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憂參半!國米險勝暗藏四大戰略喜訊 最大短板只能在劇痛中治療

2019-10-20     國際足球冷雪

在馬佩三色城體育場,有近1萬名國米球迷隨隊遠征。

藍黑軍4-1領先時,這些球迷載歌載舞,喜到癲狂。

但完場前,這些球迷在4-3的比分牌下,看著瘋狂起勢的薩索洛,感到心驚肉跳……三球領先之局,打到3分險些飛走,這樣的勝利當然不能算是完美。

單就結果而言,國米歐冠惡戰前輪休了部分骨幹,在苦主「綠巴薩」的地盤拿下勝利,雖然過程「磕磣」了一點,但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在取得3分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國米這場勝利,藏著一些戰略方面的喜訊

喜訊之一:國米通過擴軍收購想要獲得的打擊力量,展示了出來

在幾個進球中,最令國米決策層和球迷鼓舞的,當然是第二個進球。

德弗賴前插到對方半場,國米中場多名球員拉開,中衛一記貼地直傳給中鋒盧卡庫,比利時人用身體撞翻佩魯索後轉身勁射破門。類似於籃球「外線拉開、中鋒低位單打」的進球,無疑就是國米花費隊史標王價格引進盧卡庫,想要獲得的力量。

本輪伊卡爾迪在大巴黎傳射建功,威風八面。

因此,盧卡庫背負著極大的壓力。比賽開始階段,盧卡庫有幾次失誤,於是,辱罵他的球迷很多。

這個進球,讓很多人開始重新去審視盧卡庫的價值。這種強悍的、經典的中鋒背身單打能力,在國米已很久沒看到了。

早在國米引進比利時人時,就指出過:指望盧卡庫像伊卡爾迪一樣依靠搶點抓機會劍指金靴,難度很大。但盧卡庫能提供一些伊卡爾迪所不能提供的東西:例如強壯身體壓迫對方後衛;例如為游弋的隊友創造更多空間;例如,對上能力有限的後衛時,他依靠個體能力痛捏「軟柿子」,都是值得倚重的。

盧卡庫創下了紀錄:他在意甲前4個客場打入4個進球(打米蘭1球,卡利亞里1球,薩索洛2球),是2009年的米利托後,10年來國米第一個有此能力的前鋒

總之,國米上賽季遇弱不強的問題嚴重困擾球隊積分和勝率,盧卡庫的球風對於解決這個問題而言有極大幫助,你可以說他「欺軟怕硬」。但這又如何?在意甲,畢竟弱旅多勁旅少。

喜訊之二:孔蒂傾心打造的「9-10雙鋒戰略」,隨著磨合深入,威力不斷提升

近來太多球迷因為桑切斯的傷停而憂慮,但很顯然,孔蒂從賽季初到現在真正押寶的雙前鋒,一直都是盧卡庫和勞塔羅。

本輪前,2人聯袂首發的4輪,一定有其中之一能進球。未能聯袂首發的3輪,兩人都慘遭零封。兩人的球風互補、相得益彰是顯而易見的。

本輪,兩人延續這一態勢,雙雙梅開二度,隨著磨合的深入,兩人給對方的幫助更大。

勞塔羅開場的閃擊,正是在中路盧卡庫壓制對方中衛帶出的空間;勞塔羅製造點球的前提,就是盧卡庫在他身前扛人漏球,為他創造空間……事實就是:賽季至今盧卡庫和勞塔羅聯袂打了387分鐘比賽,二將合計8球入帳,威力之大不言而喻

喜訊之三:此戰國米首發陣容平均年齡26歲189天,是2016年1月至今最年輕,也就是蘇寧時代最年輕

喜訊之四:此戰國米5名意籍球員出場,2018年2月至今,602天來第一次

年輕化和本土化,是蘇寧強調的國米重建兩大準則。國米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現在,這種戰略的效果,慢慢體現出來。

對一支處於調整期的老牌球隊而言,重要的是,球隊能打出預期的東西,能在設計好的道路上前進,而且這種前進確實能讓球隊變強

當然,國米3球領先,卻打成心驚肉跳的險勝,國米也暴露出兩個戰略方面的巨大短板

短板之一,國米的控場能力,距離冠軍球隊差距甚遠

如果換做尤文、拜仁、曼城等班霸球隊,當他們3球領先時,絕對有能力使比賽「減速」,使用「養生踢法」來控制比賽,遏制對手起勢的可能,也能減輕自身球隊的消耗。

但國米沒有這樣的能力。

本賽季國米在試圖「控場」時被對手掀起波瀾,絕不止這一次

此前國米客戰桑普,22分鐘就2球領先,身處魔鬼賽程的國米試圖去減速控場,但先是桑切斯染紅,馬上桑普迫近比分,一場完勝,變成「慘勝」。有識之士指出:那場打桑普國米控場失敗導致消耗加劇,正是國米打巴薩尤文時體力未能撐住全場、導致連敗的原因之一。

短板之二是,國米主力和替補過大的實力差距,導致國米每次想練替補,對手就會針對性的予以兇狠打擊

打尤文,戈丁傷退,國米換上巴斯托尼,尤文馬上令旗一揮主打巴斯托尼所在區域,得手。

此戰薩索洛,孔蒂上半場在「左半區」使用了巴斯托尼、比拉吉兩個輪換球員,薩索洛上半場就主打這一路,貝拉爾迪突擊得手。

下半場,孔蒂為魔鬼賽程考慮,將「右半區」的勞塔羅和坎德雷瓦換下,上了波利塔諾和拉扎羅。薩索洛馬上圍著這邊死打,利用波利塔諾施壓不夠、拉扎羅兩次失誤,打入2球。

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證明很多球隊都看穿了國米短板就是主力與替補實力差距過大。所以,國米只要在哪個環節撤下主力派上替補,這個環節利馬會成為對方的主攻突破點

很無奈,國米目前沒有辦法迅速解決這兩個問題。

控場能力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氣質:只有不斷勝利,多次度過今天這樣的考驗,才能擁有。

至於練替補會導致失勢甚至丟球,這也是必然的痛。久疏戰陣的球員,派上場後自然更容易出問題,但國米總不能因為懼怕這個,而不練替補,更不能因為替補失誤過1-2次就真的將其束之高閣。全靠主力撐完一個賽季?不切實際。

可以預見,未來征程中,國米還將因為控場能力差、主力替補實力差別大而付出代價,但藍黑軍不能因為懼怕這種痛,而不去試圖控場,不去演練替補。有些短板,只能在陣痛中慢慢去提升,沒有速成之法,沒有捷徑可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sTm6W0BMH2_cNUgxR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