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果的好處,不少混跡朋友圈的寶媽可就侃侃而談啦:
「多吃獼猴桃補充VC」,
「便秘的話吃火龍果」,
「梨能潤肺止咳」
……
然而寶媽們不知道的是,吃水果並非多多益善,也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每一個寶寶。
眼下各種瓜果上市,夏天獨特的氣候條件要求我們要更注重寶寶飲食的均衡。琳琅滿目的水果,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功效,寶寶吃什麼水果好?哪些水果是寶寶的「水果黑名單」?如何科學安排寶寶吃水果?快來和小南一起了解下吧~
寶寶一天要吃多少水果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1-3歲的寶寶每日攝入150-200g左右的水果即可。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大約就是一個中等大小的香蕉或者獼猴桃,而一個大蘋果的重量在250-300g左右。
如果寶寶 1周歲以內,建議一天水果的總量(如上圖)。
由此可見,我們的寶寶一天並非需要吃「那麼多」的水果,基本上隨便吃點也就夠行了。
水果應該怎麼吃
天氣一熱,寶寶的小嘴更挑剔了,各種厭食挑食。怎樣讓水果變成增加寶寶食慾的美味輔食?
嬰幼兒吃水果儘量安排在喂奶或進餐後,因為水果含糖比較多,奶前或餐前食用會影響正餐進食量。
6個月大的寶寶即可嘗試吃果泥啦。為避免有些水果氧化變色,最好隨吃隨刮。
也可以選擇新鮮、成熟的水果,如柑橘、西瓜、蘋果、梨等,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煮3至5分鐘後給寶寶食用。
一歲以上的寶寶選擇水果的餘地可大多了,但儘量洗凈、去皮,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在吃葡萄、櫻桃等小而圓的水果時要特別小心,警惕發生嗆噎、窒息等意外情況。
時間上最好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或者午睡後。剛吃完水果就吃飯,容易影響寶寶正常飲食;飯後立馬吃水果,易胃脹影響消化。
蔬菜可代替水果嗎
很多寶寶不願意吃蔬菜,但卻偏愛水果。有些寶媽就僥倖:既然蔬菜的營養不夠,那麼吃水果也是一樣的。
營養學家指出,果肉可為寶寶身體補充水分,並易於消化吸收,但水果並不能代替蔬菜。
相比而言,多數蔬菜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含量均高於水果。另外水果中無機鹽和粗纖維含量少,含糖量卻較高,吃多易使寶寶產生飽腹感,影響正餐攝取營養。
如果一次性大量吃水果還有可能超過胃腸道承受能力,令寶寶出現嘔吐、腹脹、消化不良等。
不愛吃水果,那麼榨汁呢
水果榨汁並不是最好的選擇。特別是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是絕對不建議的。
水果榨汁會破壞水果里的營養成分,像膳食纖維以及鈣、鐵這種礦物質都是不溶於水的,都隨果渣被丟棄了。所以,我們應當多鼓勵寶寶攝入完整的水果而不是果汁。
當然,寶寶太小的話,選擇刮泥的方法也不錯哦。等大一點就讓他咬吧,這樣還能鍛鍊他的牙齒咀嚼能力和胃部消化能力呢!
有些水果食用要適度
現在上市的荔枝,汁多又甜,寶寶對這樣的水果很「對口」。但吃太多會引起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而且空腹吃荔枝可能會出現低血糖,「荔枝病」,可能導致低血糖腦損傷。
香蕉物美價廉,肉質糯甜,也是寶媽們的最愛,然而寶寶不適合吃太多,否則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一般來講,兩歲以上食量不太大的寶寶,每次一根就可以咯。
西瓜是夏季解暑的最佳水果。如果寶寶在短時間內進食過多,可能會導致胃液稀釋,不滿一周歲的寶寶腸胃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很容易引起嘔吐、腹瀉,甚至是脫水。
芒果是一種很有營養的水果。口感偏甜,也是很多寶寶的最愛哦。但它過敏率還相當的高。
同樣,菠蘿的實用也是要謹慎。它含有過敏物質,有時我們吃菠蘿會感覺嘴裡痒痒的,因此,給一周歲以上寶寶吃之前,可以放到鹽水裡浸泡半個小時,再用溫水清洗一遍,剛吃的時候多注意觀察,前幾次給寶寶1小塊就好,觀察有沒有過敏,像皮膚紅疹或者腹痛腹瀉嘔吐的症狀,沒有的話以後再逐漸加量。
看到這裡,寶媽們知道了吧, 水果並不是多多益善!胃口不好的寶寶吃太多水果反而會影響正常飯量,胖寶寶吃水果太多也會吸收過多不必要的熱量,導致越吃越胖。所以科學合理地給寶寶吃水果,寶媽們都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