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祥雲縣王家莊:興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2020-04-03   中國縣域經濟報

初春的早晨,輕風初拂,在朝陽照耀下,田野里的豆麥生機盎然散發出陣陣清香,果園裡花枝招展,希望的田野里和生機勃勃的果園中,隨風搖曳的果樹和蕩漾風中的豆麥,洋溢著王家莊社區興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取得的實效。

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劉廠鎮王家莊社區村「兩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本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加強教育引導,通過土地流轉,因地制宜地發展烤煙、制種包穀等優質高效的種植業,進一步壯大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依託產業扶貧走上致富路。

「現在政策好了,自己和妻子常年在家種地,去年栽了9畝烤煙、3畝制種包穀,並在煙地里套種了秋豌豆,收入近10萬元。」王家莊社區建檔立卡王學富一大早就到田間勞作,通過土地流轉,他家從鄉鄰那裡租到了10餘畝耕地,今年計劃移栽烤煙10餘畝。王學富家經幫扶於2016年脫貧摘掉「窮帽」,一家人靠勤勞的雙手,走上了富裕路,家裡建蓋起了兩方一層鋼混結構房屋,雖是農忙季節,室內室外收拾得乾乾淨淨。

「村裡建檔立卡戶像王學富這樣勤勞的非常多,他們雖然因為多種原因而致貧,但通過教育引導和幫扶脫貧後,感黨恩、促動力,依託產業扶貧,依靠政策扶持,藉助土地流轉,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業,成為種植大戶,種植烤煙、制種包穀等高效作物,走上了勤勞致富。」王家莊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汝學坦言,遵照脫貧不脫幫扶的原則,王家莊社區村「兩委」繼續對貧困群眾給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在產業扶貧中,結合村裡的實際,扶持和引導群眾因地制宜地發展壯大種植產業。

王家莊社區建檔立卡戶王式洪、王友中,在從事特色林果產業發展中,種植紅梨19畝,目前已進入盛果期,年收入逾10萬元,兩戶貧困群眾均走上了富裕路。2019年,村裡有58戶貧困戶種植玉米制種119畝、30戶貧困戶移栽烤煙186.2畝、55戶貧困戶套種秋豌豆174.9畝,為脫貧摘帽走富路奠定了基礎。(通訊員 陳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