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發力,科學編制規劃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曾經是深度貧困鄉鎮的三建鄉
在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扶貧集團,
縣級幫扶部門當地黨委政府,
駐鄉工作隊的幫助下
是如何脫貧攻堅的!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
切實解決群眾困難
縣人大常委副主任、三建鄉黨委書記
黃友志
到2020年,我市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將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其中深度貧困鄉鎮及其貧困群眾是發力的重點。
這是三建鄉對2020年的目標設定
對此三建鄉從多方落實各項扶貧政策
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
人居環境改善等
長效鞏固脫貧成果
其中最有效途徑便是精準醫療扶貧
切實阻斷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其中深有感受的便是
貧困戶冉紹洪
冉紹洪是三建鄉綠春壩村四組貧困戶,作為家中主要勞動力的他,在三年前因雙腿股骨頭壞死,無法正常行走,加上家庭經濟困難,他的病就這樣一直拖著。
在幫扶責任人與駐村工作隊的協調下,按照政策,冉紹洪順利入院治療,總費用5萬元的手術費用,他自費花了不到1萬元。如今,冉紹洪已經康復出院,他的家庭也因減負獲得新生。
不僅僅是醫療扶貧
對於教育,文化等多方面扶貧
三建鄉總共設立51個項目
已開工50個,完成22個
完成投資3.36個億
為了切實精準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鄉里還建立了「1+2」幫扶責任體系
三建鄉建立"1+2"幫扶責任體系,即對未脫貧戶分別落實「1個幫扶單位+1名中層以上幹部為幫扶責任人+1名專業技術人員」包干幫扶,
根據致貧原因分類確定幫扶單位,並逐級落實幫扶領導、單位和幫扶人的責任,逐戶編制脫貧規劃,確保如期脫貧。
同時,還結合入戶走訪情況,對照「兩不愁三保障」,開展動態管理「回頭看」,確保錯評、漏評、錯退「零目標」。
截至目前
已經落實諸多問題
三建鄉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500餘萬元,實施產業扶持帶動3400餘戶、轉移就業幫扶341人、醫療救助513人次、落實教育資助400餘萬元,易地扶貧搬遷235戶919人,危房和風貌改造2518戶,農房「四改」826處,保障兜底176戶、402人。
實施「三變」改革
狠抓扶貧產業發展
三建鄉山高坡陡
土地貧瘠,不宜種植
但在菜森壩村卻有成片的板栗林
枝葉間掛滿了板栗果實
據該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彭曙光介紹,蔡森壩村已經種植板栗近1000畝,種植豬腰棗565畝、筍竹1000畝、青脆李300畝,昔日的荒山荒坡,因經濟林的培育,全都披上了綠裝。
而以上只是三建鄉產業脫貧的小部分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三建鄉投資4500萬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栽植筍竹、青脆李、檸檬、白茶、蟠桃等產業林1.6萬畝,鞏固發展豬腰棗、花椒、板栗等產業林0.2萬畝。
目前,三建鄉的青脆李、筍竹等產業處於培育期,離真正產生效益還有一段時間。但三建鄉通過大力實施「三變」改革,將產業發展和群眾的收益緊密聯結,群眾管護產業發展產業的熱情高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路子正越走越寬,打贏脫貧攻堅戰變得毫無懸念。
好一個「毫無懸念」
脫貧攻堅戰就該有這樣的氣勢與決心
其中有村民就已經受益
三建鄉魚泉子村村民向後華
我家10畝地5口人,有兩個主勞動力,靠著農村『三變』改革,今年收入會達到一萬多元。
說了半天「三變」
那「三變」到底是什麼呢?
1
「三變」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而三建鄉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保障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重點工作,創新探索農村「三變」改革模式,由村(居)組建專業合作社全域連結農戶,企業與各村(居)專業合作社按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共同組建農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產業的經營管理,並將1.8萬畝產業扶貧面積精準確權到戶,收入實行"334"比例分紅,最大程度保障群眾利益。
(三建鄉村民在產業園務工)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
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
也是確保脫貧群眾不再返貧的有力保障
市人大常委辦公廳扶貧集團駐鄉工作隊
三建鄉黨委、政府全力實施扶志與扶智行動
有效提高群眾信心
增強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三建鄉黨委副書記劉小煒
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就要讓群眾明白,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去年以來,三建鄉邀請本鄉考上北大的學子敖露、脫貧致富領頭人廖龍堂以及本鄉成功人士等開展「榜樣面對面 幸福來自奮鬥」專題宣講活動,用群眾身邊榜樣可見可感的經歷,詮釋幸福來自奮鬥。
這樣的宣講,每月開展一次,讓群眾明白,脫貧致富要靠辛勤的勞動、不懈的奮鬥。
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需要增強群眾自信心。三建鄉組織開展筍竹、青脆李、板栗、花椒等種植技術培訓,貧困群眾受訓2000餘人次。通過培訓,切實提高了群眾種植技能。
劉小煒
送崗位送就業,也是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的好途徑。
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更需要提振群眾精神面貌。
該鄉開發公益性崗位286個,在夜力坪村開辦扶貧車間,解決建卡貧困戶30餘戶就業,組織勞動力轉移就業5400人次,送工就業20餘人。村民在扶貧車間打工,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脫貧的信心自然就更足了。
三建鄉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實施改造農村C、D級危房、危舊房和風貌改造等項目。同時,該鄉實施了「農戶保潔、村社收集、鄉級轉運「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措施。
如今,三建鄉村莊清潔、民房乾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當地村民說,以前房屋沒有整治,家裡雜物亂堆,自己也不覺得難堪,因為習慣了。現在,就算農活兒很忙,我們也要把家裡的清潔做完才下地。家裡物品擺放整齊,堂屋、臥室、廚房及房前屋後乾乾淨淨的,看著心裡舒服,心情都會好很多。
三建鄉還啟動「孝善之家、勤勞之家、互助之家、清潔之家」等正面典型和「髒亂家庭、懶散家庭、不和諧家庭」等反面典型評選,評選各類正面典型600餘戶,反面典型100餘戶。
雖然脫貧攻堅戰進行順利
但任務還未完成
在三建鄉還有62戶194人尚未脫貧
黃友志
三建鄉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精細化落實政策舉措,強力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
保障群眾穩定增收,加快推進交通扶貧、水利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公共服務、場鎮建設,補齊脫貧問題短板,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志智雙扶,不斷激發脫貧攻堅動力,努力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不忘初心 不負使命
脫貧攻堅戰進行時
學論述抓整改促落實
堅持打贏攻堅戰
共同致富每一家
記者:熊先偉 陶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fd0J2wBmyVoG_1ZmB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