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我是大了了」的生活經歷,她想自己選擇人生,想好好陪伴孩子,可是自己的行為卻不被老人理解。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有必要辭職做全職媽媽嗎?
「全職媽媽」這個詞感覺已經被嚼爛了,很多人提到這個就想到「靠老公養著」、「沒收入」、「喪偶式婚姻」等等消極的話題,但是在我看來,敢於做「全職媽媽」的女人都是狠角色,她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什麼最重要。
我算是晚婚,研究生畢業都27歲了,本來還想讀博士的,我媽哭著不肯,說我再讀就快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無奈,我只能放棄繼續讀下去的想法,改成找工作嫁人。我導師曾經說如果我能繼續留在實驗室的話,前途不可限量。我不要求前途不可限量,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可是母命不可違。相親的過程還算順利,我遇到了同樣晚婚的鄒明凱,他是研究生畢業之後創業,比我大兩歲。雖不至於一見鍾情,但也算是情投意合,我們兩個有共同語言,相處了半年之後就商討起了結婚事宜。
關於彩禮和婚禮等瑣事,我是沒有意見的,因為我從小就不像其他姑娘,憧憬自己要有童話般的婚禮,我認為只要遇到對的人,這些都是俗禮,所謂的婚禮不過是表演給其他人看的,父母的面子比我們重要的多。而彩禮就更無所謂,錢多不會讓我發財,錢少也不會餓著我。
我媽對我婆婆提了一個要求:如果我能生兩個孩子,無論男女,第二個隨我家的姓。我婆婆是個好說話的,說只要我們年輕人同意,她沒有意見。我們高高興興地按爸媽的心意舉辦了婚禮,又順順利利地懷了孩子。
懷孕前我一直想要堅持工作,但沒想到寶寶來了以後,我孕反特別嚴重,別說是工作了,就算是坐著時間長了都難受,看什麼都暈暈的,聞到一點油腥味就吐,肚子裡一點飯都沒有,一直就是吐酸水。本以為過了三個月之後就好了,結果三個月之後仍然在吐,吃啥也沒滋味。
越是懷孕期間辛苦,我越是珍惜這個孩子,每次孕檢被告知孩子很健康,我就發自內心的滿足和開心。醫生說我營養不良,我寧願一邊吃一邊吐,也要堅持吃東西,什麼有營養吃什麼,美味不美味根本不重要。在家養胎十個月之後,孩子順利出生了,喜極而泣都形容不了我的心情。
孩子6個月的時候,我媽開始催我上班。可我早就想好了,最近三年都不要上班了,我想自己帶大這個孩子,直到他上了幼兒園我再出去工作。因為錢隨時都可以賺,但是孩子真正需要我的時候就這幾年,如果我不能珍惜這段時間,我將永遠地失去對孩子表達愛的機會。
我媽一開始勸我的時候說:「閨女,傻女人才會做家庭主婦,把孩子扔給你婆婆,好好賺錢。女人沒有經濟獨立很慘的,你現在沒有收入,完全靠鄒明凱養著,他以後萬一變了心,你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我根本就不想聽我媽這些話,就告訴她:「偏不,我就要自己帶大孩子。」
我媽繼續勸我說:「閨女,不要做家庭主婦,趕緊出去工作,好好養身體,來年還能再生二胎呢。帶孩子這麼辛苦,你什麼時候才能養好身體要二寶啊。聽媽的話,這是過來人的經驗,當年如果你奶奶肯帶你的話,我早就給你生個弟弟了。」我這才明白我媽為什麼催著我工作了,合著是為了讓我趕快生個隨我家姓的孫子。
我不僅拒絕了我媽的提議,還說好如果她繼續說這種話,就沒有二胎,也沒有什麼孫子隨她姓了。我目前沒有要二胎的打算,只想好好把大寶帶大,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而不是被逼無奈,三年後我仍然可以找到心儀的工作,也依然能選擇生不生二胎,但是這三年,我希望全身心的陪伴我的孩子。
事事兒有話說:首先說這個故事不具有代表性,第一因為親媽有私心,第二這個姑娘的學歷和工作能力都高於普通女性的平均水平。但是它說明的道理卻非常具有代表性: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全職媽媽」,也不是所有女人都有勇氣選擇做「全職媽媽」,而越是看起來工作能力強學歷高的女性,選擇做「全職媽媽」的越多。
這是為什麼呢?最近跟我老公聊天,問他怎麼看待「全職媽媽」這個職業。
我老公給的回答是:「每個敢於選擇這條路的女性都非常了不起,因為任何一個女人都可以成為工作上的強者,但是她們放棄事業,選擇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陪伴,因為她知道對於生活最重要的是什麼。一輩子太長了,錢什麼時候賺都不晚,但是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就那麼幾年。那些敢於放棄的女性,總有一天能重新得到。」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