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首季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八億元
農產品出村快遞量超過九百萬件,
同比增長約百分之五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漳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農村電商「全天候、零距離、少接觸」優勢,加快鋪設農產品快銷通道,助力抗疫保供和農民增收。一季度,全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8億元,同比增長40%,農產品出村快遞量超過900萬件,同比增長約50%,有效克服疫情影響,實現「逆勢突圍」。
搭建「雲平台」
拓寬農產品網銷渠道
針對部分農產品線下銷售受阻的情況,市商務局和市委網信辦策劃推出「線上花果山」活動,聯動各縣(市、區)「縣長直播」、產銷對接會、線上銷售大賽等,依託「直播推廣、線下展銷、線上下單、無接觸配送」 模式,帶動當地枇杷、楊桃、芭樂等農產品線上銷售,打響戰疫助農突圍戰。3月6日「雲霄枇杷」上線,副縣長帶頭直播,吸引10萬網友參與,25天網銷枇杷300多萬斤、創收4000餘萬元。3月17日「線上花果山:戰疫湖北」活動通過「直播+電商+媒體」形式,向福建對口支援的湖北宜昌市民優惠供應生鮮水果、海產品、休閒食品等漳州特產,直播2小時帶貨超過110萬元。
此外,市商務局和市委網信辦還攜手閩南日報社推出「黨媒農產品公益行」「全力以復、戰疫助農」等主題宣傳活動,進一步推動當地「漳州味」「e上雲霄」「詔安富硒」等區域品牌農產品多平台營銷、上網銷售。目前,全市通過電商渠道日均發出芭樂5萬斤、楊桃4萬斤、青棗8萬斤、紅薯8萬斤、枇杷5萬斤,農產品網銷出村、助農增收成效明顯。
給足「雲優惠」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我市出台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六穩」工作十八條措施的通知》,對疫情期間農產品網銷額超500萬元的企業,按交易額1.5%進行補貼,進一步扶持壯大農村電商發展主體。建立超市惠農收購點,推廣「超市平台+合作社+果農」助銷模式,推動商超、電商、合作社抱團發展,通過線下門店、線上交易、冷鏈物流、宅配服務協同作戰,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農產品快銷產業鏈。依託「商務復工e網幫」應用,協調阿里、京東等大型電商平台提供流量支持,以「漳州美食」 「漳州名優農產品」「愛心助農」等促銷版塊,幫助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一季度,我市「愛心助農專區」實現網銷農產品598萬元、39萬件,占全省農產品公益網銷的70%。
暢通「雲鏈條」
打通物流配送「梗阻」
我市持續推進農村快遞、物流設施建設,建成縣級物流配送中心4個,村級物流站點1352個,村級網點覆蓋率達53%,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漳浦縣試點「一縣一倉儲、一鄉一中心、一村一站點」模式,配套建成農村電商物流雲平台和可擴展的一體化供應鏈管理平台。雲霄縣整合農村淘寶、郵政、益農社、田豐等企業資源,實現全縣農村快遞網點行政村全覆蓋。支持農村電商配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簡化綠色通行證辦理手續,落實農產品運輸車輛便捷通行政策,設立24小時投訴熱線,及時協調解決農村道路通行受阻問題,保障農產品物流運輸通暢。引導郵政、「四通一達」等物流快遞企業開設「戰疫助農」服務,減免物流運輸費用。全市一季度農產品寄件量903萬件,快遞單價平均下調0.5元,全市農村電商企業節省寄遞成本近450萬元。
精準「雲助農」
提升電商扶貧實效
我市積極組織電商協會、愛心企業依託農村電商「一戶一店一碼」,與貧困戶建立精準幫扶機制,推動解決貧困戶農產品滯銷問題。疫情期間,動員社會各界組成「愛心助農團」,收購貧困村4萬斤楊桃,用於慰問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組織愛心企業收購貧困戶農產品超14萬元。落實「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六條措施」,鼓勵貧困戶開設網店銷售農產品,雲霄縣260位貧困戶通過銷售楊桃、枇杷等增收超130萬元,詔安縣244位貧困戶銷售青梅、荔枝等增收超70萬元。在部分貧困村開設「田間直播間」,打造「線上直播+線下產業」平台,助推下河楊桃等農產品銷售。指導部分貧困戶收集枇杷葉,晾曬後製成茶葉並上線銷售,以「變廢為寶」的方式增加農民收入。
來源: 閩南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WbBvnEBfwtFQPkd6I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