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的彪馬,正在「返老還童」

2019-09-29     環球鞋網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彪馬2019 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和利潤都迎來歷史最好表現。得益於中美市場和服裝產品線的高速增長,彪馬第一季度銷售額為 13.1 億歐元,同比增長 15.3%,凈利潤增長 40.1% 至 9440 萬歐元。同樣在今年第二季度彪馬的服裝和鞋履業務也表現的非常的強勁,分別大漲了23.6%以及15.4%,在亞太和美洲市場的推動下,彪馬 2019上半財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6.8%至25.46億歐元。借著彪馬這頭猛獸狂飆的勁頭,我們不妨回望過去,來看看彪馬成立以來5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01

一對「死對頭」的誕生

1927年,德國小鎮黑措根奧拉赫,一對兄弟醞釀著在製鞋業搞出一番大事業。這哥倆一位叫Rudolf Dassler,另一位叫Adolf Dassler,於是他們便把工廠的名字命名為」達斯勒兄弟鞋廠」。達斯勒兄弟鞋廠,是當地唯一一個生產運動鞋的工廠。

但齊力創業沒多久,兄弟倆便因一次「背叛」分了家。1930年希特勒上台執政時,兄弟倆便加入了納粹黨。戰爭末期,Rudolf被盟軍逮捕,當時他堅信是自己的弟弟出賣了他。自此,兩人的關係變成了水火不容,矛盾不可調和。就這樣,「達斯勒兄弟鞋廠」也走到了盡頭。

後來,Adolf選擇搬到奧拉赫河的對岸,創立自己的公司,並用自己的暱稱「Adi」和姓「Das」成立了阿迪達斯;而河對岸的Rudolf,不久後便也將自己的公司名「Ruda」改名為了彪馬。 兩個運動品牌巨頭,就此誕生。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或許我們無法得出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看似一次兄弟間的決裂,卻永遠的改變了體育產業的面貌,世界也因此而改變。

02

跳躍在千家萬戶中的「猛獸」

對一個公司來說,Logo是身份,是形象,其中蘊藏著公司所秉持的理念和宗旨。1957年,彪馬歷史上的第一個Logo誕生。不同於我們現在看到的LOGO,首版LOGO要複雜的多:一隻正在跳躍的野獸從大寫字母「D」中穿過,下方寫著「彪馬」四個大字母,而Logo的整體形狀為六邊形。

1968年,彪馬的Logo再次進化,只留下了一個正在跳躍的野獸;而到了1970年,該Logo在1968年的基礎上再次進化,由德國漫畫家lutz backes操刀設計,在這一版的Logo中,野獸跳躍的角度發生了變化,形象也變得更加真實。逐漸極簡化的設計,也讓的Logo變得家喻戶曉。如今,和耐克的對勾和阿迪的三條槓一樣,是世界上最具有辨識度的logo之一。03

彪馬 Clyde劍指NBA

70年代的NBA,商業開發還不是很成熟,遠沒有如今球鞋贊助滿天飛的場面。當時Adidas和Converse這兩個品牌,已經在給NBA球員提供免費的鞋子。但是給球員鞋子的同時,還給他們贊助費?還在當時還是一件新鮮事。立志打入NBA市場的彪馬,決心創歷史的先河,走出這裡程碑的一步。他們先把目標,對準了尼克斯的明星後衛沃爾特-弗雷澤。

起初,彪馬對如何給弗雷澤設計鞋子毫無頭緒,他們現有的鞋子都太重了,不適合籃球運動員在場上打球,於是彪馬邀請了弗雷澤一同開發新鞋。弗雷澤表示,想要一個更輕更靈活的鞋子。恰巧不久之後,設計輕便的Suede系列上市推出,彪馬便順勢打造了弗雷澤的定製款球鞋,並為球鞋加上了弗雷澤的親筆簽名。就這樣,NBA歷史第一雙簽名球鞋「PUMA Clyde」誕生了。

04

彪馬簽約流行天后Rihanna

2014年12月,PUMA宣布,流行天后Rihanna將成為公司創意總監兼全球形象大使

這個在當時看來近乎絕望的」破圈」舉動,成了彪馬重新崛起的最大功臣。2014年的PUMA,正處於一個品牌重塑的階段,急需新產品和新形象。相比於紛紛跨界時尚圈的Nike與Adidas,彪馬明顯慢了一步,在市場上被人看低了一頭。於是,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彪馬,也把目光轉向了娛樂界的代言,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人選,就是Rihanna。

簽下Rihanna,終於使得彪馬有機會在線上社交圈,與Nike和Adidas掰掰手腕。2015年,雙方合作後發布的第一雙鞋「Creeper」,也就是松糕鞋,上線3小時內就迅速售罄。就這樣,嘗到了甜頭的彪馬繼續「體育+娛樂」一把抓,瀕臨破產出售的困境,也一點點得以好轉。在簽約Rihanna兩年後,彪馬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了98%,達到3950萬歐元,大大超出了業內分析師對其的增長預估。

05

聞名世界的「跑道」

1958年,在第一款Logo問世後的第二年,彪馬迎來了公司史上最具代表的設計元素之一——跑道標。跑道標,對稱位於彪馬鞋左右兩側,三條線從近到遠延伸。但實際上,這個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加強鞋子的包裹度,更好保護球員的腳部。

也許彪馬自己都沒有想到,簽約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出色表現,讓跑道標誌從完成了從「功能性」到「品牌性」的轉變:1958年,穿著PUMA球鞋的貝利,帶領巴西拿下了世界盃的冠軍。1960年,德國運動員Armin Hary在羅馬舉辦的奧運會上,取得了100M短跑項目的冠軍。

跑道標,本身神似獵豹跳躍時的弧度,也完美契合了彪馬的品牌理念。看似意外收穫的背後,其實是彪馬對自身品牌定位的明確認知,以及強烈的品牌自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SEAjm0BMH2_cNUgUm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