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三姐弟」獲獎證書
五蓮縣街頭鎮董家莊
在家中學習的董衍茹和董岱
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5月6日訊(見習記者 許寧 通訊員 錢玉軍 潘曉娜)在日照市五蓮縣街頭鎮駝兒山下有一個不大的村莊,叫董家莊。村裡有這樣一戶人家,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而他們的三個兒女卻出乎意料地成為「天之驕子」,大女兒在山東大學讀研究生,兩個雙胞胎兒子分別考入復旦大學、清華大學。
說起這戶人家,不僅普通,而且還比別的戶貧困。家裡的頂樑柱、孩子們的父親董書坤患腰椎間盤突出多年,幹不了重活,前些年在鎮上石材加工廠打工,左眼又被石渣崩傷導致失明,母親張崇紅也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全家靠種二畝地以及平常打些小零工維持生計。2014年,董書坤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6年,兩個兒子同時以優異成績被清華、復旦大學錄取時,全家人欣喜的同時,又對二人的學費、生活費解決問題犯了愁,加上當時女兒正在山師大上本科,三個孩子的支出每年就得5、6萬元。
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們得知了農村貧困家庭可以申請教育扶貧救助的消息。當倆兒子領到一年的生活和交通補助12000元時,心裡如釋重負。「如果沒有政府的資助,這大學怕是上不成」。言談中,董書坤充滿了自豪和感激。
時隔三年,在政府的幫助下,董書坤一家熬過了最難的時候,董氏「三姐弟」在教育扶貧雨露的滋潤下將要完成學業,大女兒董衍茹已在山大讀完研究生,正在為就業做著準備,雙胞胎兒子董岱和董岳正在讀大三。
四年間,姐弟三人共得到近10萬元的補助和學費減免,對於一個貧困家庭來說,這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可以說是教育扶貧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4月27日,記者在董家莊見到了正在家中學習的董衍茹和董岱姐弟倆。「考上大學的那時候家裡比較困難,幸虧縣裡有這個教育扶貧的救助,減輕了我父母的負擔,我也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給我很大的幫助。」姐姐董衍茹高興地說道。
記者採訪時,一旁的董岱目前正在讀大三,雖然因為疫情原因無法返校,但他每天都按時上網課,給自己「充電」,為明年順利畢業打基礎。他告訴記者:「我所學的專業是基礎醫學,在學校里我努力學習,現在學習成績也不錯,也一直受著教育扶貧資金的幫助,這是社會對我的一種激勵,也是我學習的動力。」
自2016年開始,五蓮縣實施「一檔四全」教育扶貧機制,為所有貧困戶學生建立檔案庫,同時開展全學段資助、全方位關愛、全覆蓋就業,全過程幫扶。目前,這項舉措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共有716名貧困學生考上本科學校,其中985、211高校60名。共發放貧困學生交通、生活補貼(包括免學費、保教費)7963人次、2941.63萬元,避免了貧困子女失學、輟學之痛,讓貧困家庭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近年來,五蓮縣始終把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頭戲,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開啟了「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的教育扶貧之路,有效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為貧困學子撐起了一片藍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91A6XEBnkjnB-0zri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