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看南方車站的聚會取景地,順便拍個照打個卡

2019-12-10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以上這兩張場景是不是很熟悉?第一張是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的劇照,第二張就是吃貨君找到的同款打卡地啦!


最近兩天,吃貨君的朋友圈都被這部主要取景在武漢,全台詞為武漢話的影片刷屏了。


看過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樣,對胡歌和桂綸鎂的「彎管子」武漢話印象頗深,那些似曾相識的取景也讓從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忍不住「看片猜地」,想跟著影片的步伐去探索,可武漢這麼大,從何開始找?莫慌,吃貨君幫你們找到的可不止以上這一處。


// 桂綸鎂住的筒子樓 90年代的鄰里記憶



電影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筒子樓的戲份,據說《南方車站的聚會》劇組前後在漢口的友好里駐紮了20多天,而影片中最重要的一場槍戰戲,也在這裡取景。


喧譁的麻將聲、黏糊糊的抽油煙機、陰暗的走廊……這些構成影片中筒子樓的元素,吃貨君來到取景地時,發現除此以外,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多了些溫暖和煙火氣。



當我摸著有些生鏽了的鐵欄杆,一層層爬著樓梯,時不時停下來穿梭在每層樓間四處打量:長長的走廊連接著許多個單間,兩端通風,正值午飯的點,各個屋子裡飄來一股股炒菜的香味,聞著味道就能辨別出,這一家在炕虎皮青椒,那一家在做番茄炒雞蛋……



聞著飯香,拐個彎,遇到了坐在樓梯口捧著飯碗,曬著太陽、聊家常的嬢嬢們,聽著她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仿佛回到了孩提時代,住在六渡橋多聞里的日子,還沒有電梯的90年代,鄰里之間的關係似乎比起當下,更加密切。



七拐八拐,終於在爬完友好里大大小小的樓後,於空中平台的一側找到了電影里的取景地。我激動不已,立即跑到桂綸鎂站的位置,讓攝影小哥幫我拍起了同款機位的照片。


欄杆刷新了,但後方屋子的擺設,甚至連掛在衣架上曬著的襪子都一模一樣。站到那裡,瞬間感覺自己就是武漢桂綸鎂,可以找胡歌借個火了……



在電影熱映之際,拍上一張, 一發朋友圈,還能立馬引來一陣羨慕。



tips:如果你想調成影片類似色調,用原始相機拍後找到調節模式對比度-20、亮度-20、陰影+25、飽和度-4,往暖色調調即可。


到達友誼社區,向前走20m,左側看到友好里5號的入口,上樓左轉,即可到達電影取景地。



當然,只拍一張就走,哪裡足夠。整個筒子樓片群,還有很多處都很適合拍照。


樓群圍起的中心平台:



陽光鋪灑的天台,趴在木質的窗戶上,讓同行的小夥伴站在正對的樓梯口給自己拍上一張,成片都有種歲月沉靜的感覺。



// 邊緣化的城中村 武漢特別的電影感



影片里有一些對城中村的拍攝,據說主要在復興村和華安里兩個社區取景。


//街邊的電瓶車


一進復興村,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老人,圍坐在一起打著麻將或者橋牌,再往裡走上一圈:敲著麥芽糖的商販、發著呆的環衛工人,讓習慣了步履匆匆的我,也漸漸地放下腳步,觀察這裡的風光。



目光所及之處:只開著一盞燈的文具店、信箱、鏤空花的牆壁,隨便站到一處,就能拍出年代感。



tips:社區里的列印店,門口有些舊了的椅子,坐上去,就能拍照。



這樣鏤空的花牆在現在的小區很難看到,但復興村的房子,爬上一層樓就能尋覓到。陽光透過斑駁的花紋灑在臉上,光影感很強。



樓梯口的信箱,習慣了微信或者email的年代,似乎沒什麼人用了。但當成擺拍的道具,還是很帶感,串個戲,看過《你好,之華》可以幻想自己此刻是等待收信的周迅。



在平台捕捉一個走路的瞬間,亦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和復興村平闊的視野不同,有著「全武漢最大、最擁擠的城中村」之稱的華安里社區,則是陰暗、潮濕、狹窄的,甚是符合電影營造出的南方小城的氣質。



華安里的房子有多少?數也數不清,感覺伸手不見五指,只見房子。來往的人口和車輛有多少?也是數不清的,只知道攝影師為了取景一張照片,機位往往還沒選後,身後就傳來轟鳴的喇叭聲。



當然,初進華安里時,我是被塗滿綠色的牆壁吸引過的,粉綠、草綠、墨綠……感覺像置身一個異度空間,魔幻又現實。



行走在兩座房子狹窄的通道間,倒V字的走向,似乎一個不留神,人也會被吸到路的盡頭去。



在這樣參差交錯的握手樓,僅有的一線天風光,讓人似乎很難分辨出晴天或雨天。


走在這裡,更加理解了為何導演會選擇在這裡拍攝,神秘不安的氛圍,蟻穴般的邊緣化生活氣息,足以支撐一切灰色交易情節的發生。



不知胡歌在影片里住的房子是不是在這一棟樓的某一處?但我想,桂綸鎂拉著萬茜走過的隧道,定是華安里盡頭的通道吧!



薄荷綠的通道,對每天在這裡來來往往的居民或許早已不足為奇,但初來打卡,拍照卻十分好看。


找一處隧道里的燈作頂光,眼神冷酷一點,取到中景,就可作頭像了。



還可讓小夥伴站在上面往下拍,背景的綠色一覽無遺,即使牆壁脫落了,但仍舊幽深而又夢幻,有些許《地球最後的夜晚》即視感。



//打卡動物園、湖泊、道路 看到與電影不同的明媚風光



追殺的那場戲,有一部分就是在漢陽動物園取景的喔!和電影里營造的緊張感不同,現實世界的動物園,正逢遊玩的好時節。



記得電影中那群火烈鳥嗎?在動物園的中心,就可找到。同機位擺拍一張,倒也是廖凡迷妹們的福利了。



再拐個彎,就能看到一大片銀杏樹。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撿起一片,放在45°處,作為擺拍的道具,還能收穫一套秋冬寫真,倒也不枉此行了。



電影里的野鵝塘,是導演虛構的一處地方,取了好幾處江景。藝術往往就是這樣,靈感源於生活,又常常在生活之外。


//凌波門


在武漢市內,交通便利,能夠打卡的,除了鏡頭一閃而過的凌波門,就是龍陽湖了。不過去的時候,龍陽湖正在做清理,所以湖面不是特別清澈,但附近的居民告訴我,水清的時候,每到下午三四點,就會有白鶴飛過來。



雖沒碰到白鶴,但可以地上的蘆葦為前景,拍上一張。



可搭車到知音國際茶城下,走到以下地址,左轉即是龍陽湖的入口處。



桂綸鎂迷妹打卡筒子樓,胡歌迷妹打卡城中村,廖凡迷妹打卡動物園,那萬茜的迷妹呢?雖然吃餛飩的拍攝地在孝昌,但武漢市內能打卡的,我們也替你找到了!電影最後一幕出現的地方,位於紙坊。


元平副食就是廖凡買煙的那個店,出來右轉上坡,就是萬茜和桂綸鎂走過的街了。



建議想打卡的朋友可以看好日落時間,趕在天黑前來,不然只能如我一般在路燈下拍一張,顯示到此一遊了。



如果不是仔細留心,你可能很難認出來這條已停滿大大小小車輛的街。


古驛道很長,要找到110號的農業銀行,旁邊就是。



當找完最後一個鏡頭,收工啟程的路上,翻看照片的時候又想起這部提名金棕櫚獎的電影。


之於專業的影評人來說,或許看到的是它的暴力美學,是它構建出的邊緣化和漂浮感,但之於大多數武漢人說,我們更是好奇地想去看看,武漢和武漢話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會有怎樣的妙趣。


或許,它不是你心中的那個武漢,也不是武漢的全部風貌,但不得不說,武漢的電影感似乎被挖掘出來了,只希望,跟著電影打卡的你,收穫追星快樂的同時,也能發現這樣一座豁達的城市,每一個角度都有它的動人之處。


你看了這部在武漢拍攝的電影嗎?

武漢還有哪些有電影感的地方,

歡迎你在評論區和我們討論。


編輯 / 一甜南瓜

主編 / 白廓

攝影/ Mr.傑 來源 武漢吃貨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