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種植分冬夏兩季。
在夏草莓種植方面,雲南的種植面積已居全國第一。
雲南省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草莓種植面積達256萬畝,雲南省草莓種植面積約5.3萬畝,全國排名第11位。
雖然雲南的草莓種植面積只占全國的2%,但夏草莓種植面積卻占了全國的2/3。2018年全國夏草莓種植面積約5.3萬畝,其中3.2萬畝在雲南。
近年來,雲南夏草莓產業呈現出倍增式發展的良好態勢。
曲靖市會澤縣是目前夏草莓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去年的種植面積是2.8萬畝,今年已近5萬畝。
昆明市尋甸縣也在今年4月下發文件,提出要打造覆蓋全省的尋甸夏草莓產業基地。
老牌夏草莓種植區如何轉型?新秀草莓基地有何發展計劃?今後,雲南夏草莓產業路在何方?繼續往下了解吧~
老牌
會澤縣種植面積穩居第一
產值已達30億元
在企業的帶動下,近3年來,會澤縣的夏草莓種植面積呈現出倍增式增長態勢。
2018年種植面積是2.8萬畝,今年已經接近5萬畝。
段自東對會澤縣的草莓產業發展充滿信心:「按照這個增長速度,不用幾年,會澤縣的種植面積就可以突破10萬畝。去年,會澤縣的草莓產值達到30億元,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後,產值可以突破100億元。」
草莓喜光、耐蔭性強,適宜生長在氣溫為15℃—22℃,土壤肥沃、疏鬆,呈中性或微酸性的地區。
雲南省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垂直高度的差異和豐富的光熱資源,為草莓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種出的草莓口感一流、色澤鮮艷、上市早。
待補鎮是會澤縣的夏草莓種植第一大鎮,這裡氣候冷涼,年平均氣溫15℃—18℃,空氣清新、水質優良,吸引了不少夏草莓種植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在此落戶,同時輻射帶動了周邊鄉鎮。
雲南沅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待補鎮較早種植夏草莓的企業。
2012年,該公司總經理、會澤人段自東在這裡種下了第一批40畝夏草莓。此後,沅成農業種出的夏草莓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7年來,尤其是近3年,沅成農業的夏草莓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目前已達400畝,是起步時的10倍,每天供給昆明嘉華食品有限公司的夏草莓在800千克到1噸之間。
目前,沅成農業的年營業收入已經突破1億元。
深圳市一品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也在待補鎮建有草莓基地,該公司技術總監黃其林說:「公司前年的夏草莓產量就達到830余噸,銷往武漢、深圳、廣州、新疆等地。」
新秀尋甸縣大力扶持
打造覆蓋全省夏草莓基地
2019年4月,尋甸縣委辦公室和縣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草莓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試行)》,其中提出,打造覆蓋全省的尋甸夏草莓產業基地。
尋甸縣拿出真金白銀扶持夏草莓產業。
上述文件明確,2019年投入資金1000萬元,2020年、2021年每年投入資金500萬元,在全縣選址建設草莓育苗、冷鏈等基礎設施,作為屬地村(社區)集體資產。
此外,2019年至2021年每年安排草莓種植專項扶持資金500萬元,對縣域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給予一次性綜合補助,補助標準為每畝8000元,每個經營主體最高補助30萬元。
政策的強力扶持,加上尋甸縣適宜推廣草莓種植的氣候優勢,吸引著企業的目光。
2019年5月,「冬草莓之鄉」成都市雙流區的楊雄專程來尋甸考察。楊雄在雙流區經營著一個草莓農場,憑藉20多年從業經驗,他判斷「雲南的夏草莓大有文章可做」。
楊雄到尋甸造訪的,是昆明庫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我希望能和庫森農業合作,在雲南種植夏草莓。」這是因為庫森農業今年開始在尋甸實施夏草莓種植規劃,而它的投資方成都百安農業已經從國外公司拿到優質夏草莓種苗的育苗授權。
在夏草莓品種中,蒙特瑞、波特拉、聖安德瑞斯、阿爾比是較為成熟的品種,尤其是蒙特瑞。這些品種均產自國外,經過幾十年的種植,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種植技術,目前在國內廣泛種植。沅成農業的夏草莓中,70%是蒙特瑞,波特拉、聖安德瑞斯、阿爾比各占10%。
庫森農業總經理趙文平說:「我們計劃5年內發展3萬畝夏草莓鮮果基地,助推尋甸縣打造夏草莓之鄉。」
目前,庫森農業所在的尋甸縣金所街道已經發展了1000畝夏草莓種植基地,有效帶動了周邊農戶。
金所街道黨工委書記遲金水說:「我們不光要發展草莓種植業,還要建設草莓凍果基地,並通過引進深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等落戶尋甸特色產業園區的食品加工片區,形成全產業鏈基地。」
2020年,金所街道將推動夏草莓種植規模達2000畝。
短板產業鏈不完善
各環節有待優化
雲南省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會長曾志偉表示,雲南做強夏草莓的優勢主要在氣候冷涼、光照充足、水源好,但沒有精深加工企業,初加工果價格偏低,競爭力還有待提高。
他認為,目前雲南草莓產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80%以上採用地栽,設施農業普及率低。地栽不能解決重茬問題,長期重茬種植,土壤會退化,病蟲害風險也會增加。
設施栽培的優點是產量高、品質好、肥水利用率高,但投資大,技術含量高。
此外,種苗質量參差不齊、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不健全、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也仍然存在。
與冬草莓相比,夏草莓的甜度往往達不到冬草莓的水平。在業內有一個共識,冬草莓適合鮮食,夏草莓適合加工。
不管是老牌種植基地會澤縣,還是後起之秀尋甸縣,種出的果子要有銷路,要提高附加值,就要延伸產業鏈。
段自東表示:「我們一方面搭建鮮果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也著手自建深加工工廠。」
2018年,沅成農業投資1500萬元建起了年產能2000噸的草莓果脯加工廠;2019年又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草莓切片加工廠,設計產能是每小時生產2噸,預計今年10月試生產。
「待補鎮的氣候優勢明顯,做出來的草莓果脯質量普遍比省外好。目前,百草味、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都跟我們下訂單。」段自東說。
在昆明市呈貢區吳家營街道柏枝營社區,雲南偉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今年夏天也開始種植夏草莓。該公司目前正在建設冷庫、分揀車間。公司副總經理李然說:「要提高夏草莓附加值,深加工是必要方式。」
庫森農業也要在尋甸建設草莓深加工基地,做草莓凍果、草莓醬、草莓酒等。
突破圍繞「綠色食品」牌
更看重「綠色指標」
對於雲南夏草莓產業的升級發展,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陶磅表示,要擦亮「綠色、高效、優質、安全」的草莓品牌形象。
2019年5月21日,雲南省農技協草莓技術交流中心成立。
該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草莓新品種、新技術傳遞到廣大種植戶手中,不斷提高草莓生產的科技含量、產品質量及安全標準,助推雲南打造「綠色食品」牌。
在打造「綠色食品」牌過程中,雲南省政府也注意到草莓產業的發展潛力。
今年6月,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組建省打造「綠色食品牌」工作專家組,成立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牛8個重點產業專家組。
水果產業專家組中,就有以研究草莓種植技術為主的專家陶磅。
目前,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正牽頭編制《雲南草莓綠色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希望開展全省草莓主產區的「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計劃通過3年—5年時間,認證產品地理標識3個、綠色食品8個—10個、有機食品3個—5個。
圍繞綠色、有機食品的生產,建立健全草莓產業產前、產中和產後的標準化技術體系。
陶磅說:「雲南草莓產業要走『生態綠色』的發展道路,大力推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栽培模式,為消費者生產出『綠色、優質、安全、營養』的果品。」
企業也在積極行動。
趙文平說,庫森農業將加快新品種種苗的引進、選育和示範推廣步伐,大力推廣無病毒種苗,培育推廣穴盤苗。2019年,庫森農業追加投資6000萬元,建設了200餘畝的良種繁育中心、智能溫室等。「目前我們的夏草莓在產量、硬度、抗病害能力等方面表現都比較好。」
在種植環節,雲南偉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經獲得有機轉換認證證書。在偉誠農業的草莓種植基地,齊腰的種植架上全部是進口的椰糠基質。企業採用滴灌的方式供給營養,一個夏草莓的重量平均可達70克左右。「整個種植過程都嚴格按照有機種植的標準來完成,每年不定期接受相關機構的抽查。」李然說。
往期薦讀
政策解讀|直面「盲點」「痛點」「難點」!「雲10條」吸引外資誠意滿滿
雲南工業經濟半年報來了,這一產業增加值增長了91.6%
今後,全市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僅需1.5個工作日!
指標超限、數據失實,這些企業被點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