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颱風暴雨即將來襲!家庭、學校應做好安全防範

2019-08-09   濰坊教育播報

據山東氣象台的降雨預報顯示

受颱風「利奇馬」影響

颱風中心於12日在山東半島登陸

降雨預報

預計10日夜間至12日,我省中東部地區將有強降雨,魯東南、魯中的東部和半島地區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他地區有雷雨或陣雨;黃海中部、黃海北部、渤海海峽和渤海自南向北有9~11級、陣風12級以上大風,半島地區有8~9級、陣風11級大風。

大風預報

黃海中部、黃海北部、渤海海峽和渤海自南向北有9~11級、陣風12級以上大風,半島地區有8~9級、陣風11級大風。

山東臨沂、日照、棗莊、濰坊、煙台、青島、東營、威海等地

將成暴雨集中區

青島、濰坊兩地將迎特大暴雨

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可能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或影響我國最強颱風!


颱風暴雨將至,不要觀望和猜測,寧可信其有,信其一定發生並帶來災害。

颱風暴雨來襲,學校、家庭應做好安全防範

1、學校(幼兒園)

立即排查校舍及設施隱患。

看學校是否處於低洼,是否容易積水,做好相應防範。

對校舍及設施排查,看有沒有容易倒塌損壞的校舍、牆體、設施。

各類建築、牆體和設施是否因為雨水浸泡導致地基鬆軟而倒塌,有沒有漏雨的校舍。

看下水管道和排水通道是否暢通。

排查用電設施和電線,注意校內路燈、電動門等的埋地線路是否漏電。

學校積水帶電、大門處電動門漏電導致學生死亡的事故都發生過,要提前檢修。

對學校的危房進行封閉,對危房、危牆等進行隔離並設立警示標識。

排查各類建築的瓷磚、瓦片、牆體是否有鬆動,宣傳牌等設施是否經得起大風。

樹枝是否會被大風吹折等。

各類設施是否安裝牢固

排查到的隱患立即整改到位。

一定堅持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不能出現離崗、脫崗、代崗等情況。

應急電話確保暢通。

原定學生返校、報道等安排,應予取消。

如果私自組織學生集中補課,應予取消。

對家長和學生進行安全提示,防止學生溺水、觸電等安全事故。

暑假期間發生水災,學校可作為應急避難場所,應配合當地抗洪救災統一安排,做好服務工作。

2、教育培訓機構、幼兒園、夏令營(研學)單位

教育培訓機構、幼兒園、夏令營(研學)組織者,充分考慮行程、交通、所在或將去區域的安全風險,看天氣情況要提前停課或做好相應防範。

如果是在山區,有危險路段,更要提前通知停課,停駛校車。

學生在校在園,將要大雨或已經下雨時,要延緩放學時間,不能讓學生自行回家,因為在路上可能會發生危險,各地發生過,突降暴雨,學生放學回家路上被水沖走溺亡的案例。

如果學生在校在園,遇暴雨校內水位增高時,若有多層建築,應到樓上躲避,但是還要看建築質量。

還可組織學生到其他高處安全地方躲避,需要時可組織教師或家長護送學生到家。

告誡師生和家長,有暴雨導致水漫橋面、路面的情況,不要輕易試探是否能過,很多人低估了水的衝擊力駕車被水沖走溺亡。

根據具體情況來,千萬別大意,更別冒險組織學生繼續活動。

為安全起見,幼兒園應提前停課。

3、家長、孩子的安全防範

1.出行安全

雷雨天氣期間,包括暴雨暫停的時間,不要輕易帶孩子外出,更不能開車涉險。

如果在戶外遇到雷雨,不要在鐵塔、大樹下,電力設施附近躲避,不要在臨時建築物或不牢固的建築物構築物下面或裡面躲避。

洪水沖刷,道路坍塌,或者道路被攔腰切斷並有急流通過,此時,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暫時避難」。拿不准,看不明情況的積水路段,一定不要輕易通過。

各地暴雨期間,發生過多起家長帶孩子開車經過積水路段,車被沖走的案例,當然,車被沖走,人也無法逃生。

要防範電力設施損壞造成的危險。如果不小心走近脫落在地上高壓線,當心「跨步電壓」的電擊。逃離時的正確方法是:雙腳併攏,跳著離開危險地帶,而不是走出。

2.玩耍安全

暴雨後,形成積水,原來沒水的河流、水塘可能滿水了或形成新的水坑,比平時更要看好孩子,預防孩子溺水。

景觀水池、城市道路積水,其中可能帶電,要注意防範。

雷雨天氣不要放風箏,更不能臨近電線放風箏。

3.居家安全

危房危牆要遠離。住處可能水淹或農村家中居住危房的,應找臨時住處。

遇險需要轉移時,不能貪戀貴重物品及其它原因而延誤時間。

4.旅遊安全

參加旅遊團、自駕游、學生研學等活動,預判風險,可停止行程。

遇到山洪,儘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逃轉移,如一時躲避不了,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

山洪泥石流暴發時,千萬不要沿著洪道和泥石流方向逃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不要輕易涉水過河。

提前攜帶救生設備。

停止攀登、釣魚、游泳、打球等各類戶外活動。

5.預防雷擊

雷雨天氣時,關好門窗,不是非得用的,家用電器關閉,撥掉電源插頭;不要聽收音機和看電視,尤其是不用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避免接打電話。

雷雨天氣時,不要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等金屬物品。

若在戶外找不到避雷的地方,可以蹲下,兩腳併攏,雙手抱膝,儘量降低身體重心,減少人體與地面接觸面積。穿著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鋤頭等。

多一份安全意識,就多一分生存幾率;多一點安全知識,就多一份生命保障!

來源:校園安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