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教育)2019安徽省安慶懷寧事業單位筆試申論熱點:簡繁相生

2019-08-13     安徽國培

我們在驚嘆於一件工藝品的複雜精美時,更應為其背後由匠人一道道看似簡單枯燥的製作工序所感嘆,正是一種量變的積累催生繁複極致之美。在紛繁的語言表達和詩歌意象中,甄選出切合一時一地的幾句詩詞,正是一種由繁化簡的藝術智慧。繁複的泥土中才能開出簡潔之花,反過來,一步步看似簡單的積累是收穫豐厚果實的基礎。

簡與繁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二者相伴相生,此消彼長。我們既不可以片面強調繁複,也不可以片面強調簡單。如果我們只重視繁複,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被各種細節絆倒,迷於紛繁,不得要領。如果我們只重視簡單,就會好高騖遠,緊緊盯著遠處的亮光,卻忽略了腳下的崎嶇,最終無法聯通現實與理想。因此,必須掌握「簡單」與「繁複」間的辯證規律,方能把握住當下和未來。

繁複是簡約的前提。只有歷經繁雜的細節工作,才能最終創造簡潔。科技產品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早晨醒來被手機叫醒,提前預約的智能電飯鍋已經幫你把早飯準備好,刷牙用的是智能牙刷,還沒下樓已經提前預約好汽車,工作時可利用新型便捷的設計、投影、傳輸工具,中午吃飯可以提前點好外賣,出門買東西只需掃碼付款……在我們看來這一切輕鬆簡便,司空見慣。但是,每個帶來簡便效果的科技產品和服務背後的運作原理我們卻很少有所了解,現代技術產品尤其是網際網路產品都是由難以想像的繁複工藝流程和精巧零件構成的。沒有繁複的技術與設計,人類現今享受的便利一定大打折扣。

簡約是繁複的升華。任何事物的成就,都需要在一步一步的積累之上點化升華,如果沒有最後的神來之筆,最終難免前功盡棄。豆漿只有經滷水的點化才能搖身變成白皙鮮嫩的豆腐。經過反覆的觀察、實驗、研究過程才能找到確定的科學規律,一條言簡意賅的定理,一道刪繁就簡的公式,背後是科研工作者們不厭其煩的小心求證。人生、經營、治國之道都需把握從腳踏實地的基礎中找出一以貫之的指引,唯有經此一步醍醐灌頂,才能大徹大悟,在取得成就的道路之上不迷惘。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如果不明所求,只知用力,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陷入細枝末節的泥淖,難以自拔。繁複的積累就像在田地里不斷耕作,如果沒有秋風颯爽,再辛勞的汗水也難得回報。

簡與繁是我們發展任何事物必須經歷的兩種境界,既可以是簡單走向反覆,也可以是繁複走向簡單。應當認識到,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互相轉化,互相成就的。化繁為簡固然是一種藝術,但藏繁於簡、於簡見繁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大學》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只有保持素心,詳盡了解,深思熟慮,去蕪存菁。從容應對,輕裝上陣,最後才能滿載而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6urLW0BJleJMoPMqagZ.html