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又多了一個
「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啦
就是你熟悉的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近日,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專項工作小組召開2019年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驗交流會,同時公布廣州市第八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等10個單位入選,並舉行了授牌儀式。
此前,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獲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點擊此處回顧
今天又獲得如此殊榮
將更好地傳播愛國主義文化!
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採取陳列展覽、播放宣傳片等形式
滿足黨員群眾學習教育需求
開闢出面向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
免費開放的黨員活動場地
打造特色鮮明的黨員教育課堂
設立「新時代紅色文化講堂」,通過把新時代新思想與紅色基因結合起來,打造集學習、宣傳、服務於一體的紅色教育平台。
同時開設情景宣講、紅色宣講、多媒體宣講等模式,充分運用微黨課、微視頻、微講解、聲光電情景教學等多媒體新技術,吸引黨員群眾參與教育活動。
除了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越秀還有眾多值得瞻仰的紅色史跡
沿著這條「英雄花·英雄城」紅色之旅經典線路
你將有非凡的收穫~
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
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位於今廣州第十中學內,是中共廣東支部培養幹部的教育機關。民國十年(1921年)8月,以陳獨秀所負責的廣東省教育委員會的名義開辦了「宣講員養成所」。
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是廣東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幹部的教育機關,在黨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2012年,越秀區文廣新局公布為越秀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打卡地址:越秀區北京路高第街素波巷30號
團一大廣場
團一大紀念廣場是廣東省首個共青團歷史文化主題紀念廣場,總建築面積約為3744平方米,沿越秀南路分為東、西兩部分。
打卡地址:東園橫路和挹翠路交叉北50米
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含春園)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主要由中共三大會址遺址廣場、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春園、中共三大歷史陳列館和舊民居5號樓組成。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代表出席了大會。中共三大是迄今中國共產黨唯一一次在廣州召開的、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國革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打卡地址:越秀區恤孤院路3號
國民黨「一大」舊址
國民黨「一大」舊址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面裝置了時鐘及長圓形玻璃窗,頂部設旗杆,正門是拱券形柱廊。
1924年1月,孫中山在這裡召開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孫中山重新解釋三民主義,闡述了國共兩黨合作的思想。
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誌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這是越秀區內紀念革命史跡的重要場所。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打卡地址:越秀區文明路215號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是為紀念1925年成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一個會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面積約700平方米,是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了省港大,為全國工人運動培訓幹部、發展工運組織、開展統一的工人運動,並為廣大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及北伐戰爭作出了貢獻。
館內現有基本陳列「工運領航者——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廣州」,並按歷史原貌恢復了香港總工會執行委員會辦公室、幹部辦公室、教育宣傳委員會辦公室等6個展室。
打卡地址:越秀區越秀南路89號
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
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是一座民國時期建築。這座樓房原是廣州商團副團長陳恭受的花園別墅。1924年10月,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政府鎮壓了商團叛亂後,將此樓房沒收歸革命政府。
農民運動講習所由越秀南路惠州會館遷到這裡,續辦了第三至第五屆。1927年「四一五」事變後,廣東省農民協會停止了活動。
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是革命時期培養農民幹部的重要場所,對推動農民運動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197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打卡地址:越秀區東皋大道禮興街6號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在繁華的廣州市中山四路,有一組紅牆黃瓦的古建築群,這便是番禺學宮——明清時番禺縣辦學和祭孔的地方,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後,國民革命運動迅猛發展。為了配合即將進行的北伐戰爭,發展全國農民運動,1926年5月至9月,毛澤東同志任所長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此舉辦。
打卡地址:越秀區中山四路42號
廣州公社舊址
廣州公社舊址亦即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民國十六年(1927年)12月11日,共產黨人張太雷、蘇兆征、葉挺、葉劍英、聶榮臻等領導發起了廣州起義,攻克公安局,並在此處建立了東亞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廣州蘇維埃政府,後人稱為「廣州公社」。
廣州公社是在廣州起義中成立的、仿照巴黎公社的蘇維埃政府,是東亞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具有歷史價值和重要意義的紅色革命史跡。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打卡地址:越秀區起義路200號之一
素材來源:越秀區文廣旅體局
編輯:洪嘉琳
責編:翟曉雪
編審:劉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