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以信息化「硬核」力量支撐打好疫情防控戰

2020-03-09     新武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清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提出的「要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方法支撐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手段,精準高效地把服務落到疫情防控關鍵處、企業群眾急需處,以信息化「硬核」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為助力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提供強有力支撐。


研發創新平台 「全天侯」服務幹部群眾

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清從研發創新平台入手,開通「新冠肺炎疫情微服務」功能,為全區群眾提供疫情防控手冊、微醫線上免費義診、實時疫情數據等「一站式」服務;開通「疫情線索徵集」渠道,按照「輿情閉環」工作機制,第一時間將線索發辦處置並跟蹤反饋,渠道上線以來,累計總訪問量228027次,發布防疫宣傳信息162條,音頻63條,徵集並妥善處置疫情線索13條。

全力研發「武清區疫情防控直報系統」,依託「紫光雲」數據資源快速部署,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各鎮街、園區實時上報的24小時滾動排查、疫情防控、蔬菜生產等數據,減輕基層工作負擔,為各部門提供數據共享。

建成領導駕駛艙微信小程序,通過地圖展示和數據聯動,提供全區防疫整體態勢、人員篩查隔離情況、物資和資金使用情況等信息,隨時掌握防疫動態。開通3個醫院、5個集中隔離點共1500路視頻監控和「集群通」語音對講,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實現防疫指揮調度全覆蓋;協調通信運營企業,及時發送大數據定向簡訊,為全區各級黨員幹部和一線工作者免費開通防疫宣傳手機彩鈴,累計開通號碼51939個。


強化網上辦理 「全流程」服務企業群眾

全面推行就業服務事項線上辦理,明確8個方面、82項就業業務線上經辦流程,通過公布熱線電話、電子郵箱等方式,及時提供諮詢、引導服務。截至目前,開展線上就失業登記、退工備案近3412餘人次,受理大學生就業創業補貼申請185戶次,辦理失業保險申領手續143人次,實現就業服務不斷檔、企業和群眾辦事零跑動。

全面推行企業用工服務事項網上辦理,依託武清區公共就業服務平台,為用工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崗位發布、簡歷投遞等服務,及時為防疫物資生產、生活必需品供應等重點企業解決用工缺口。截至目前,共舉辦線上招聘會15場,發布崗位信息7150餘個,涉及企業58家,為9012人次進行了職業介紹,通過線上招聘渠道實現就業2000餘人。

全面推行「網上辦、自助辦、郵遞辦、諮詢辦、預約辦」審批服務,將「全程網辦」常態化運行,推出「網上辦」事項455項、「一次辦」事項499項、「馬上辦」事項325項、「就近辦」事項229項,保證企業群眾登陸網上辦事大廳即可進行事項申報辦理、後台第一時間完成審核,確保審批「不見面」、服務「加速度」。截至目前,已辦結網上申辦事項338件,為企業落地投產、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積極推行網上開庭平台,推廣網絡訴訟服務,及時發布訴訟提示,引導當事人通過天津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進行網上立案,疫情期間線上立案249件。此外,通過「雲間網上庭審系統」,成功開庭調解天津某公司與江蘇某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保障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訴訟權利。

加強技術應用 「全方位」服務社區群眾

應用「智能門磁」破解居家隔離管理難題,通過內置NB-IOT模組,一旦隔離人員打開家門,以APP信息形式推送至社區監管人員手機端,實現對居家隔離人員24小時管控,切實做到「真」隔離。截至目前,楊村街、徐官屯街、東蒲窪街等多個鎮街已安裝此應用2600餘個。


通過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自動測溫門、測溫攝像頭等設備,實現同時多人測溫、高溫報警和未佩戴口罩提醒,提高通行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截至目前,全區多家大型企業、學校、醫院、政府部門已安裝使用自動測溫設備100餘台套。

開通屬地線上醫療服務,依託「網際網路+健康」武清平台,通過「健康武清」APP、「雍陽健康」微信公眾號,在全區33家一級以上醫療機構開通了網際網路+發熱門診、圖文諮詢、遠程胎心監護、上門護理服務、線上預約、心理諮詢等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已註冊醫師1049人,提供服務6403人次。

積極推廣「津門戰疫」「津門訪客」「健康碼」應用,提高社區的疫情管控效率,織密社區疫情防護網,確保疫情防控「靈、准、快」。截至目前,「津門訪客」共掃碼登記7萬餘人,「津門戰疫」掃碼300餘萬人次,通過「健康碼」實現橙碼和紅碼人員的動態跟蹤管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Abpv3AB3uTiws8Krk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