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寶寶長大後能夠聰明伶俐,有好口才可以博得大家的喜愛,在以後工作中有更好的機會。不過天不如人意,家長越是對寶寶的期望大,娃長大後反而會變得很內向。其實,寶寶的語言能力和家長的正確引導有很大關係,想要養出「小小外交家」,家長就要做好這些事。
多刺激寶寶說話
很多父母認為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主動開口說話,同時也會掌握很多的技能,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寶寶成長時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沒有父母積極的引導,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家長要刺激寶寶多說話,這樣不僅能讓他體會到語言的魅力,而且父母經常和他交流也能激發娃說話的慾望,寶寶會更願意自己主動張口說話。
父母多積極回應
寶寶說話前,嘴裡會發出咿呀咿呀的語言,有些家長聽不懂這種「嬰語」,覺得沒有必要去回應他。其實,寶寶在學習說話的時候,雖然表達的不清楚,但是他會用動作和面部表情向父母傳遞信息,如果家長不回應,寶寶心中會有失落感,長期這樣,他就不會再積極的表達情緒,所以,當寶寶學習說話時,家長就算聽不懂,也要積極回應,這樣他會更有信心。
對話多用簡單詞彙
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限,對詞彙的掌握量比較少,家長在和娃溝通的時候,要多用簡單的詞彙,這樣他能聽的懂,會增加和父母交流的頻率。比如平時可以多使用爸爸、媽媽、叔叔等這樣的疊詞,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寶寶的印象,而且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長期堅持家長就會發現娃的詞彙量有所增長,大腦儲備的有知識,自然說話也會更流利。
說話放慢語速
寶寶的思維能力和成年人不一樣,有些家長在教育時比較著急,總想把所有的知識全都交給他,語速很快,這樣反而不會有明顯的效果,建議家長和寶寶交流的時候要放慢語速,多一些耐心,這樣寶寶能夠很好的理解家長的意思,也會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想要培養出表達能力強的寶寶,家長可以參考文章中給出的四種方法,教育的時候要多一點耐心,這樣培養出「小外交家」並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