,背後都有「英雄之旅」的影子。
英雄從已知的平凡世界出發,受到了冒險的召喚,起先英雄抗拒召喚,然後遇見導師和啟蒙人,接受指導,進入非凡之旅,接受敵人與盟友的考驗,再經受磨鍊獲得重生,得到寶藏,最後踏上回歸之路,返回平凡世界。
「英雄之旅」模型更能讓觀眾有代入感,他們不僅通過目標和阻礙給觀眾創造了期待感。通過盟友和智者給觀眾歸屬感,更重要的是這些故事裡面一定會有轉折點,產生共鳴,讓觀眾完全被你的故事所感染,全面調動情緒。
因此,「英雄之旅」成為劇作中屢試不爽的經典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u3fRWwB8g2yegNDRx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