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空青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肖戰粉絲事件,如今又有了新的進展。
雜誌《博客天下》放出了他的全新採訪,這也是紙媒第一次在427之後用一種高調的曝光形式公開了肖戰的言談。
肖戰的大概意思是:「 我們應該學會與不同的聲音相處,也尊重每個人正當發言的權利。」
對於接下來的工作規劃,肖戰更希望能夠在事業上深耕,嘗試更多樣的角色,不同題材的劇作,「 認真生活,好好工作。」
這個採訪很關鍵,釋放出了一些信號。
和部分227群眾認為的不同,就目前來看,肖戰能夠上紙媒,基本預兆了延續幾個月的227事件已經塵埃落定。除去本人受到的某些影響之外,肖戰作為商品符號的價值損耗,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嚴重。
最近被全網刪帖的《BSYZ》之文,提出了E廠的新文創環節,其中解釋了肖戰這個商品的由來。作為構築這樣的商業帝國一環,肖戰的一切,似乎都是早就籌備好了的。從爆紅到推廣,採取的都是可以複製可以重複使用的手段。
用 工業化模式來造星是近幾年提出的一個概念。過去的藝人的紅,其實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結合。不過從肖戰開始,似乎偶然性被控制在了最低點。
綜合來看,《陳情令》是切企鵝的,原著《魔道祖師》是晉江的,晉江的背後是企鵝;同時肖戰的經紀公司哇唧唧哇也是企鵝的。這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閉環,聯繫到最近的閱文事件,一旦作者採取了聘用制,則可以讓工業化造星更加合理化,量身打造的IP容易匹配沒有天分的演員們,這樣製造出口碑和流量的雙贏。
因此,肖戰的成功,代表了這樣的工業模式的成功,而肖戰的意義,也不僅僅在於肖戰本身,而是作為這條流水線的第一個產品,類似克隆羊多利的存在。
只要肖戰完美成功,那麼意味著未來千千萬萬的肖戰們都會出現。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之前沒有出現過這種全方位產業鏈製造藝人的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工業化模式最後一定會有弊端。
美國上個世紀出現過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話語權被掌握在某一類企業手中,市場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的,而是企業們的協議或者默契。最終會造成市場競爭的損失,生產效率損失,社會產量損失以及消費者利益的損失。
目前,從E廠發展的趨勢來看,有阿里和位元組跳動的制衡,成為完全壟斷可能性很小,但成為寡頭壟斷是極有可能的。這樣的製造藝人模式雖然有規模利益的優勢,但是對於具有獨創性的文化產業而言,無疑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一旦批量複製藝人成為常態,則意味著文化獨創被替代,延展開去,內容獨創和優質全部要垮掉。資本賺錢後,犧牲的是文創的進步。
所以,227群眾反戰,表面是對某藝人粉絲的不滿,實際上是反這種工業化造星的模式,從長遠和蝴蝶效應來看,是阻止全方面壟斷的誕生。
當然,也有人把肖戰的成功歸結於個人的努力,爭議是有的,其中最大的疑點,為什麼只有肖戰的產業鏈是完全處於一個企業之內的?資本推人,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而目前國內大部分藝人採取的都是分離制,原始資本和推手資源基本處於分離,所以才會有緊密的合作機制。比如某人的經紀公司和演的戲完全是處於不同資本劃分,這樣一方面有利於制衡,另一方面,藝人的話語權擴大也有利對於原始資本的壓縮。
從這個意義來說,肖戰被力保,也是必須的,代表了另一種生產模式的機構試驗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接下來的《餘生》《斗羅大陸》都是鵝的,這條流水線出來的藝人必須通過這樣的工業化吸粉來達到糖精的釋甜效果。而對於肖戰的公關,目前對方的基本手法已經顯山露水了。
第一,製造非唯一論。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關於老師應援問題上,肖戰粉絲也提出了,王俊凱和我們有同樣的情況。
第二,權威背書。
這種手法屢見不鮮,用權威性的媒體出來進行適當的喊話。
第三,冷卻記憶。
這也是公關最常用的手法,通過時間降低事件的熱度,最終達到群眾慢慢退散的結果。
第四,割裂主體,棄子保母。
最重要的是,要把肖戰的IP和肖戰粉絲徹底割裂開,昨晚《人民日報》發聲後,肖戰緊隨其實,其實也是屬於一種明面上的割裂。
其實就從這四個步驟來看,肖戰已經有一種逆轉翻盤的趨勢了,《餘生》馬上要招商了,這部劇是企鵝制播商業化的一個里程碑,也是肖戰方即將露出的第一個王炸。很可能,招商成功與否,是近期最優檢驗227和肖戰方誰是勝利者的直接表現。
END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EFoFXIBd4Bm1__Yw6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