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衛輝慢生活,美好人生從慢生活開始
讀好文 || 交益友 || 品佳日
甘良順
歲月,會走遠,但童年的回憶不會模糊,童年看電影的味道甜甜的、美美的,浸透在我的記憶深處……
那時候,下午放了學一走出校門口,看到大街上扯著白色的電影幕,那就別提有多高興了。回到家把書包往家裡一撂,晚飯也顧不得吃就跑出來了,在電影幕下和小夥伴們跑來跑去,鬧著瘋著,一直到電影開始才可以靜下來。
那時的童年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所以對電影真的是情有獨鍾,隔一段時間就盼著能看一場電影。汲縣(衛輝市)頓坊店公社有兩個放映員,一個是小徐,另一個叫老王,每次來村裡放電影總是能看到他倆的身影,他們特別負責任。因為喜歡看電影,所以自然而然地也特別喜歡兩個放映員,看見他們打心眼裡感覺特親切。
村大隊部就在學校前邊的這條街上,所以在這條街上演電影的次數最多,後來也曾在大街口和南邊打麥場裡演過多次。那個時候看電影的群眾特別多,熒幕下黑壓壓的都是觀眾,還有鄰村的人呢!電影一開始一般都是先放映新聞紀錄片,然後才開始放映正片。有時正看在興頭上,不是發動機壞了,就是片子斷了,人群立刻騷動起來,一片譁然,人們抱怨,急不可耐。那個時候人們夏天看電影,人擁擠得都喘不過氣,但是卻忘了熱;冬天忘了冷,腳凍疼、凍麻了卻也渾然不知。孩子們很喜歡打仗的片子,諸如《南征北戰》《平原游擊隊》《閃閃的紅星》《奇襲》等。看打仗片的時候,如果看到老百姓被敵人凌辱,或者我們的人被敵人圍困,正在危急時刻解放軍戰士吹著衝鋒號打過來了,銀幕下面的孩子們情緒振奮,都站起來揮著拳頭「嗷嗷」地喊叫,感覺自己就在戰場上!那時,許多影片的故事情節、人物、台詞都深入人心,廣為流傳。看了《地道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許放空槍!」「挖地三尺,也要把他們給我挖出來!」「高,實在是高!」等經典台詞第二天便成為我們小夥伴們的口頭禪;小夥伴們還聚在一起模仿著電影里的情節學表演呢;我們還看過《草原英雄小姐妹》,裡面勇敢保護集體財產的龍梅、玉榮姐妹倆記得特清楚哦;朝鮮影片《賣花姑娘》這部電影看哭了好多人呢!我的印象里演的最多的應該是樣板戲《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放映的次數多了,裡面的戲詞都會唱了。
聽說鄰村演電影了也會過去看。吃過晚飯三五成群,路上邊說邊笑,打打鬧鬧的,好不開心。在鄰村看大半夜電影是常有的事,那次去鄰村水屯村看電影聽說是禁演了好多年的《朝陽溝》,可是去了之後一直等了好久都沒有開演,後來才知道說是倒片呢,別的村子演完了才可以拿過來放映。那次等了大半夜才看到了電影。
有一次晚上去鄰村西南莊看電影,哥哥們嫌我小對我不放心,不願意帶我,就把我往回攆,我很不樂意,他們往前跑,我不甘心就在後面追。還真有一次,在后庄村看電影我睡著了,等我醒來後看電影人的都散去了,帶我去的人也沒影了,我好害怕,可是沒辦法。幸好那晚有月色,自己一個人擔驚受怕的一溜小跑著回來了。
去鄰村看電影打架是少不了的。那次西南莊村演電影是在幾間瓦房屋子裡,裡面擁擠不動的人。我們甘莊村去看電影的人不小心碰著對方了,人家不願意,扭過頭來看到是外村的人抬手就打。甘莊村的人一看自己人挨打了也聚過來動了手。西南莊村當然人多勢眾,肯定打不過人家,那就跑吧。對方開始追趕,追一路打一路,打得簡直不可開交。等追到甘莊村北頭的大岸邊,來到自己地界了膽子就大了,甘莊村人開始勇猛反擊,又把西南莊村的人打回去了……那個時候人人都閒得慌,生活很單調,白天在生產隊幹活,晚上除了在大街上玩捉迷藏遊戲,看個電影,打個架也是常事。
後來村裡學校買了一台電視機,家家戶戶也逐漸有了電視了,人們對電影的興趣及熱情也就慢慢減退,不再有從前看電影那種快樂的感覺。即使偶爾看一次露天電影,可再也難以找回那種童年時光看電影的味道。有時候做夢都想回到兒時,重溫一下那時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