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會消失,那親情呢,有關親情的那些記憶呢?
《忘不了餐廳》第二季播了4期,豆瓣9.5分,我哭了四周#沒時間沒興趣追節目的不妨看我們擼的這篇#
第一季拿下豆瓣最高評分,但我其實並沒太大觸動。設定是 不落俗套,店長黃渤以及明星嘉賓,帶著五位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一起開了家或許會上錯菜、點錯單的「餐廳」。
但認知障礙或者說阿爾茨海默症吧,離我真的有點遠。
第一季讚美很多,爭議也不少。
不少認知障礙老人的家屬認為,節目組太輕描淡寫了,「真正進入病況不可能正常交流甚至工作的」
覺得節目組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進行了美化,挑選的也都是非典型、症狀輕的病人
這點黃渤也反思了:一季裝不下我們能講的人生故事,講不完我們能消除的偏見,能傳遞的溫暖。
於是今年,忘不了餐廳在上海重新開業。
服務員一把手自然是老員工小敏爺爺,算盤打得噶清爽,人送外號人間計算器
和上一季公主奶奶相媲美的,當屬十幾年前就給黃渤當過群眾演員的酒窩奶奶朱彩萍,門面擔當,絲巾搭配的資深玩家
自稱沒特長,但鋼琴、小號、手風琴隨手拈來,甚至點亮追星少女人人夢寐的韓語技能的朝鮮族爺爺朴熙昌
仍然在職,上有老下有小,「忘不了家族」中年紀最小的服務員也是曲藝擔當的小芬姨#人年輕時可上過兩次地方春節聯歡晚會#
彩虹屁擔噹噹屬曾經是語文老師的的繁漪奶奶,來品品夸人的藝術 「漂亮個兒」、「看到你們明白社會迅速向前發展的原因」
#奶奶開課嗎,這裡有個單身狗急需拯救#
本以為,能撐得住小敏爺爺和上季相比進化版的陳年狗糧暴擊,本人已經算是夠格的單身漢子了。
畢竟人無時無刻不拿著「妻管嚴」的姿態束縛自個兒。多吃了兩塊紅燒肉,也要暗戳戳秀恩愛:不要讓我老婆知道了,知道的話我要吃巴掌的#這眼神,字幕懂我#
挨不挨巴掌什麼的不知道,反正吃完還要拜託節目組打包回去給老婆嘗嘗的也是他。
日常慣例是早上夸老婆好看好看世界第一好看
就連拿到禮物第一件事也是馬上衝上樓提給老婆,交公!
可誰想,強中自有強中手啊,論愛情,比起80歲的繁漪奶奶,70歲的小敏還是!太嫩!
一出場,就把王彥霖弄得明明白白的,結婚嗎?相親嗎?
順手點一番鴛鴦譜,不僅把宋祖兒和黃渤湊一對,還在剪不亂的感情線中安排王彥霖出場
不僅操心店長的人生大事,連顧客也得找她,求她給不知道怎麼向女孩要微信的小伙支招。
她送上24字真言:坦誠果敢、不失禮貌、保持分寸、自然相處、面對考驗、心懷真誠。
敢說是因為奶奶可是標準範本,一生一世一雙人,不羨鴛鴦不羨仙。
老伴是初戀,個兒也帥,長得也帥,搞體育打排球的
倆人看對眼後也沒啥外界力量干擾,就在一起了。
結婚之後,就算在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消磨里,也沒吵過沒鬧過,相親相愛了一輩子。連兒子也疑惑:爸媽這0吵架怎麼做到的?好難!
一想到老伴,繁漪奶奶的臉上就泛起微笑:他排球隊的,打排球可好了,現在也經常和朋友一起玩
神仙愛情!慕了!!!
但其實——
排球老伴在2004年就去世了。
但在她的敘述中,老頭兒從來沒離開過她,她常怪自己太原、天津,天南海北地跑,搞得愛人地點鬧不清楚。但沒關係,她說,過幾天他就來看過了。
也有人看不下去,說:你愛人早就去天國了!
她立刻變臉,神情嚴肅,問:你怎麼知道的?聽誰說的?
還沒等人回答,她拿出當老師的功力苦口婆心地勸對方:開玩笑,一定要適可而止掌握分寸,不然的話容易出事,還好你遇到我,身體心理素質好點的。
她的記憶中,時間和空間交織混亂,已故愛人尚在身邊,孫女七歲仍在學語。
當有個姑娘帶著老公來餐廳時,她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家有個小孩和你名字一樣誒!
倆人坐下來,對視,相顧無言,姑娘問她:看我,你會不會眼熟?
她仔細端詳,露出不好意思又為難的神色:看著面熟,但想不起來了。
姑娘側著頭,捂著嘴,努力眨巴眼睛不讓眼淚掉下來,說:我的小名叫蓓蓓
哦!蓓蓓!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孫女來了。
她轉頭看向旁人,用不好意思犯了錯小心翼翼又委屈的語氣說:真的都不認識了都,變化真快
然後不斷重複著一句話:蓓蓓一直在我的腦海,很親很親的。很親很親的。
也許樣子記不清了,但孫女的名字無論小名大名就刻在那裡。
之後她反覆確認著去年在婚禮還給她行禮倒茶過的孫女婿的名字,顛來倒去祝願孫女一對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轉個頭,她讓餐廳員工別看了,說是別打擾孫女相親。
故事到這,對吃完飯離開的孫女來說或許是happy ending,但對於繁漪奶奶,當餐廳眾人問她:見到孫女感覺怎麼樣?
她疑惑地睜大眼睛問:孫女剛才來過了嗎?我好像沒印象。來了嗎?
上一秒或許還懷著愧疚想將至親之人牢牢印入腦海,下一秒就失去了所有至愛片段,只留茫然:我在哪兒?我剛剛做了什麼?你是誰?
這僅僅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面臨的困境之一。
也並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面臨這樣的困境。
永遠化著得體妝容,女強人氣場滿分的小芬姨,在女兒去國外上大學時曾經得過抑鬱症,好幾次想打開窗跳下去。但她積極,意識到自己出問題後,馬上去醫院檢查,配合治療。
即使果斷勇敢如她,在面臨無法治癒的SD(語義型痴呆)時,也束手無策。
女兒說:她經常做夢,夢到有一天醒了,媽媽不認識她了
58歲的小芬姨在餐廳員工里算年輕了,但顧客里,38歲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胡俊潔是比她更年輕的存在。
得病之後,她辭了職,為了照顧她,丈夫關了一直在經營的熟食店。
姐姐說,胡俊潔之前是個很要強很能幹的人。得病後,擀個餃子皮還擀出窟窿來,就連包餃子也捏不住,家裡毛巾都得「兒子的、爸爸的、媽媽的」標註清楚
她以前喜歡唱歌,在餐廳里她給大家唱《女兒花》的時候,畫面里出現的是曾經對著K歌軟體唱得不亦樂乎的她
那個時候她留著長發,畫著精緻的妝容,時髦靚麗,生機勃勃。
如果說第一季展示更多的是老人們對抗遺忘、快樂積極的面貌,第二季則將我們拉入現實,討論殘酷嚴峻的生活試煉——如果衰老和遺忘是必然的,在無法回頭的時間裡又該如何去守護、幫助退化成一張白紙的他們?
堪稱各項都行的朴爺爺在節目之初遺忘狀態比繁漪奶奶還嚴重。員工培訓剛結束,他站起來就要離開:我也不知道怎麼上這來的,我是路過,我上這來轉一轉就走
怎麼離開家的?不知道。
怎麼來上海的?不知道。
全程陪護爺爺的女婿也表達過自己的擔憂:爺爺之前在文工團受過打擊,因為得了這個病和朋友一些表達也好,約定也好,經常忘記。常常招人誤會,他敏感,總是往心裡去。
爺爺個性要強,情緒起伏又大,家人擔心他在餐廳里和別人相處不行
而他自從知道自己得病後,也天天擔心,總是借酒澆愁,發脾氣。
怎麼辦呢?
社工支招: 認知障礙老人在面對生疏和複雜的事務時,容易出現疲乏、焦慮和消極的情緒,這種老人到陌生環境最容易發生錯亂和斷片。
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散老人的注意力,別被他繞進去。
通過小問答訓練讓老人認同自己所處的空間。
餐廳剛開張,招呼客人時,只要朴爺爺一有逃跑的念頭,王彥霖和祖兒就招呼他:爺爺,您的客人。
然後鼓勵爺爺展示他「平平無奇小技能」,招呼他幫忙系圍裙的蝴蝶結啊,拜託爺爺照顧小孩,幫客人把肉撕成小塊吃
鼓勵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向他尋求幫助,增強他的自我價值感,告訴他:在這裡你是被我們需要的。
當朴爺爺忘記點單如何操作時,黃渤耐心地用簡單清晰的指令,一步步引導他完成操作。
#看到這裡你會明白,首先,你自己絕對不能浮躁不耐煩#
久而久之,朴爺爺從逃跑第一人變身為積極最前鋒。
身為強迫症、細節控的高端玩家,他偷偷將所有的點餐單子安排得妥妥帖帖
面對客人,踴躍服務,打破沉默還能用韓語教女孩怎麼和帥哥打招呼。
他還拿出塵封的小號,聯合整個餐廳的人表演吹假號,將外面跳舞的陳赫騙得團團轉
員工聚會,他能帶頭唱朝鮮族敬酒歌《桔梗喲》,就連酒窩奶奶都能順暢地飆上一句他教的韓語:親故呀!
最近還展示了新技能:嘴巴嘟嘟,嘟嘟的killing part
#李佳琦:看呆了#
朴爺爺變得好起來了,應該說,餐廳的每位老人回去後,指標都變好了。
所以,阿爾茨海默病不可逆,但可以改善、延緩(發病)的。
曾經有兩個女兒帶著媽媽來餐廳吃飯,老太太對記不得的事,會用一切委婉的辦法繞開。女兒們感慨人生就是一個輪迴,之前是媽媽照顧她們,現在媽媽回到童年,需要她們照顧
告別的時候,她們說:會盡最大努力,讓媽媽儘量晚一點,晚一點忘記身邊的人。
一旁看著的祖兒說:有人愛你的時候,這個事情就不可怕
之前,怕節目組搞不定朴爺爺,家裡人還專門帶來女兒寫的信,說是把信放到最明顯的地方,爺爺看到後,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信里,女兒寫道——
老爸你太重要了,你是我們家的主心骨,你可千萬不能動搖。我們大家需要你,愛你,加油。
目前看,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是患者最需要的,但現實中,就是普通老年人,小輩也不懂他們的感受。
王彥霖說95歲的爺爺不願意搬家,要住在老屋。後來自己買了新房子,好不容易把爺爺接過來,他坐在沙發上不吱聲,眨眼睛,搓手,尷尬。
湊上去一看,老爺子前面潮了。
王彥霖又急,對爺爺說:家裡有廁所,您說一聲誰都帶您上廁所,您是不是找不著。
老爺子不吭氣,等大家吃完飯都上樓了,他說:這廁所太乾淨了,我不好意思尿
當時在一旁的專家說:這麼大年紀還敢來你新房,說明和你真的有很深很深的情感。其實老人都不能特別理解他去那個房子要幹嘛,但他願意跟著你。
老人不願意出門,不願意搬新地,因為他們不安感在前,恐慌在後。
他們沒法跟人應對,和陌生人打個招呼都得想個半天。
我們有時候覺得他們特倔,做啥事都顫顫巍巍的還不讓插; 嘮嗑,一個問題得反反覆復回答好幾遍;手機問題明明教過了轉身又忘了......
我們忽略了他們究竟想要什麼?吃頓飯買點水果就夠了嗎?
急速發展的社會裡,人們個個步履匆忙,時間恨不得一塊掰成幾瓣用,陪伴成為奢飾品。小時候看廣告,老人在沙發上對著電視坐到天亮,對著電話那頭說忙點好,長大才發現原來是真的。
我們忽視了,洗澡跌倒的傷疤,顫抖伸出的雙手和日漸無言的固執。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千萬,居世界首位,並且每年以30萬+的新發病例快速增長。每個數字背後都可能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家庭。
以前覺得,年紀大了容易忘事情很正常,我媽有時候也會自稱「老糊塗」。
事實是,一旦發現TA愛忘事,性格行為出現反常變化,你的心就得繃緊了——
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信號。
也意味著我們是可以早點介入、儘量延緩的。
像黃渤說的:多多耐心陪伴老人,觀察老人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他們的認知障礙,儘早進行科學干預。
遺忘不是天意,是可以挑戰的人為
在發現異常的時候及時帶去看醫生,用科學的方法去判定去治療;
多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耐心回答每一個重複的問題,將這些看作是他們喜愛你的表達;
鼓勵他們多溝通多表達, 營造一個平等對話的語境「場」,多帶他們出去認識新的夥伴, 認可和鼓勵是支持這些老人重新面對生活的力量源泉。
別等他們悉數遺忘時,再反過來訴說愛意,後悔莫及。
1994年,83歲已經卸任的里根宣布他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南希向媒體公開宣告,若里根做出什麼出人意表的事請大家原諒
起初,里根每天還花好幾個小時呆在辦公室,經常鍛鍊,打高爾夫球,在保安人員陪同下沿海灘散步。
但隨著病情不斷加重,開始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不能自己吃飯。
整整十年,南希一直守在他身邊,幾乎放棄了全部社交活動,哪怕認不出自己,也要與他共度人生的最後時光。
我想,這最後十年,他們肯定是相愛幸福的。
據說,有次回家途中,幾乎誰都不記得了的里根打開了一家院門,保鏢說,先生,您走錯了。里根說,我知道,我只是想取一朵玫瑰回去送給南希..........
多一份耐心,多一絲愛意,讓他們明白在可能走到的黑暗盡頭,在路上,那也是陽光的。
特別想太婆的撰寫 | 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