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陪爸媽旅行,心態崩了

2019-09-16   時尚旅遊

在中秋這個寓意團圓的傳統節日兼小長假裡,又有一批年輕人滿懷自信,帶著父母浩浩蕩蕩向機場和火車站出發了。畢竟在這個旅行已成為生活方式的新時代,兒女們難免會不切實際滿懷憧憬地猜想:全家出遊,該是一種多麼甜蜜的陪伴。

但遺憾的是,這場出遊往往在回來後,都會殘酷印證過來人那句呼著惆悵煙圈告訴你的話: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你咋就不信邪吶!

小長假帶爸媽旅行,就是這麼一件全天候危險型事件。

5:00

滴!起床卡

離家在外工作的峰兄,本著出來玩兒就要多跟爸媽待一起的考慮,預定了家庭房。可惜這時的他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陪伴,早已在暗中標好了起床時間。

中秋假期第一天清早五點半,睡眠向來較淺的峰兄,迷迷糊糊中感到身後一陣窸窸窣窣。驚醒過來的他瞪著大眼珠子猛回頭,赫然發現暗暗的房間裡,爸媽早已穿戴整齊,正坐在床上盯著自己。

峰兄小心肝都嚇爆了。他邊喘著劫後餘生一般的粗氣邊問:「大過節的,你們起這麼早要幹嘛啊?」

峰爸第一時間把早就準備好的一摞衣服遞給他,用不容反駁的語氣叮囑道:「快點起床了,出來玩兒還睡懶覺。我看這家酒店辦理入住的遊客那麼多,不早點去餐廳肯定就沒得吃了。快,給你半個小時準備。」

峰兄沒辦法,只好揉著眼睛打著哈欠起床洗漱。當晚他吸取經驗教訓,買了一堆麵包回房。睡前跟爸媽打了招呼:「明早就不著急下樓吃早飯了哈,你們看,沒趕上早餐也餓不著。」然後他放心天真地睡著了。

結果第二天,耳邊還是在熟悉的五點半傳來了老爸熟悉的聲音:「麵包我們已經吃完了,你快點起床了,出來玩兒還睡懶覺。」

9:00

老牌景點拉練進行時

趙小寶在這趟中秋旅行前永遠不會相信,自己一天的效率可以如此之高。早上九點,她已經跟在精力超群的爸媽身後,進到了當天第二個景點。

趙小寶一面如夢似幻地看著興奮的二老,一面回憶起自己和朋友旅行時的場景——那種節奏如樹懶般緩慢、如風般隨性的旅行:每天的行程是從中午開始的,要是氣溫太熱,就默認延到四點以後,直接沖向酒吧蹦迪…

事實證明了那個古老的道理: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如果沒有爸媽的催促,趙小寶的微信運動可從來沒拿過第一名。更何況,她還背著被堅決不喝景區高價水的老爸勒令隨身帶好的六瓶礦泉水啊!

但是,如果你以為爸媽僅僅追求打卡的景點數量可就錯了,他們有嚴格的篩選標準。那就是,趙小寶收藏夾里心心念念的一堆冷門美術館和小眾快閃展,在爸媽的訪問清單上通通沒有姓名。畢竟未來,在他們與親戚朋友的閒聊中,這些地方並不太具備傳播價值。

相反,她從沒正眼看過的「XX地不可錯過的TOP10景點盤點」,卻妥妥被爸媽原封不動地抄到了小本本上。

12:00

錢,省就要省在嘴上

明仔這頓午飯吃得不太開心。

事情是這樣的。明仔肚子已經咕嚕嚕叫很久了。畢竟無數次路過特色小吃的攤位都被爸媽攔下,以「不健康、不衛生」為理由把他拽開一邊兒,企圖讓他用從家鄉一路帶過來的的月餅充飢。

明仔不依,遂氣息奄奄。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爸媽終於想起來該找個吃飯的地方了。但矛盾也在這時出現。明仔的意思是,出來吃就要吃有特色、有環境、有服務的好餐廳。價格偏貴?貴有貴的道理!需要服務費?該給就給嘛!

爸媽則持絕對相反意見,他們認為貴价餐廳都是坑外地人的。用仔媽的話說就是:「我就不信大家都是掙工資的老百姓,本地人會來當冤大頭?何況貴也不一定好吃,都是拿噱頭唬人的,你們這些小年輕就是容易上當。」

於是,明仔的中秋團圓飯時光,是在爸媽挑的一家名為「客歸麵館」的小飯店裡度過的。店裡生意倒是紅火,不過相應也意味著服務為零。過道上全是自助端餐盤的食客正在側身緩慢穿行,擁擠程度不亞於全天任何一個時段的北京東三環。

明仔望著牆上醬香熏制的「賓至如歸」四個大字,心裡想,嗯,確實有很有平日的感覺了。

15:00

有字的地方一定要拍照

在一天中最毒辣的日頭之下,是周甜甜最眩暈的頭,和甜甜媽最炫的民族風。

從今早看到老媽換上整個家裡衣櫃里最鮮艷的那身蠟染one piece時,周甜甜就為手機內存隱隱擔憂起來。果不其然,大到古老教堂的每面牆,小到路邊一顆奇形怪狀的樹,都連同老媽和她不遺餘力的姿勢一起,從未缺席於甜甜的鏡頭。

「來來來,媽媽手舉不了太久,趕緊多拍幾張!」

「好了嘛?把你爸喊過來,我跟他合個影。哎呀不用換地方,就在這兒。」

「拍完了嘛?你也過來,跟旁邊小妹妹說讓她幫我們三個拍個全家福。哎呀,你麻利點兒呀!」

一分鐘後,這些照片都流向了同一個目的地:周家家庭群。匯聚了幾代人的家庭群,是爸媽的專用打卡地。在任何景區,有幾個固定位置,周甜甜都一定要幫媽媽拍照留念的:景區大門、主建築門、次建築門、大建築門、小建築門、出口門…

特別是有字的地方,一定要確保完整出鏡。因為這些,都要被媽媽發到群里,播報自己的當下位置。在家庭群里,每一個旅行中的老媽,都為自己留下了可永久回看的靜態「PLOG」。

19:00

旅行社交被斃記

陸露在暴走十小時後,終於盼到了老媽「打道回酒店」的指令。稍作整頓後,她像平時跟朋友旅行時那樣很自然地對爸爸媽媽提議:「咱們換上泳衣去泡海灘派對吧。」

她沒想到,老媽騰一下從床上彈起來,很警覺地說:「你要穿哪件泳衣?是很小的那件嗎?」陸露解釋那叫比基尼。老媽於是滿臉都是痛心疾首,當即發出一連串的指令:

「那件我都幫你從行李中拿出去了,穿那麼少太不成樣子!」

「還有明天也別塗紅嘴唇了,走在街上感覺好多人心術不正地在看你。我看別家小姑娘都不塗。」

「海灘上有那種勾搭人的壞人,什麼派對呀,亂糟糟的。別出去了,這人生地不熟的,多危險!」

氣到說不出話的陸露又不好發作,只好沒好氣地要下樓買吃的。但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必有一煲。老媽從包里掏出一個電飯煲和一袋雜糧粥:「買什麼買啊,你們小孩兒就是拿錢不當錢。媽媽給你做!再給你切點兒火腿腸進去,味道可美了。」

那一晚,陸露沒有讓媽媽切火腿腸進去,但她只覺得粥里鹹鹹的,有種叫做眼淚的味道。

22:00

蹦最野的迪

只能在手機里

不是第一次和爸媽出來玩兒的阿風,不僅已經可以熟練掌握諸如「出發前把手機桌面換成《莫生氣》」的和諧小技能,更早已明白夜生活是一種註定失望的奢求。把酒店選在當地那所全球著名夜店旁邊,是他保留給自己年輕靈魂的最後一絲倔強。

當夜幕降臨,阿風盡職盡責地完成當日最後一項親情任務——陪父母看完新聞聯播和熱播抗戰劇,就回房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光。

他打開有「附近」功能的短視頻軟體,透過5.5寸的螢幕,看到一街之隔那所夜店裡洋溢的多巴胺變換成信息流上一塊塊長方形的悅動,呼之欲出;也看到不遠處的夜市裡紅通通的烤爐,只可惜那盤兒滴著汁水的烤牛肉,被送入到了別人的口中。

阿風開始陷入沉思,他覺得自己來過這個地方了,但好像又和在家裡刷手機沒有太大區別。但他沒有放任自己想太久,因為畢竟已經夜深,距離第二天的起床時間,不足六個小時了。

上面出現的陪爸媽旅行記,或許就是你身邊的中秋故事,或許還有更多,比如——

「陪爸媽出行就跟供應商請吃飯一樣,飯桌上隨他們的便,自己過後再補。」

@Randall

@渃漓

「爸媽認為除了家裡的地方都是危險的,即使我現在已經二十多歲了。」

「換了800葡幣去澳門一天游,還剩650,其中有130是給家裡小孩子帶的手工糖...早晚飯在珠海吃,午飯帶的麵包牛奶,花掉的20買了2瓶水。」

@bengou17

@abcd

「和家人去海邊旅遊,我家老豆不讓我穿人字拖???」

「帶我媽去鼓浪嶼,訂了最好的酒店最貴的下午茶,然後坐在花園裡被罵了兩個小時亂花錢,一邊哭一邊吃小蛋糕。」

@哎呦喂

@無限最帥氣啦

「祖孫三代一起去旅遊才叫災難,我說什麼也不願體驗第二次了。」

「每天六點起床,十點上床,出門就是走走走,不能喊累,否則說你平時不鍛鍊。吃飯就是方便麵或者自熱飯,我覺得我不是來旅遊的,我是來減肥的...」

然而,吐槽歸吐槽。短短的三天小長假結束,爸媽們要踏上返程的路。而孩子們,也將要回到自己在努力奮鬥著的城市。

臨走時,爸媽問孩子:「下次什麼時候回家呀?」

孩子摸了摸頭:「不知道…最近比較忙,可能要春節了。」

爸媽沒有說什麼,只是囑咐又囑咐了那些關於衣食住行的叮嚀,又硬塞了一些錢給孩子。然後在車站最後拍了張三人的自拍,發到家庭群里:「要回家啦,孩子來送我們。」

那張照片里,爸媽笑得很開心,很幸福。原因並不是在於這趟旅行一共簽到了多少景區、或是找到了什麼高性價比的省錢方法。而是在這幾天裡,他們可以和孩子時時刻刻在一起,就像孩子小時候一樣。

所以,記得多陪陪父母去旅行,不要因為懼怕他們那些在你看來「奇葩」的旅途決策而放開他們的手。因為曾經,他們也是這樣用點點滴滴的決策,護著你在成長的旅途上,往前闖、往外走,去看更大的世界。

陪爸媽旅行時,你有過哪些別致的經歷?

通過留言和評論分享給我們吧~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動動手指

點擊右下【在看】吧~

You May Also Like

雞:「我在廣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我們談論三毛,我們在談些什麼?

航班延誤不可怕,選對了機場我真的不著急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