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當了媽,我才發現:養娃,遠比西天取經難得多!
九九八十一難,一半耗在了跟娃磨嘴皮上!
說好21:00上床睡覺,到點了卻怎麼叫都無動於衷;
「做題要細心」、「做完要檢查」、「寫完作業再玩」……
千叮嚀萬囑咐,永遠都是耳旁風!
這孩子還是親生的嗎?怎麼處處跟我作對?
可媽媽們氣到崩潰忍不住「獅子吼」,孩子們也委屈啊!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提問,「和父母無法溝通你有多絕望?」
很多答主都表示最受不了父母的就是:
我只想表達我的感受,你卻非要跟我講道理!
(來自知乎)
愛講道理的父母碰上不聽道理的孩子,那一定是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講道理,最傷孩子感情!
前兩天,在小區里散步,正巧碰上樓上的年輕媽媽帶著兒子出來玩。
孩子手上拿著遙控車,沒注意地上的凸起,一下就被絆倒了!接著就哇哇大哭!
媽媽把孩子拉起來,看了看膝蓋沒有摔傷,就對孩子說:「走路不看路,能不摔嗎?」
孩子沒反應,還在哭!
媽媽又說:「又沒摔傷,哭什麼哭?都3歲了,還這麼嬌氣!」
雖然媽媽的本意是想讓孩子堅強點,可孩子聽了,卻哭的更厲害了!
可相似的場景,明星辣媽大S,卻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處理!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錄製時,正巧碰上台灣地震。大S第一時間撥通家裡的電話,關心地詢問孩子的情況!
在電話里,兒子聲音顫抖,明顯是被嚇到了!可老爸汪小菲卻略帶鄙夷地教訓道:
「你又哭,一個男孩子,地震有什麼好哭的?」
聽到這,大S立刻怒懟:「shut up!」
然後開啟溫柔寶媽模式,給兒子「魔法親親」,教他如何戰勝恐懼!
一個3歲的孩子,是聽到老爸的教訓會變堅強,還是聽到媽媽的「愛的魔法」,更容易止哭?
思想家盧梭曾說:「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對孩子,特別是3歲以內的孩子來說,害怕就是害怕,挫折就是挫折!
他不懂為什麼害怕不可以哭?為什麼男孩子不可以哭?為什麼長大了就不能哭?
哭,只是孩子想讓大人看到、理解他情緒的手段而已!
就像孫儷說的,講100句大道理,也不如一個抱抱管用!
父母先能「通情」,孩子才能「達理」!
講道理,最是白費力氣!
我兒子今年8歲,正是調皮、叛逆、狗都嫌的年紀!
為了抓他的學習,我沒少苦口婆心!可是,沒用!
有一次,兒子貪玩,漏做了兩項周末家庭作業,被我發現了!
我摒住怒火,認真跟他講道理:
我已經給你留了玩的時間,為什麼還要應付作業?
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不應該媽媽來操心!
你現在不認真,到了考試的時候,媽媽還能幫你嗎?
雖然兒子沒接話,但從他不耐煩的眼神里,我已經讀出了「拒不配合」的意思!
看我胸口開始起伏,老公立馬把孩子拉進小書房,輕聲說了兩句話,孩子就立馬伏案書寫了!
看到我不服氣的眼神,老公笑著揭開了謎底:「跟孩子講道理和跟老婆講道理一樣,都是白費力氣!你就告訴他,不做作業,明天老師一檢查,就他交不上,班裡同學會怎麼笑話他?」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同樣的問題,從大人角度看,和從孩子角度看,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媽媽眼中:
「不好好刷牙,牙齒會被蟲蛀」;
「不好好吃飯,會長不高」;
「不準時上床睡覺,明天起不來會遲到」等等……
在孩子眼中:
「不刷牙,多省事」;
「不吃飯,小肚子才能裝糖果和雪糕」;
「現在上床睡覺,就不能玩海盜船長了」……
這種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的「雞同鴨講」,孩子當然不會聽啦!
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說:「孩子是通過感受來認知的,切斷孩子的感受直接給孩子講道理,即使把道理講一萬遍,孩子也聽不進去。」
開口就是講道理,會讓教育變得很被動!
不僅對急待解決的問題毫無助益,父母還會給孩子留下一個愛嘮叨、唐僧念經的形象!
「不講道理」,
怎麼hold住「熊孩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陶先生一站上講台,就從箱子裡拿出一隻大公雞,並撒了一把米,然後按住公雞的頭強迫雞吃米。可公雞怎麼也不肯吃!
陶先生又把米硬往公雞嘴裡塞,然而公雞還是拚命掙扎!
最後他放開了公雞,公雞自己向後退了幾步,這才吃起米來!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總給孩子講道理,不就像按著雞吃米?
看似是「捷徑」,卻在違背教育的規律!家長越用力,孩子越叛逆!
很多時候,想要孩子「聽的進話」,父母得用巧勁兒!
(1)遊戲力
雷厲風行的虎媽蔡美兒,也常遇到女兒耍賴不肯練琴的情況。這時她沒有說教,而是問女兒:「你要怎樣才肯練琴?」
女兒想了想說:「捏住你的鼻子5秒鐘。」
一個小遊戲,就能讓女兒重新集中精神,開始練琴……
(2)體驗力
一位泰國媽媽,當孩子鬧情緒不肯上學時,她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你可以選擇不上學,但是必須去工作,一個人不能無所事事。」
接下來,她帶著孩子走了3.5公里,撿礦泉水瓶賣錢,可是賣的錢還不夠坐車回家;
在孩子疲憊步行返家的途中,她問孩子,現在你是想上學還是工作?
孩子肯定地回答,我想上學!
(3)榜樣力
很多人知道高曉松是音樂奇才,卻不知道他還是超級學霸。畢業於清華大學最牛的專業,在《曉說》《曉松奇談》《奇葩說》等節目中表現出的博學、睿智、健談,也讓他圈了不少粉!
高曉松為什麼這麼牛?這與他的家庭教育環境,不無關係!
爸爸是清華教授,媽媽是建築學家。即便父母從來不怎麼管他的學習,但愛看書愛鑽研的習慣,還是給了他最好的財富!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盧梭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就像ahaschool一直在堅持的教育理念,從發現孩子的興趣,到自驅式的探索學習,你不用每天盯著孩子看多少書,刷多少題!孩子的綜合能力,就是會穩步提升!
從十萬少年漫遊十大博物館開始,再到十大名校,唐詩大電影,少年相對論、人體奧秘課……ahaschool致力於為每個孩子的個性化成長提供有趣、有內涵的課程。
科學啟蒙、學習技巧、視野拓展、藝術薰陶…跨學科、多領域的豐富內容,孩子要的,我們都有!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從健康成長到讓孩子愛上學習、養成自驅動的良好學習習慣,最終發現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你知道嗎?
這個時代,寫作比你想像得更值錢。
粥左羅因新媒體文章,從擺攤到成為自由創業者,
17歲少女木汁,高中還未畢業,就成了月入10萬的爆文作者……
越來越多的人,靠寫作開啟第二職業,即使不坐班也能月入過萬。
如果你對家庭教育深有感悟,如果你有說不完的親子故事,如果你有一雙善於發現話題的眼睛,如果你也想利用業餘時間賺錢,快速實現財富自由,那你一定不能錯過ahaschool投稿平台。
我們開通了原創投稿通道,歡迎您與我們分享親子教育類文章!
【我們喜歡這樣的稿子】
1、圍繞媽媽最頭痛的教育難題選題
2、故事性強,反轉/曲折/細節都有
3、金句頻出,有畫面感,容易代入
4、有實用、與眾不同的教育解決方案
5、標題視角獨特、觀點新穎,畫龍點睛
(ahaschool的用戶集中在小學家長群體,特別是媽媽們,請注意研究用戶心理,更容易突破10w+哦!)
【徵稿要求】
1、選題方向:教育乾貨、熱點解析、育兒吐槽、教育深度觀點、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古今中外名人教育方法、兒童心理、冷知識趣講等
2、文章長度:建議2000字左右
3、必須為全網原創首發,已在其他平台發過的文章不予考慮
【投稿稿費】
文章如被採用,基礎稿費200-300元/篇,如閱讀量過萬,額外獎勵200元/篇;
* 本約稿函最終解釋權歸ahaschool第二課堂所有!若約稿細則有更新,需以平台最新約稿函為準。
【投稿聯繫方式】
1、郵箱投稿:
郵箱地址:
郵件標題格式:
【投稿】+標題+類型+字數,請以word文檔發送
2、微信投稿:
請添加微信號聯繫:hywf2014
非原創圖片請註明出處
禁止一稿多投,得到確切【未被採用】的回覆後稿件可自行處置。
加入ahaschool,成為刷屏爆文的作者
快來吧!超級看好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