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通情達理的父母,都不會在彩禮上面做文章
01
兩個人,從戀愛走到婚姻,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愛情本身很單純,不摻雜金錢物質,而婚姻是愛情的必然結果。
但是,婚姻的背後,是普普通通的生活,而生活的本質,是離不開金錢與物質的。
對很多男人來說,從準備結婚的那一刻開始,就要面對車子、房子、彩禮的壓力;結婚後,要面對家庭里的柴米油鹽;有了孩子以後,父母也老了......
上有老,下有小,這就是婚姻背後的壓力,很多人想到這些的時候,都開始害怕結婚,沒有勇氣去開始一段這一眼就能看到頭的平凡日子。
而且,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總有些人喜歡打感情牌,把結婚當成賺錢的一個方式,在彩禮上獅子大開口,這也是為什麼彩禮被人詬病的原因。
誠然,結婚談錢談彩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彩禮的風俗由來已久,可以算是幾千年的文化傳承。
但是,談錢不能太過分,彩禮也應該在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天價彩禮是不可取的。
02
張波和女友文婷已經談了兩年戀愛,加上自己本身年紀不小了,家裡也催的緊,張波想,反正早晚都要結婚,不如儘快把婚事辦了。
在和文婷商量以後,文婷也同意,所以結婚這件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在張波上門提親的時候,文婷的父母提出三十萬的彩禮,說他們養大一個女兒不容易,這三十萬就算是孝順他們的錢/
三十萬,對於任何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而且,在他們那個地方,彩禮錢真的不高,條件好點的給個十萬、十二萬,普通家庭一般都給六萬八萬。
張波家條件雖然還不錯,不說大富大貴,但也算是小富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張波能夠接受文婷父母的獅子大開口。
彩禮張波當然是願意給的,甚至比當地彩禮的平均高出那麼一兩萬,以此來證明他想娶文婷的決心也是可以的。
然而,文婷父母的提出的三十萬天價彩禮,讓周波覺得可笑,甚至懷疑他們家是否拿出了嫁女兒的誠心。
所以,張波隨便找了個藉口,把這件事情放了下來。
03
事後,文婷還抱怨張波,說他愛得不夠堅定,明明拿出三十萬隻是小事,卻那么小氣不願意拿出來。
張波聽了,心裡更生氣了,他反問:「結婚是兩家人的事,你家打算給你多少陪嫁呢?」
聽完張波這個問題,文婷沉默了,因為她之前和父母商量陪嫁的時候,父母就說:「張波家有錢,什麼都不缺,你嫁過去享福就好了,你還要什麼陪嫁?」
文婷心裡知道,只讓張波給彩禮,而自家卻什麼都不給,對張波不公皮,可父母只有自己這一個女兒,以後嫁出去了誰膝前彩衣娛親,父母生病了,誰在病榻前照顧呢?
這樣一想,文婷就默認了父母提出的三十萬彩禮,她甚至天真的認為,張波那麼愛她,而且這三十萬對他只是小數,他一定會拿出來的。
可文婷從未想過,婚姻不是算計,若她從最開始就算計著張波的錢,那她註定只能失望。
04
因為彩禮的事情,張波再也沒有提過結婚這件事情,也沒有跟文婷分手,兩家人就這樣耗著,看誰先坐不住。
在這件事情上,文婷也找父母談過幾次,但是父母都沒有把彩禮減少的打算,還對文婷說:「如果三十萬彩禮都不願意給,那你也別嫁給他了。你弟弟眼看過幾年就要找對象了,爸媽沒能力,你的彩禮錢正好可以幫你弟娶媳婦。」
父母的話,讓文婷沒辦法反駁,弟弟確實到了娶妻的年齡,可自家這情況文婷也了解,根本就沒有大筆的收入。如果張波能夠給三十萬彩禮的話,弟弟娶媳婦給十幾萬彩禮,剩下的錢再去借一點,還可以給弟弟買套房。
所以,文婷用沉默來表達她的意見,就這樣一直拖著,張波不鬆口,她就不嫁。
而這一拖,就拖了兩年,張波和文婷就要邁進三十大關了,兩邊的父母也越來越著急,文婷也越來越著急,只有張波巋然不動。
05
文婷的爸爸找到張波,裝作很親熱地說:「女婿,三十萬彩禮難不倒你。你和我女兒在一起這麼多年了,你不會三十萬都捨不得在她身上花吧?」
用這麼親熱的態度要著天價的彩禮,張波不由地覺得有些可笑,冷冷地說:「是不難,但我憑什麼給。你們一家人真當我傻,三十萬,你是賣女兒還是嫁女兒?」
最後,文婷家裡還是妥協了,按照張波的意見,把彩禮定在了八萬。他雖然想在文婷的婚姻上撈一筆,但是看張波這個架勢,要是耗下去的話,還能再耗幾年。
其實,張波原本和父母商定好的彩禮錢是十六萬,寓意好,也很能夠證明自己對文婷的愛,可文婷父母的獅子大開口和文婷沉默的堅持,讓張波不願意再當那個冤大頭。
原本一場很好的姻緣,就因為文婷父母的貪心,而變得這般的不堪,張波心裡對文婷多了一些不信任和不滿意,而文婷也因為彩禮的事情,心裡多了一些介懷。
這兩個人,在婚姻里能夠走多遠,尚不可知,只希望文婷能夠明白婚姻雖然是兩家人的事情,但更是兩個人的事情,孝順父母可以,但結婚以後,更應該為小家多付出一些。
06
追求物質本身沒有什麼錯,也不至於把所有更在乎物質的人都看得很俗氣。
只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利用感情去謀取利益是,最愚蠢的做法。因為,物質雖然對生活很重要,但是感情對生活一樣很重要。
做父母的,如果想借女兒的婚姻去掙錢,毀掉的是女兒的幸福。這樣的父母,女兒雖然嘴上不說,但心理至少是不情願的。相信很多做父母的,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
彩禮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傳統,有很多積極的意義。比如博個彩頭,看看女婿是否誠心,同時也是感謝岳父岳母對妻子的養育之恩。
任何一個通情達理的父母,都不會在彩禮上面做文章,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彩禮只是一個形式,多少由雙方商量著給就可以了。
甚至很多父母,會在結婚時把彩禮交還給女兒和女婿,成為兩夫妻的共同財產。
我想,之所以彩禮會變成一個被人詬病的話題,就是有些利慾薰心的父母,利用兒女的感情,為自己謀取利益。
只能說,物質與感情同等重要,一個家庭不管是缺少了物質,還是缺少了感情,都不會幸福。
只不過,物質夠用就行,感情越深越好,不要為了錢傷感情。
聲明:本圖文來源於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本著想要分享的目的與大眾交流,如有侵權,請在後台留言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