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 向海 向未來!三天行1500里強「四力」,轉三縣區沿海

2019-09-06     碣石觀滄

曹亮 暢言微語

採訪團在濱州港合影

「向北、向海、向未來!」

從黃河之畔到渤海之濱,從沾化濱海到無棣鹽馬,從貝殼堤島到濱州港,我們沿海而行,圍灘而訪,行程1500里,「強四力 走基層」,用腳步丈量濱州海疆。

不斷建設中的濱州港

海蝦魚蟹、貝鹽魚港,濱州逐河而立,向海而生,正向海圖強!

在沾化,我們看到了人聲鼎沸、人流如織、萬人空巷的海鮮集散市場。

在無棣,看到了貝瓷加工、貝殼堤島和海洋牧場,還有成片成片的海上糧倉。

養海馬、育南苗……這些海洋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品牌濱州的謀創,讓我們感受到了濱海人民勤勞智慧和向海圖強。

一水多用 漁光一體

俯下身子,聆聽記錄!

我們聽到了沾化馮家「蝦皮跳龍門」的傳說故事。

遇到了,一輩子「干蝦事、說蝦話」感動濱州的王站長。

聽到了,北海新區指導,渤海網際網路+水產和物聯追溯,一系列品牌濱州建設實幹聲音如此鏗鏘。

聽到了,大海母親孕育的貝殼堤跳躍在潮前潮上。

聞到了,岔尖漁港原生態的味道海洋。

嘗到了,開海漁船上的渤海灣里產的「玉液瓊漿」。

無棣鹽田

收穫多多,充滿行囊!

這幾天,海疆之行看到了脊嶺蝦、魯北鹽、無棣貝、沾化醬等品牌之創,這裡鄉村振興、藏富於民,這裡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海洋旅遊和諧發展,呈現一縣一品、一村一品的新現象。

岔尖漁港,開海了,停留港灣的船寥寥無幾。

海洋牧場貝殼堤

海緣海馬養殖基地

沾化馮家海產品批發市場。

三天時間,既短又長!

皮膚曬黑了,頭髮吹亂了,但是能寫出沾著海沙土、帶著海腥味的原創,此行不枉。

網信搭平台,海洋漁業有富礦,經略海洋寫文章。

渤海水產外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YN3CW0BJleJMoPMbW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