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發布!涉及島內外1453個村!廈門將迎來巨變

2019-10-13     廈門本地事

最近廈門的舊村改造

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在「島內大提升」熱潮下

思明區梳理了183個項目

湖裡區啟動12個重大項目

思明區「島內大提升」三年行動方案中,該區初步梳理了183個項目,預計總投入2985億元。近期重點推動何厝嶺兜舊村改造、沙坡尾片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開元工業園地塊、洪文嶺兜金包金地塊等產業提升項目,區公衛養老中心、站南小學等城區功能提升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蓮前片區舊村改造工作有力推進,嶺兜僅用一個半月整村簽約率超過90%,何厝村簽約戶數已突破1100戶,圓滿完成第一輪簽約目標。這些項目的推動實施將有利於思明區突破空間發展瓶頸、帶動產業能級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厚植髮展優勢。

湖裡區梳理了12個近期可啟動的「島內大提升」重大項目,總投資達2823億元,以及一批經濟增長著力點和項目清單,包括創新經濟、總部經濟、招商引資、東部舊改、固定資產投資等5大方面132個重點項目。

近日,市資源規劃局公示《廈門市村莊空間布局規劃(2017-2035)》



一、規劃範圍與對象

廈門市行政轄區範圍,總面積1912平方公里,包括本島的思明區和湖裡區,島外海滄區、集美區、同安區和翔安區。規劃對象為全市所有村莊,即廈門市行政區域內334個行政村(含社區),1453個自然村

二、規劃目標

落實「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戰略,明確村莊拆遷保留方案,優化空間布局,加強村莊建設管控,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

三、城中村與鄉村空間界定

全市村莊定義為兩大類別,分別為城中村和鄉村。城中村為位於城鎮開發邊界內的村莊與少量雖位於開發邊界外,但靠近城市中心或主導功能區的村莊;鄉村為位於城鎮開發邊界外且遠離城市中心與主導功能區的村莊。

四、村莊建設分類管控

合理劃定農村村民住宅禁建、限建、適建村莊,實行區域分類管控、分類審批。各區政府應定期對村莊空間布局規劃實施進行評估,並適時提出調整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範圍的意見和建議,提交市政府研究。

(一)禁建村莊定義與管控措施

禁建村莊為規劃拆遷村莊、位於生態紅線內村莊、思明區及湖裡區村莊。禁建村莊不再審批新建農村村民住宅。禁建區內經鑑定屬於D級危房,對列入近期拆遷計劃的,或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的雖未列入近期拆遷計劃但屬於權屬清晰的,實行提前安置;未列入近期拆遷計劃且權屬清晰的,對除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外的其他區域可實行翻改建,由區政府嚴格限定翻改建條件和程序。需整村搬遷的,按照搬遷改造規劃實施安置。禁建區內符合「一戶一宅」的,由區政府通過提前安置或保障性住房等方式合理解決村民住房需求。

(二)限建村莊定義與管控措施

限建村莊為開發邊界內保留村莊(除思明區、湖裡區外)、海滄區村莊及部分雖位於開發邊界外但靠近城市中心或主導功能區的村莊。限建村莊不再審批新增建設用地用於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允許利用舊宅基地翻改建和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或通過建設公寓式村民住宅小區保障村民住房需求。無房戶、住房困難戶若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請條件的,可通過申請保障性住房等方式解決住房需求。

(三)適建村莊定義與管控措施

適建村莊為開發邊界外的保留村莊(除海滄區外)。適建村莊可申請新建農村村民住宅和舊房翻改建。適建村莊內利用村莊內部舊宅基地、零星空閒地新建農村村民住宅,以及受地形等特殊因素制約的山區村莊可以申請村民獨立建房;新增成片農村村民住宅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配套、統一分配」方式集中聯合建設;城鎮化水平較高、宅基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村莊,鼓勵集中建設公寓式村民住宅小區,增加村民住宅有效供給;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請條件的村民可根據個人意願申請保障性住房。

五、鄉村發展指引

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生態宜居的現代化美麗鄉村,進行鄉村要素管控。包括村莊居民點建設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保護線、林地保護線、水源保護區線、水系滯洪區、紫線等。遵循政府幫扶、村民參與,全面覆蓋、重點設計的原則,對閩南鄉村空間的廟埕廣場、道路街巷、公共空間、房前屋後、特色建築(構築物)、歷史聚落、環境衛生、標誌系統和綠化水體等九種空間進行整治指引,並在《廈門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6年版)中對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村莊走訪實際需求,擬定鄉村公共設施配置項目標準。

六、城中村更新指引

城中村未來發展的重點是與城市相融合,成為城市服務人口的高品質居住空間與城市產業拓展、配套建設的重要後備空間。要加強城中村文物古蹟、歷史風貌建築和歷史地段的保護、修復、開發與利用,通過保護城中村溫情因子,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城中村的管理配套納入城市社區,其配套主要依據《廈門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6年版)》中基層社區(一萬人)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項目指標,結合城中村莊實際需求,適當增加特色化公共設施配置項目。

七、風貌管控規劃

加強村莊風貌管控,引領形成地方特色。村莊風貌根據村莊的景觀區位及人文特徵分為重點風貌及一般風貌兩大類。其中重點風貌村莊,包括歷史風貌村莊、山邊村莊、水邊村莊、路邊沿線村莊。一般風貌村莊包括城鎮開發邊界內一般村莊及城鎮開發邊界外一般村莊。針對重點風貌類,規劃中進一步加強文物古蹟、歷史風貌建築和歷史地段的保護、修復、開發、利用,保護好古街、古宅、古樹、古道、古井,延續歷史文脈,規劃實施依據應保盡保的原則,分類施策,保護歷史風貌。針對開發邊界外一般村莊,建築風格與色彩宜以生態、鄉土風格為主,需要與周邊的山林田園等景觀風貌相協調,從建築外觀、色彩及村莊整體風格等方面綜合考慮;針對開發邊界內一般村莊,村莊城市化程度較高,但風貌特徵不顯著,宜根據村莊本底,賦予建築特色;保留原有空間結構,營造場所特色。



你覺得,未來廈門會有什麼變化?你家旁邊的村莊會變成什麼樣呢?一起來討論吧~

部分內容來源:廈門日報、海西晨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n6_w20BMH2_cNUgUW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