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滑翔傘。
漫步楠溪綠道,江畔兩岸環繞四季花海;入住江楓民宿村,置身田園,享受小資格調;滑翔傘、熱氣球,獨木舟、馬術場……各種網紅項目和打卡點不斷湧現。今年以來,永嘉縣楓林鎮,借力文旅大融合,抓住杭溫高鐵楠溪江站落戶的大機遇,奮力譜寫精彩蝶變進行曲。
多點花開
楓林綻放新貌
「其山環抱而四合,其水曲折而西流」描繪出楓林境內潭灘相間、山水景色錯落有致。如今,一條新建的綠道沿山水田園而修,被四季花海簇擁,吸引了眾多徒步旅遊愛好者。據了解,楠溪江綠道楓林段設計里程8.3公里,投資1.3億元。一期新坊至湖西段已完工,正成為引流客源的新增長極。
與此同時,江楓民宿村打造漸入佳境,品牌民宿吸引客源不斷。記者走進江楓民宿村,當前全村正在進行全面提升,完善基礎設施,改造湖西—兆潭道路,打造景觀節點,並持續引進知名品牌民宿入駐,錦里·湖西今年五一已開業,君蘭系列民宿計劃在此建青年旅舍。
「暑期周末預訂全滿了,除了住店客人,現在還有許多人特意跑來拍照。」錦里·湖西精品民宿的大管家忙著招呼客人,該民宿的每個區域、客房設計感滿滿,落地窗外則是田園牧歌景象,如今這裡成了年輕群體來楠溪的最新打卡地。
據楓林鎮黨委書記吳理俊介紹,依託楠溪江綠道,一方面以江楓民宿村打造為樣板,做好沿線村社開發精品、特色民宿。另一方面,擬統一流轉綠道沿線近2000畝土地,分區塊打造「四季花海」打卡點,同時注入多樣的旅遊體驗業態,進一步推動沿線民宿產業帶集聚、發展。
去自然島,在群山環繞下的粼粼江水中,體驗獨木舟、槳板等水上運動帶來的樂趣;在駿逸農林休閒觀光園,可以馬術運動、休閒度假、親子游;從兌垟(原岱上)村的休閒農業戶外綜合體啟航,空中飛閱楠溪勝景,去感受滑翔傘、熱氣球的高空刺激;還有臨江小莊、恆豪國際青年野營拓展訓練基地等,都在積極打造中,楓林古鎮的新興業態正呈現多點花開的新局面。
文旅融合
喚醒千年古鎮大復興
楓林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鎮上有條明代古街——聖旨門街,長約一公里,是古鎮的標誌。
踏著石卵路,聖旨門街兩旁水榭亭閣、門台古井、老屋舊牆不經意間從眼前經過,看似不起眼的老房子,曾是藥店、布行、國學堂,郵電局。
「這個郵電局裡,當時整個永嘉的第一部電話就裝在這裡。」隨行人員推開一間不起眼的老房子的木門。
據永嘉縣古村落文化研究會會長徐逸龍介紹,永樂古道、永仙古道就在聖旨門街這裡匯合,古鎮鼎盛時期,聖旨門街的店鋪百餘家,還有浦亭街、解阜路、來薰路、楓嶺路、道南路等街巷也開滿店鋪。這裡有南宋狀元、禮部尚書木待問故居,清末監察御史徐定超的故居、御史祠,祖傳六世的干壽堂藥店,還有朱自清家屬和馬公愚避戰禍棲居的謙益堂……
目前,古街上的幾棟老房子開始修繕,外立面統一用木結構進行「修舊如舊」,規劃打造古街的江南舊貌。
「楓林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資源豐富,今年有幸被列入千年古鎮復興計劃備選鄉鎮。」吳理俊告訴記者,今年5月,浙江省發改委發文的首批「千年古城復興」計劃名單中,永嘉縣楓林榜上有名,這也是我市唯一入選的「千年古城」。
今年以來,楓林鎮積極響應省「古城復興」計劃,主動作為,從梳理古鎮文化資源、構建文化載體、發展文化產業等角度,進行聖旨門區古鎮保護開發課題研究,在傳承歷史文脈,講好楓林故事上謀發展,在聚焦產業振興,引進亮點項目上做文章,努力爭取2021年列入省第二批「古城復興」計劃鄉鎮。
據了解,楓林還是「武術之鄉」「象棋之鄉」、省級體育強鎮,每年農曆二月廿二日舉辦有「武術節」特色活動。
「我們計劃打造楓林體育武術公園,吸引全國武術愛好者匯聚楓林。」吳理俊表示,要把楓林的這些名片擦亮,借力文旅大融合,來喚醒古鎮大復興。
楓林古鎮民居。
古鎮機遇
杭溫高鐵楠溪江站落戶
楓林地處楠溪江中游中心位置,隨著諸永高速、雁楠公路、41省道南複線開通,楓林到市中心、楠溪江各景區僅用30分鐘,到雁盪山僅需1個小時,加之杭溫高鐵楠溪江站設站楓林,交通樞紐與門戶的優勢日益突出。
杭溫高鐵楠溪江站正在全速推進施工。與此同時,楓林鎮委鎮政府正深度謀劃高鐵旅遊綜合體的規劃和打造。
「該項目建成後可通過雁楠公路將楠溪江與雁盪山兩大國家級景區更好地融為一體,通過41省道、諸永高速快速通達永嘉縣八大景區和其他旅遊地,構成特色互補、種類齊全的大型區域旅遊網絡。」
吳理俊表示,立足岩頭楓林一體化旅遊發展規劃,系統謀劃高鐵站前地塊、楓孤溪片區、北坑景區和聖旨門古街區,將高鐵站前地塊與楓孤溪1200畝整體開發、北坑景區開發、聖旨門街區保護開發打包,統籌謀劃「楠溪詩畫小鎮」,包裝投資100億元以上的省級「152」工程。
以建設楠溪江高鐵旅遊綜合體為核心,緊抓高鐵新城機遇,高起點做好城市規劃——千年楓林古鎮,精彩蝶變進行時。
兆潭楠溪江竹筏漂流。
記者 丨昭普 付瑛
供圖 丨楓林鎮政府
編輯 丨嚴雪梅
審核 丨昭普 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